[汽車之家 車壇勐料] 奔馳、寶馬、謳歌……國外汽車品牌進入中國后往往都會給自己起一個響亮、文雅又洋氣的中文名字,目的就是給消費者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然而這些品牌在其老家的語言里卻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別高大上的意義,如果按照品牌名稱直譯成中文的話,就會村炮得連它母親都不認識了。什么?您不信?那么就一起看看吧!(注:本文純屬娛樂,實例中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大眾: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掌權時許諾民眾,讓每個德國家庭都能買得起汽車,為此他特地在沃爾夫斯堡 (Wolfsburg)創(chuàng)建了大眾汽車(Volkswagen)。 Volkswagen一詞由“volks(人民)”和“wagen(汽車)”組成,直譯過來就是“人民汽車”,另外鑒于“通用汽車”會被簡稱“通用”,“豐田汽車”簡稱“豐田”,因此“人民汽車”也可以簡稱“人民”或“人民牌”。
而大眾汽車的總部所在地Wolfsburg則由“wolfs(狼)”和“burg(堡)”組成,因此也常被稱為“狼堡”,當然還可以翻譯成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狼窩鋪”!
造句:
你造嗎?Linda的男朋友超酷唉!你猜他開什么車?是狼窩鋪(Wolfsburg)生產的人民牌兒 (Volkswagen)熱風(Scirocco)汽車耶!
奔馳:
奔馳的全名叫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但這個名字實在太長了,不好念,因此我們就將其簡稱為奔馳,其實它在國外也有簡稱,只不過人們大都叫它的前半部分——梅賽德斯(Mercedes)。眾所周知,Mercedes是早期戴姆勒一個經銷商女兒的名字,而這個源自西班牙文的名字在英文中有mercy、merciful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仁慈、慈悲。
造句:
親愛的我跟你說,咱倆婚禮的時候,頭車必須得是大慈大悲(注:原來叫“大奔”)的S600,要不然我可不嫁你!
寶馬:
要說外國汽車品牌在國內的中文名,起得最好的應該就是BMW了,用古時的寶馬來比喻如今的好車再貼切不過了,其實眾所周知BMW是一個縮寫,它的全稱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直譯過來就是“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制造廠”,聽起來很像一家改革開放之前的國營工廠對不對?
造句:
李姐:王嬸兒,你知道嗎?我兒子鐵柱子(注:“鐵柱子”是人名)現(xiàn)在可混好了,都開上巴伐利亞機器加工廠的車了!
王嬸兒:巴伐利什么?
李姐:巴伐利亞!
王嬸兒:巴什么利亞?
李姐:巴伐利亞!
王嬸兒:什么伐利亞呀?
李姐:您歇著吧!
謳歌:
Acura是本田在1986年推出的高端品牌,早先曾以“阿庫拉”的音譯名稱少量進口,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的時候,它有了一個新的中文名稱——“謳歌”,根據(jù)官方的說法,這個中文名字的意思是“對生活充滿自豪和樂趣,人生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比欢鴮嶋H上Acura并沒有“謳歌”的意思,就像BMW也不是什么馬一樣。Acura這個品牌名稱源于拉丁語中的“Accuracy”,意味著 “精確”,因此如果按照直譯,謳歌汽車應該被稱為“精確汽車”,廣汽謳歌自然也得叫“廣汽精確”了。
造句:
《漢語八級考試真題》:小明家的廣汽精確價格大概是二十七八萬。問:小明家的汽車到底多少錢?
悍馬:
盡管早已“退役”多年,但提起汽車中的硬漢,人們還是會想到悍馬汽車,這是一部脫胎于美國HMMWV軍車的強悍機器,“悍馬”的中文名也和它的生猛賣相非常契合,其原名Hummer也是源自HMMWV軍車的昵稱“Humvee”。不過您可能有所不知,Hummer在英文中的意思是“發(fā)嗡嗡聲之物”,對于這個解釋,您首先會想到什么?沒錯,就是蜜蜂。如此說來,悍馬這個硬派越野車品牌就要被稱為“小蜜蜂”了。
造句:
好萊塢動作巨星阿諾德·施瓦辛格一貫以硬漢形象示人,就連他的座駕也是彪悍的…呃……小蜜蜂汽車。
法拉利:
法拉利應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跑車品牌了,這三個字甚至已經成為了超跑的代名詞,我們都知道它的名字Ferrari來自于其創(chuàng)始人Enzo Ferrari的姓氏,不過您可能有所不知,外國的姓氏很多都是有意義的現(xiàn)成詞匯,比如Ferrari在意大利語中就是“鐵匠(smith)”的意思,而且還是掄大錘干粗活的blacksmith。
造句:
譚小飛是南方某省高官的兒子,座擁權勢與財富,人稱三環(huán)十二少,他的車是一部全球限量400臺的鐵匠恩佐!
菲亞特:
意大利汽車品牌Fiat的中文名字是音譯的“菲亞特”,雖然不像奔馳、寶馬那樣有美好的寓意,但聽起來也是挺洋氣的,其實它的原名Fiat也和BMW一樣是個縮寫,全稱是“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這是意大利語,翻譯過來就是“意大利都靈汽車制造廠”,和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制造廠異曲同工。
造句:
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這些頂級意大利汽車品牌同屬于一家強大的企業(yè)——都靈汽車制造廠。
依維柯:
Iveco是意大利著名的商用車品牌,它的中文名依維柯源自Iveco的音譯,而Iveco則和Fiat一樣也是一個縮寫,全稱“Industrial Vehicles Corporation”,翻譯過來就是“工業(yè)車輛公司”,這個名字簡直就是簡單粗暴。
造句:
采購:請問貴公司的產品是什么品牌?
銷售:工業(yè)車輛公司…
采購:您可能沒聽清楚,我問的不是公司性質,是產品品牌。
銷售(一臉無辜):就是工業(yè)車輛公司……
采購(一臉懵逼):&%Y(&^#
捷豹:
眾所周知,捷豹是一個英國豪華汽車品牌,可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英倫貴族形象吧,它連廣告和代言都愿意找英國的明星來做,比如貝克漢姆。然而其原名Jaguar的意思卻是“美洲豹”,也叫“美洲虎”,實際上這確實是它曾經的中文名,不僅顯得很土,而且總會讓人誤以為它是一個粗糙的美國汽車品牌。
造句:
作為一位優(yōu)雅高貴的紳士,史蒂夫·張的座駕是一臺有著純粹英倫血統(tǒng)的美洲虎汽車。
路特斯:
創(chuàng)建于1952年的路特斯也是著名的英國運動汽車品牌,它的英文名叫Lotus,誰都知道,這是“蓮花”的意思,實際上“蓮花”也正是它的曾用名,只不過后來因為在國內被人注冊了才不得不用的“路特斯”。蓮花并不是一個太洋氣的詞,不過用在這個品牌上并不土,反而會讓人聯(lián)想到那支著名F1車隊的輝煌戰(zhàn)績,不過要想土也容易,只需要在最后加一個“兒”字改成“蓮花兒”,立馬就不一樣了,如果想再進一步,還可以叫“荷花兒”!
造句:
我的哥們兒朱菲菲(男性)是個特別有品位的人,他給自己選的車是一部純粹的駕駛機器——荷花兒牌Evora。
薩博:
“貼地飛行”一直是瑞典汽車品牌薩博標榜自己運動性能的一句話,那么它為何會使用如此傲嬌的一句宣傳語呢?這一點還需要從名字說起,薩博的英文名Saab也是個縮寫,展開來是“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這句瑞典語的意思是“瑞典飛機有限公司”,原來人家本來就是一家飛機公司,造汽車只是個副業(yè)。
造句:
女:歐巴,你開什么車啊?
男:我家里有一臺瑞典飛機公司的……
女(心想:他家有私人飛機。。簹W巴!你缺女朋友嗎?你看我怎么樣?
沃爾沃:
沃爾沃汽車源自瑞典,近年來一直以簡約的北歐設計著稱,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當時沃爾沃是瑞典知名軸承制造商SKF的子公司,而它的產品也只是母公司的傳統(tǒng)項目:滾珠軸承。當時SKF給自己的這家子公司取了朗朗上口名字Volvo,它在瑞典語里的意思也和其產品非常貼切——滾滾向前,當然,你也可以將其簡稱為——滾!
造句:
主任:小李啊,你這個車不錯啊,是什么牌子的。
小李:呃…滾……
主任:年輕人啊,說話要注意禮貌啊!我問你車子是什么牌子的?
小李:主任,就是哥…穩(wěn)…滾……
主任: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英菲尼迪: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部分品牌的名稱本身寓意就很好,比如英菲尼迪,它的英文名Infiniti源自Infinite,是無限的意思,不少人認為“無限”實際上比現(xiàn)在用的英菲尼迪更好。其實它之前也用過意譯的中文名“無限”,但正式引進時卻選擇了音譯的“英菲尼迪”。
斯巴魯:
相比于英菲尼迪,斯巴魯名字的原意則要更加文藝了,它的原名Subaru在日語中叫做“スバル”,是“昴”字的訓讀,而這恰恰與其車標昴[mǎo]宿星團相契合。顯然,“昴宿星團”要比我國內地的譯名“斯巴魯”或臺灣譯名“速霸陸”都文藝得多了。
普利司通:
除了汽車品牌,還有個日本的輪胎品牌也有很美的原意,這就是普利司通,“普利司通”是Bridgestone的音譯名,而Bridgestone則可以被拆分為“Bridge”和“stone”,也就是“橋”和“石”,這個英文名來自該品牌創(chuàng)始人石橋正二郎的姓氏“石橋”。相比于洋氣的音譯名,我個人覺得“石橋輪胎”倒是一個更好聽的名字。
總結:
無論是人還是汽車,一個好聽好記的名字無疑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相反,如果高大上的汽車品牌使用了本文提到的村炮翻譯法,就好像寫字樓里的Linda、Peter一下變成了村里的二妮兒、狗剩,如此一來想讓人支持它都難。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純屬娛樂,請不要將文中的村炮車名套用到您朋友的愛車上,否則由此產生的醫(yī)藥費用本網(wǎng)站概不承擔。(文/圖 汽車之家 王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