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沒有人知道未來什么樣,但總有人想透露點令你腎上腺素上升的信息。比如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奧迪、寶馬等整車制造商將移除了轉向桿、剎車和加速踏板等的車輛展示在人們面前,試圖讓人們看清未來出行工具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砍掉大量物理按鍵的車載大屏、更貼心舒適的智能座艙等創(chuàng)新軟硬件展示,均在提醒參展的人們:未來正在路上,加速趕來。
《魔都問道》是汽車之家就上海車展所策劃的系列選題。本系列選題分為“車市前瞻”、“電動之變”、“智能網聯”,以及“出行變革”四個方向,將立足于本次車展企業(yè)所呈現出的最新動態(tài),觀察企業(yè)所思所想,聚焦汽車產業(yè)未來之變。本文是系列選題“智能網聯”篇,探討整車廠商對智能網聯技術的應用及對傳統(tǒng)汽車設計的顛覆。
上海車展“魔都問道”系列報道 | ||
系列 | 分類 | 文章 |
一 | 車市前瞻 | 上海車展前瞻車市透露新看點 |
二 | 電動之變 | 上海車展看電氣化產品新趨勢 |
三 | 出行之變 |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商步入實踐 |
四 | 智能網聯 | 不止智能 汽車正變身貼心秘書 |
◆非自動駕駛車五至十年內或變成“老古董”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毫無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汽車將像曾經的按鍵、翻蓋手機一樣,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成為人們嫌棄的“老古董”,你相信嗎?“我才不會把自己和全家人的生命交給一個機器!”在汽車之家文章評論區(qū),這樣的聲音成為人們的主流觀點。誠然,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還不成熟,距離L5級完全自動駕駛還有很大差距,且以特斯拉為首的自動駕駛激進派時常曝出的駕駛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自動駕駛的認知。
但自動駕駛作為不可抗的發(fā)展趨勢,將在未來得到普遍應用,且部分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或很快進入人們的生活。在2019屆上海車展上,寶馬明確其可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iNEXT(參數|詢價)概念車將于2021年投入量產,也就是說再有兩年的時間,你或許就能開著極具創(chuàng)新和科幻色彩的寶馬Vision iNEXT量產車招搖上路。除此之外,奧迪、奔馳等整車制造商也展示了旗下自動駕駛車輛及其大概投產時間。
上海車展自動駕駛車輛級別及投產時間一覽(部分) | |||
品牌 | 展車車型 | 自動駕駛級別 | 投產時間 |
寶馬 | Vision iNEXT概念車 | L3 | 2021年 |
奧迪 | 奧迪AI:ME概念車 | L4 | 未知 |
大眾 | 大眾ID. ROOMZZ | L4 | 未知 |
Icona(意柯那) | Nucleus | L5 | 未知 |
雷諾 | 雷諾EZ-ULTIMO | L4 | 未知 |
W Motor | MUSE | L4/L5 | 或于2019年第四季度量產 |
清源汽車 | 清源W01 | L4 | 未知 |
廣汽新能源 | 廣汽新能源Aion LX | L3 | 2019年9月 |
上汽榮威 | 榮威Vision-i | L4 | 未知 |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yè)團隊 |
從本次車展看,搭載L3及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車輛最快將于今年年底進入人們的出行生活。此外,領克、長城等多家國內廠商也展示了其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解與布局,由于尚未列出自動駕駛級別及應用時間,這里不再一一列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限制自動駕駛技術上路的主要因素仍是法規(guī),比如全球首款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A8,限于多國法規(guī)不健全,目前僅獲準在美國及歐洲部分地區(qū)上路。
『奧迪A8是目前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量產車』
『可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的寶馬iNEXT概念車』
但法規(guī)終究會在技術進步的驅動下改變,比如北京早在2017年12月就出臺了自動駕駛上路測試指導性文件,之后隨著技術進一步成熟,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或并不遙遠。等法規(guī)完全放開,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人們對自動駕駛車的熱情,屆時,搭載L2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車或像智能手機一樣得到普及。
◆汽車即將進入“大屏時代”?
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成熟將促使汽車進入由內而外的顛覆性改變階段,比如傳統(tǒng)的轉向桿、加速踏板等將變成無用設施,甚至方向盤也將逐漸從汽車空間內移除掉。此外,傳統(tǒng)物理按鍵將被集成到虛擬屏幕上,汽車屏幕將越來越大。在本屆車展上,展車大屏化已成為主流現象。
『寶馬iNEXT的物理按鍵虛擬化后由兩塊屏幕代替』
比如在本次車展上市的天際ME7,其采用了前后排一共五塊屏幕的布局,前排連體設計的三塊屏幕采用橫向布局鑲嵌在儀表臺中,后排則采用雙屏設計。而且天際ME7五屏交互系統(tǒng)還可通過中控屏觸控拖拽等,與其他屏幕(不包括儀表盤屏幕)實現內容分享和交互。這意味著,你看到好玩的視頻,可以如變魔法般送到后排乘客那里,一起共享快樂。不過天際并不是唯一擁有此交互理念的廠家,同期上市的理想ONE也通過類似的方式實現了多屏交互。
最初特斯拉將充滿科技感的17寸車載屏幕應用在汽車上時,激烈的批評聲音四起,尤其是來自傳統(tǒng)車企的嘲諷聲量更大;反對者認為,首先,車載大屏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司機視線,危及安全駕駛;其次,將按鍵虛擬化、所有功能集中于一個屏幕之上的做法違反人們以往的操作經驗。如今,這樣的批評聲音已經不再是主流,人們不僅見識了拜騰汽車48英寸的全面屏,也在本屆車展上看到了天際汽車、理想汽車等展示的多屏交互。
雖然車載大屏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產品上,但通過本屆車展我們能發(fā)現傳統(tǒng)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不同,比如傳統(tǒng)車企的屏幕周邊依然保留部分按鍵功能,而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則將按鍵徹底虛擬化。
對于互聯網思維滲透更徹底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隨著5G商業(yè)化腳步加快和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汽車將更多地承載工具屬性,人們在這個私人空間將更注重體驗與享受,體驗娛樂、享受愉悅。不過傳統(tǒng)車企如今為了避免邊緣化,已在開始追隨這些創(chuàng)新思想,比如大眾就在其ID. ROOMZZ概念車上展示了大尺寸全面屏。
◆汽車座艙將更貼心更智能
如果說車載大屏是人們對未來智能汽車的初體驗,那么智能座艙則是人們對未來汽車想象的進一步放飛。本屆車展上不同廠家對未來座艙的設計理念各具特色,比如豐田紡織展示的智能座艙更像是一個小型會議室或溫馨的聊天室;觀致汽車的座艙則使駕駛員的角色轉變?yōu)檐囕v行駛監(jiān)測員;奧迪、寶馬、大眾則通過旗下最新概念車,給汽車空間改造提供思路等。
具體看,奧迪AI:ME的方向盤和控制單元均采用伸縮設計,即便是駕駛位也有著變動空間,座椅可2+X,其布局可根據使用場景靈活變換,極盡想象空間;大眾ID. ROOMZZ則通過科技設備的應用簡化內飾設計,并通過車輛外觀的LED燈帶營造年輕化的科技感,再加上全面屏的應用,表達了大眾對未來智能汽車的前瞻性思考。
寶馬iNEXT的座艙空間則體現了其科技及交互的特點,比如當車主手指輕觸門把手,兩扇車門就會靈敏地打開;進入內部空間后,你說“嘿,寶馬”就可喚醒智能個人助理,且可與寶馬智能設備及智能家居實現連接 ;此外,寶馬iNEXT內飾材質可觸摸操作,比如你在后排座椅通過特定手勢即可實現音樂播放等。
『寶馬iNEXT采用可觸摸操作的智能內飾材質』
通過本屆車展上的各色智能座艙展示,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廠商對未來出行座艙的設想不一,但終極目的都是為了給人類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和服務。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加速到來,未來移動出行空間的探索將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讓虛擬走向現實的那天或并不遙遠。
『豐田紡織智能座艙展示』
『觀致智能座艙展示』
『長城智能座艙展示』
除了整車制造商之外,華為、采埃孚、舍弗勒、大陸等企業(yè)也展示了其對未來汽車及技術的理解,比如采埃孚展示的傳感器組件,能助力汽車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實現;舍弗勒的Space Drive線控技術則通過為車輛底盤提供解決方案,使自動駕駛指令更流暢地完成;華為則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等,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總結全文
通過整車制造商更具象的創(chuàng)新技術展示,我們看到未來汽車的智能化方向毋庸置疑,但更讓人欣喜的改觀是,首先,設計師在汽車前部砍掉大量的物理按鍵,代之以多屏互動或全面屏,且轉向桿、剎車踏板及方向盤等也盡量被隱藏;其次,多個汽車廠商展示了去除汽車B柱的設計,不僅使乘客上下車變得更加便捷,也使汽車更具未來感,同時座椅布局更加人性化,或可旋轉,或可手勢操控多種功能等;最后,通過創(chuàng)新成果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出,汽車正在成為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間,因此各家車企均在汽車內部座艙的打造上不遺余力。未來汽車將更加私密、舒適及愉悅,你做好迎接貼心“汽車小秘書”的準備了嗎?(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