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高速的發(fā)展,如今進入了市場平穩(wěn)期,汽車產品日漸成熟,但消費者的需求卻變得更加多樣化。從產品角度來看,車型級別的關注份額對于汽車市場結構具有重要影響,用戶對不同車型級別的關注決定著未來產品結構的變化走勢。用戶最期待什么樣的汽車產品?這一問題既是車企想要深入挖掘分析的議題,也是汽車用戶感興趣的話題。(文末有驚喜!)
《2020中國汽車消費指南》報告將以《市場趨勢篇》、《品牌競爭格局篇》、《品牌消費動向篇》、《產品趨勢篇》、《用戶結構變遷篇》、《用戶特征與偏好篇》等六個篇章進行解讀,將會在行業(yè)團隊陸續(xù)發(fā)布。
30秒了解全文核心觀點:
1、轎車關注逐步逼近SUV,皮卡市場上行空間大;
2、中型&中大型車、中大型&大型SUV產品具備增長潛力;
3、新能源中型車產品關注上漲幅度大,最具潛力;
4、中大型車關注份額在中國品牌下上漲最高;海外主流品牌SUV最受用戶關注;豪華品牌中型車贏得用戶更多關注;
5、中型與中大型產品的崛起正打破以緊湊型產品為主的新能源市場格局。
一、產品結構變化
■ 轎車關注逐步逼近SUV,皮卡市場上行空間大
用戶對車型級別的傾向存在一定的差異,從各級別產品關注人數占比情況來看,SUV關注份額最高,但轎車與SUV的關注差距越來越小。受政策利好,皮卡雖然當前關注較低,但在消費者商乘兩用需求升級帶動下,具備較大上升空間。
結合各級別產品關注占比數據來看,2017-2020年各級別產品的關注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趨勢,轎車市場關注曲線有波動,在2019年之前關注占比持續(xù)上漲,于2020年上半年有小幅下滑,但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受中國品牌整體下滑影響,SUV關注份額有所下滑,且下滑明顯;對于MPV、跑車和皮卡,盡管關注度與轎車和SUV相比關注份額較低,但市場整體關注處于上升趨勢。
二、潛力市場挖掘
■ 中型&中大型車、中大型&大型SUV產品具備增長潛力
從產品關注上升情況來看,中型車、中大型車關注人數占比分別上升1.6%、1.7%,中大型SUV、大型SUV關注人數占比分別上升1.2%、1.0%;從產品關注下降趨勢來看,中型SUV和緊湊型車關注份額下滑幅度較大。因此,未來中型車、中大型車以及中大型SUV、大型SUV產品具備較高的增長潛力,可以更好的面對及適應市場需求。
■ 新能源中型車產品關注上漲幅度大,最具潛力
受特斯拉國產化及中國造車新勢力新車熱度帶動,新能源中型車2020H1關注份額,相較2017年上升9.2%,極具市場發(fā)展?jié)摿。從新能源整體市場關注下降情況來看,微型車2020H1較2017年下滑8.1%,未來市場空間會逐漸被壓縮,新能源市場的產品結構將越來越貼近用戶需求。
■ 中國品牌向上趨勢凸顯,中大型車關注份額上漲最高
中國品牌中大型車關注上升4.3%,上升幅度最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國品牌向上發(fā)展初見成效。緊湊型SUV在中國品牌中關注占比達到了26.7%,同時關注上升0.8%,關注份額高又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依然是中國品牌角逐的主力市場。受用戶需求升級與外國品牌加速布局SUV市場影響,中國品牌緊湊型車、小型SUV、中型SUV市場關注有所下降。
■ 海外主流品牌SUV發(fā)力,用戶關注份額上升最快
海外主流品牌中大型SUV關注上升1.2%,上升幅度最大;緊湊型SUV和中型SUV的產品關注份額分別為15.8%和13.3%,同時關注份額實現微增長。海外主流品牌緊湊型車關注占比最高,達到19.2%,同時關注下降幅度也最大。
■ 豪華品牌下探,中型車贏得用戶更多關注
豪華品牌中型車關注占比為18.6%,具備最高關注度,同時關注上升幅度也最高,為0.5%,具備較高市場潛力。緊湊型SUV關注占比高于豪華品牌平均值,同時也具備一定關注增幅,是吸引年輕用戶的重要發(fā)力產品。受年輕化戰(zhàn)略及產品向下布局影響,豪華品牌傳統的主力產品:中大型SUV、中大型車、大型車雖然市場關注占比高,但關注份額正在被低級別產品分流。
三、潛力市場競爭優(yōu)勢構建
■ 中型與中大型產品的崛起正打破以緊湊型產品為主的新能源市場格局
新能源的發(fā)展自然少不了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但我們從中也能看到真實市場需求的力量在崛起。在純電動車細分市場當中,中型車關注上升7.0%,上漲幅度最大,發(fā)展?jié)摿︻I先于其他新能源細分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細分市場中,中大型車和中型車關注份額上漲幅度最大,分別上漲3.8%和3.0%,領先于其他細分市場。
■ 中型車:提升內飾和舒適性,有利于提升用戶滿意度
從關注角度來看,用戶對于中型車的舒適性和內飾關注較高,同時負面評價也高,其中舒適性負面評價占比達到19.4%,內飾的負面評價占比達到18.8%。內飾負面評價最高的因素為中控臺,負面評價占比達到26.2%;舒適性負面評價最高的因素為噪音異響控制,負面評價比達到50.4%。
■ 中大型車:操控性、舒適性及內飾待改進,用戶滿意度較低
中大型車的操控性關注最高,負面評價占比也較高,達到17.7%,內飾和舒適性的負面評價占比也較高,達到18.6%和19.0%。操控性負面評價最高的因素為操控性感受,負面評價占比達到26.1%,同時變速器/變速箱的負面評價占比也達到22.0%。舒適性負面評價最多的因素為噪音異響控制。
■ 中大型SUV:需要在內飾和舒適性方面進行改進,以提升用戶滿意度
中大型SUV的內飾和舒適性用戶關注度較高,負面評價占比更是高居前兩名,達到18.0%和16.4%,對產品帶來的負面影響最高。內飾負面評價最高的兩項分別為中控臺和空調,負面評價占比達到19.8%及19.5%;舒適性負面評價最高的為噪音異響控制,負面評價占比達到43.4%。
■ 皮卡:產品在內飾和舒適性方面進行改進,有利于促進推廣
用戶對于皮卡的內飾和舒適性關注較高,負面評價占比達到22.4%和19.5%,皮卡在這兩方面對產品加以改進的話,有利于皮卡市場的進一步滲透。皮卡在內飾方面負面評價最多的因素為方向盤,負面評價占比達到23.2%;舒適性負面評價最高的因素為噪音異響控制,負面評價占比達到41.5%。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不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將會被逐步淘汰。同時,產品細分進一步增多,具有不同產品特點的成功產品數量增多。對于消費者來講,根據自身實際用車需求和使用場景選擇更適合自己產品的機會更加多樣化了。對于身在其中的競爭產品來說,如何選擇產品定位策略、如何準確且有預見性地把握用戶需求及趨勢、并轉換為產品力的有效提升,將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能否成功的關鍵。(文/汽車之家 王超)
欲獲取《2020中國汽車消費指南》完整版報告,可關注《車市物語》微信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消費”,直接下載電子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