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日前,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有些人認為燃油車也可以做智能化,不過他認為基于傳統(tǒng)燃油車做不了智能車。此前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zhí)行副總經(jīng)理傅強在采訪中表示:“智能化不是電車的專利,汽車智能化與動力形式無關,燃油車智能化是一個藍海市場。”
盧放認為,到現(xiàn)在為止,智能化都是建立在電子技術快速發(fā)展、芯片和通訊技術加速升級、算法持續(xù)迭代的基礎之上的。燃油車,做智能車,也要建立在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之上。但燃油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系統(tǒng)反應時間長、冗余不足等先天性短板,導致智能化在燃油車上的進展緩慢,或者說燃油車不是搭載智能化的最好載體。
盧放表示,燃油車,燃油的主要功能是驅動發(fā)動機、驅動整車運動,但是沒有驅動運算的能力。而電車,電既可以驅動整車運動,也可以驅動整車的智能設備,也就是驅動運算。REV、PHEV雖然也用燃油,但畢竟只是增程式混動的一種來源,本質上還是新能源汽車。從這個層面上理解,車的功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只是運動,還有運算。運算的目的,是實現(xiàn)車的智能化,這個智能化,包括座艙的智能化和智能駕駛。
盧放表示,車輛是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車輛如果要實現(xiàn)智能化,給用戶提供完整的、綜合、安全的智能化體驗,不但需要對整車的電子電氣架構和軟件架構進行全新設計,對整車的感知系統(tǒng)、信息傳輸系統(tǒng)、運算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進行重構,還需要對機械硬件架構進行結構化的創(chuàng)新。而燃油車的電子電氣架構目前依然以分布式為主,做到集中式很難。但是傳統(tǒng)車企可以通過轉型做智能車,思維要轉型,從本質上重新理解智能汽車的結構形態(tài),并匹配相應的技術和管理創(chuàng)新。(編譯/汽車之家 顏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