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殿堂] 在廣州車展后的一個周日,我搜索硬盤中的電影時,發(fā)現(xiàn)了這部靜靜躺在角落里的《V字仇殺隊》。電影的高潮部分看的人心潮澎湃,這無意間讓我想起了車展上,一個令我心中起了波瀾的自主品牌量產(chǎn)車——悅翔V7(下文簡稱V7),它對于長安而言,意義也像電影中V引領(lǐng)眾人奔向自由一樣重要,它“仇視”的是山寨以及平庸的設計。
如果說電影中,令人心潮澎湃的是當無數(shù)V涌向大樓時的畫面,那么V7帶給我的欣喜則是其再次告訴我們,自主設計也可以如此高大上、可以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審美,然而這一切得來的卻不容易。如果您對悅翔的外觀、內(nèi)飾以及乘坐表現(xiàn)還比較陌生,可以點擊《外觀精致/安全配置高 搶先拍長安悅翔V7》進行閱讀,
● 誰在說
既然決定聊一款車的設計,那與設計師溝通無疑是最理想的。這次我們請到的這位不僅是V7的設計師,更是目前我們看到的長安逸動、致尚XT、CS75等等這些作品的“生父”。
● 設計與推倒
-設計師的工作充滿了藝術(shù)與小資?
設計師的工作在我們眼中似乎十分愜意,咖啡、雜志、畫筆、模型,這些物品糅雜在他們的生活中,看起來和小資不無關(guān)系。其實,設計師們更愿意稱自己為孕婦。懷才的設計師和懷孕的孕婦一樣,終有一天會顯露出來被人發(fā)現(xiàn)。不過,比懷孕更痛苦的是分娩,比分娩更痛苦的就是汽車設計。因為一部車的設計過程要經(jīng)過反復的設計推倒再設計的過程,長痛不如短痛的想法在這一行里并不適用。
-找尋方向
“V7從立項到推向市場歷時五年,所以我不主張預測趨勢,因為沒人能掌握未來”這是陳政對V7在草圖階段為何經(jīng)過“陣痛”的解釋。沒錯,如果想要不落伍,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引領(lǐng)潮流,但誰又有把握引領(lǐng)潮流呢。陳政認為他們能做的是通過設計師的感悟以及一遍遍的推倒演化,盡可能掌握這個發(fā)展脈絡。
這一切直到某一天,設計團隊重新找到了車型定位方向,那就是造中國年輕人的車。當大家重新回歸原點捫心自問時,答案自然呈現(xiàn)在眼前。時下中國的年輕一代,他們不喜歡繁復的設計,他們背負著家庭的重擔,對于車而言,他們希望外觀年輕,更重要的是要實用。
營造運動的方法有很多種,雙門、溜背,甚至排氣聲浪都可以激起人的駕駛欲望,不過這些細節(jié)真的適合V7嗎?答案顯而易見,設計師們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并及時轉(zhuǎn)變了設計思路。
● 傳承經(jīng)典車型
-傳承等于照搬?
在決定了整車的設計方向后,設計師肩上的擔子仍不輕,或者說,他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如何延續(xù)此前悅翔車系的經(jīng)典設計元素或者說進行家族化設計成為了棘手的問題。
雖然長安這兩年推出的產(chǎn)品,設計語言已經(jīng)很純熟。但是大家都明白長安在設計上也走過“彎路”,那么它是怎么步入正軌的呢?
『曾經(jīng)的長安也與模仿擺脫不了干系』
上圖是悅翔V5,不用多費口舌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像馬自達3星騁。然而,現(xiàn)在V7的造型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最重要的原因是長安下定決心要搞自主設計。成立歐洲設計工作室是這一決心的產(chǎn)物,并且雖然現(xiàn)在長安分重慶、歐洲、日本等多個設計中心,不過大家各負其責,只按設計車型分配工作,設計主導權(quán)并不是全掌握在海外設計師身上。V7便是重慶與歐洲工作室協(xié)力完成的作品,設計師盡力打破國籍的限制,用中國人的審美設計令中國消費者喜歡的車。
2009年初上市的悅翔奪得了市場的好評,它是長安歐洲設計中心設計師的作品,那個時期的車型外觀均偏向圓潤。隨著時間的流逝,近兩年汽車設計風格大都趨向夸張。上下貫穿的進氣格柵、棱角分明的線條、“不懷好意的”大燈組等等均讓現(xiàn)在的車看起來更加有個性,V7的設計思路也由保守變得前衛(wèi)。
把悅翔的造型簡單復刻到V7上,肯定不會獲得成功。時間的不同,人們的審美也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曾經(jīng)圓潤的設計在今天已經(jīng)無法刺激人們的眼球,在延續(xù)中有所創(chuàng)新才是成功的保證。
造型確定以后,留給了工程團隊一個難題,就是折線明顯的零部件未來如何量產(chǎn)。對于自主品牌而言,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不缺少優(yōu)秀的設計,轉(zhuǎn)化為量產(chǎn)的能力正在成為阻礙優(yōu)秀設計最終量產(chǎn)的絆腳石。最終長安的工程團隊以0.1mm為單位,不斷修改模具,完成設計師心中的夢。
● 設計與成本無法均衡?
-視覺魔術(shù)
在整體設計基調(diào)以及家族化設計確定下來后,工作進入到了“摳細節(jié)”階段。V7由于定位低于逸動,因此在車型尺寸以及成本上相比逸動并不占優(yōu),這對設計同樣提出了挑戰(zhàn)。
長安悅翔V7、逸動尺寸對比 | ||
悅翔V7 | 逸動 | |
長度(mm) | 4530 | 4620 |
寬度(mm) | 1745 | 1820 |
高度(mm) | 1498 | 1490 |
軸距(mm) | 2610 | 2660 |
-設計與工程的“較量”
-大家說
聽設計師講了V7的故事以后,我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您對這款車有什么想法不妨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您想和我們“私聊”,可以點擊下圖中的編輯頭像,我們等著您的真知灼見。
全文總結(jié):
逸動、致尚XT、CS75、悅翔V7這些長安近期推出的作品設計語言都很成熟,可以說擺脫了以往“山寨”的氣息。成功的原因不僅在于長安建立了海外的設計工作室,更在于設計師把握住了國人對于車輛的審美“需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團隊與工程團隊的溝通過程中,并沒有一方完全妥協(xié),而是在不斷找尋最佳平衡點。這樣才得以讓設計圖中的作品變?yōu)楝F(xiàn)實。(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guān)視頻:
相關(guān)鏈接:
不平坦的原創(chuàng)路 揭秘長安CS75設計始末
http://www.bjhplwc.com/tech/201405/793827.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