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在本屆日內(nèi)瓦車展上,一臺重磅新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奔馳推出的AMG GT四門Coupe車型。相比現(xiàn)有的AMG GT,四門Coupe變得更加實用,車身線條也更加舒展和流暢,相信很多喜歡AMG GT,但又糾結于雙座跑車實用性太差的朋友們要開心地跳起來了。不過大家先不要高興得太早,這臺“加長”的AMG GT還算是“真正的”AMG GT嗎?換句話說,這臺車的真實身份是否和你所期待的一樣呢?
- 外觀內(nèi)飾設計上的"蛛絲馬跡"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看過AMG GT四門Coupe(以下簡稱‘四門GT’)的車側造型之后,想到了另外一款剛剛問世沒多久的車型:第三代奔馳CLS級。畢竟,奔馳自家的轎跑車氣質相似還是很正常的。
當坐進四門GT的車內(nèi)之后,作為E級車主的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歸屬感:儀表臺整個造型基本是從E級車上“端過來”的,不過,空調(diào)出風口采用了奔馳最新的、最先出現(xiàn)在E級Coupe/Cabriolet上的造型。當然了,由于CLS級與E級同出自奔馳MRA平臺,因此第三代CLS級的內(nèi)飾與E級也十分接近。另外,車型的整體寬度也和E級非常相似,只是從AMG GT上移植過來的下部中控臺顯得有點寬,占據(jù)了不小的空間。
- 底盤結構中找到證據(jù)!
我們都知道,梅賽德斯-AMG GT雙門版是一臺發(fā)動機前中置的高性能跑車,也是由AMG獨立打造的第二款純粹的跑車。之所以說純粹,意味著這臺車并不和任何轎車車型共用平臺,難道這一次AMG可以在一個純跑車平臺上打造出一款四門轎跑車嗎?從底盤結構中就可以收獲很多相關的信息。
前懸架:與兩門車型不同
說到性能跑車的前懸架結構,大家肯定會脫口而出:雙叉臂!雙叉臂的好處我們不多說了,不論是物美價廉的MX-5,超跑級別的邁凱倫570S,還是兩門版AMG GT車型,都采用了這一結構。
而我們在車展上看到的GT四門版前懸架,與兩門版車型的那種典型的雙叉臂還是有著一定差異。它們之間最明顯的特征差異在于,GT四門版前懸架的下控制臂分為了兩根,而不是一個完整的A型控制臂。嚴謹?shù)慕蟹ǹ梢苑Q之為雙橫臂式結構,同時也可以籠統(tǒng)地稱之為多連桿結構。
這樣的結構大多數(shù)用于中高端轎車上,比如……奔馳E級和CLS級,當然在細節(jié)和調(diào)校上還是會有一些差別,但本質上是趨于一致的。所以在GT四門版上出現(xiàn)并不會有什么失格之處,畢竟我并不會覺得E級的底盤有什么不好,你說對吧?不過GT四門版的身份已經(jīng)有了一些眉目。
后懸架:與E級、CLS級相同
我們都知道,此前的兩門版AMG GT跑車承襲了前輩SLS AMG的底盤架構,為了追求更加極致的重量分配,兩款純粹的跑車都將變速箱放在了車輛后部。此外,兩門版AMG GT的后懸架采用了雙叉臂式結構,這樣的結構也在很多超級跑車上出現(xiàn)過。
再看GT四門版的后懸架,兩者的差別就一目了然了: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在奔馳E級上出現(xiàn)過的多連桿式結構,這也是奔馳轎車典型的后懸架形式。當然,在一些細節(jié)的設置和調(diào)校上還會體現(xiàn)出AMG的功力。
總結:
盡管隸屬于AMG GT車系,但GT四門版與兩門版在平臺上并不共享,不論是從車類空間、內(nèi)飾造型還是最有說服力的底盤結構都已經(jīng)證實了這一點。更重要的是,日內(nèi)瓦車展奔馳展臺上的工作人員也承認這臺車的確出自MRA平臺。所以,AMG GT四門Coupe的出現(xiàn)填補了AMG CLS 63車型取消后留下的空缺,同時因為AMG GT家族光環(huán)的加持,在對位Panamera Turbo這樣品牌和實力都很強大的對手時也更有底氣了。當然,價格是不是也會水漲船高,還要等最終上市后我們才能知道了。(文/圖 汽車之家 張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