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科技] 2018年北京車展剛剛過去,讓人眼花繚亂的新車一籮筐的擺在我們面前,不管是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拿出了自己的重磅車型。逛完一圈車展,收起視覺盛宴的享受感,我開始思索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到底還存在著什么樣的差距?為此,我掏出了一把間隙尺,揪著車身縫隙這一點給大家調查一下他們各自的車身工藝水平……
—— 為什么簡單幾條縫隙能反映整車制造工藝?
我們知道汽車是一個鋼鐵機器(當然少部分車型也會采用鋁合金車身),它的底盤和車身由大量的鋼板沖壓打造。從一個個零部件拼裝成完整的車輛,需要一級一級地控制尺寸公差,才能打造出一臺看起來外觀平整、細節(jié)精致的產品。
沖壓線出來的零部件需要訓練有素的員工在生產線的末端對其打磨和檢查,將有質量缺陷的篩選出來。當然,經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后還會有一定比例的精細化抽檢,哪怕是0.1mm的誤差也會被發(fā)現(xiàn)。
——縫隙越小和縫隙越均勻代表著什么?
嚴格來說,縫隙肯定不能是越小越好,縫隙過小了,可能后期部件之間會因為外力或者變形而發(fā)生干涉,出現(xiàn)擠掉漆等現(xiàn)象;縫隙越均勻肯定是越好了,均勻的縫隙會讓車輛看起來更美觀。當然,車企不同定位的產品在縫隙大小和均勻度的標準設定上不同,不同部位的縫隙設定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開合強度比較大的門縫設定的值會比開合強度小的門縫較大一些)。
因此,我們通過測量縫隙大小的平均值和單條縫隙的最大差值,從兩個維度來調查車展上展車的情況,前者是反映車型本身設定的標準值大小,縫隙平均值來體現(xiàn)追求工藝的精細度;而后者是通過單條縫隙的均勻度來反映車型對標準值的工藝把控。
總之,我們只需要量一量車身的幾道縫隙,便能以小窺大簡單了解到車企的車身制造水平。OK!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來看看在車展上進行的一次小調查!
—— 一張圖展示車展15款中外品牌SUV車身縫隙小調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