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大概沒有什么物品能像汽車,如此完美地將使用價值和情感價值契合交融。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還承載著社會符號——展現消費者的趣味、品位與身份。所以每一款車型既是品牌理念的輸出,也是消費者個性的自我表達。在上周,我們給大家?guī)砹?a href="http://www.bjhplwc.com/tech/201901/928613.html" target="_blank">傳祺GM6的設計解讀。今天繼續(xù)來看在品牌基調及其DNA確定的情況下,傳祺的設計團隊如何讓換代車型GS5不斷進化和詮釋品牌最新設計語言。
◆ 車身姿態(tài)想要的效果是“帶勁”
作為傳祺SUV家族的開山之作,傳祺GS5同時也是采用光影雕塑和凌云翼1.0時代設計語言最早的車型之一。因此,GS5對于GAC DESIGN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見證了年輕設計團隊的發(fā)展,傳承了家族DNA。同時,全新車型的設計也是新命題和新挑戰(zhàn),需要呈現廣汽設計的進步。
通過不斷研究中國消費者生活方式、用車場景和需求的變化,廣汽設計團隊發(fā)現六年間消費者有兩點變化:一是趨于理性,對產品的訴求更加明確;二是自我覺醒,更敢于追求個性。所以他們從設計之初就在思考,如何通過設計營造高級感和科技感,來實現消費者的自我表達。
今天給大家進行講解分享的設計師依然是但卡和馮煜,兩位分別是廣汽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外造型以及內造型設計技術負責人。在上周的傳祺GM6文章里,我們已經對廣汽傳祺設計團隊、設計中心布局以及設計語言的演繹進行介紹,所以接下里將直接進入主題,來解讀傳祺GS5的設計細節(jié)。
在品牌基調及其DNA確定情況下,如何讓全新車型不斷演進和發(fā)展?設計團隊首要任務是傳承上兩代GS5既有的優(yōu)良因素,而不是將整個車型“改頭換面”,丟失家族DNA。GS5車型向前俯沖的姿態(tài)是其一大特點,所以設計團隊希望在全新GS5上保留向前俯沖的運動感。
中網格柵固然已經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可細節(jié)同樣不能馬虎。其實,它跟家族兄弟車型有許多神似貫通的地方,最為顯著的就是LED前大燈以及包圍造型,后者的形面處理更犀利。它想要效果很簡單,就是讓大家無論是從遠處看整體,還是走近看細節(jié),都不會感到乏味。
車身側面最能體現“光影雕塑3.0”的精髓,更強調將線條與車身雕塑感融為一體,這樣既能保證形面的飽滿度,視覺效果也更扎實有勁。而當被問及為何行李架采用鏤空設計,設計師給出答案是希望GS5作為一款SUV,能夠有更穩(wěn)健昂揚的姿態(tài),貼頂行李架往往顯休旅氣質。
尾部的設計表達相對直接,采用更加硬朗的設計語言。LED尾燈橫貫車尾,看似簡潔干練的線條勾畫出圓潤的臀部,增加視覺辨識性。值得一提的是,尾燈多達190顆LED光源,極大提升尾燈的品質效果。
◆ 內飾起點定為80分,時尚+科技
來到車輛內飾部分,我讓主設計師馮煜用兩個詞來形容傳祺GS5的內飾設計,他想到的是時尚和科技。馮煜認為很少SUV會讓人聯想到這兩個詞,因為設計團隊的追求不止停留在空間實用這種60分級別的層面,而是以80分當做自己的起點。
對于一款車,設計師想表達的絕對比我們所能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要多。如果說GS5的造型演繹了光影美學,那么它的內飾造型更多是想展現一種天空行云般的自在感。馮煜同樣舉了一個例子,中控金屬飾條橫向貫穿,它的樣式如同氣霧,就是想生動地展現中式美學的意境。
傳祺GS5的時尚和科技感主要體現在內飾顏色搭配以及所采用的大尺寸全液晶儀表盤以及中控屏幕上,用戶進入車內后就能明顯感受到。另外,GS5在腰部以上的區(qū)域大部分都用了軟質材料,很好地保證了檔次感,做到以80分為起點。
儲物空間方面,GS5的表現符合這個級別的主流水準,車內的儲物格數量和容積都比較不錯,無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客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擺放隨手物品。尤其是前排扶手箱,內部不僅寬大,而且底部工整,實用性大大提高。
實際上,單從數據來看,2710mm的軸距讓GS5在同級別中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而對設計師來說,他們要做的是想方設法在內部下功夫。GS5的空間亮點主要包括后排腿部空間和平整的地板,保證乘客有充裕的空間和舒適性。
傳祺GS5 402L的容積相比長安CS75、榮威RX5確實要遜色一些,可實際上看到GS5的后備廂,并沒有狹小的感覺,主要歸功于平整的設計。即使放倒后排座椅,它的平整度仍然十分不錯。
全文總結:
傳祺GS5的進化史本身同樣是年輕的GAC DESIGN自我革新最好的見證,在塑造全新傳祺GS5中,設計團隊既要不斷升級外在顏值,同時要持續(xù)優(yōu)化內在。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設計團隊首要任務是傳承上兩代GS5既有的優(yōu)良因素,而不是將整個車型“改頭換面”,丟失家族DNA。新車最大的特點是營造了向前俯沖的姿態(tài),通過推敲車身設計的線條與光影變化讓人覺得這是一輛有力量感的車,而不是圓潤沒有個性的行駛工具。如果讓您來打分,大家覺得新車的設計能拿80分嗎?(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