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買中國車還是買外資品牌車一直是身邊朋友討論的話題,隨著中國品牌車企不斷地進步,這個話題被逐漸放大。中國品牌車還差在哪?我們知道汽車“三大件”——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仍是汽車的關鍵技術,今天我們看看廣汽傳祺GS8挑戰(zhàn)廣汽豐田漢蘭達的另一篇內容——底盤對比。上期對比了兩車外觀、內飾、空間和動力等細節(jié))
- 這是一次差價十幾萬車型之間的對比
漢蘭達似乎是一款“人人喊打”的車,不管是途昂、銳界、冠道、途觀L還是大指揮官,每一款剛進入中型SUV這個擂臺的新車,都不免被人拿去和漢蘭達比試比試。新創(chuàng)車企里蔚來ES8、理想ONE等在研發(fā)之初也會與其進行對標,當然廣汽傳祺GS8這款中國品牌中型SUV也是瞄準了漢蘭達這個標桿車。
- 對漢蘭達與傳祺GS8不是特別了解的朋友,可以先回顧一下《背靠背》的小視頻:
漢蘭達的軸距比傳祺GS8要短一些,但車身更長,達到了4890mm,而傳祺GS8則更高一些。但總的來說,作為兩款7座的中型SUV,漢蘭達和傳祺GS8在車身尺寸上相差不多。把底盤升起來發(fā)現(xiàn),其車身結構、懸架形式、備胎布局等等也有著很多相似的點。
「為了更清楚展示底盤結構,發(fā)動機艙底部護板已拆除」
- 傳祺GS8比漢蘭達用料還實在?
從2000年開始,漢蘭達有著近20年歲月、三代車型的歷史,可以說是在中型SUV領域里的老將,豐田在它身上總結出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成為了很多后來者參照的對象。相比之下,傳祺GS8只能算是初出茅廬的小將,傳祺品牌才僅僅誕生十年有余。經驗差距會讓它們的底盤水平產生明顯區(qū)別嗎?
漢蘭達比傳祺GS8貴了十幾萬元,但在底盤基礎結構和材質方面并沒有什么太大差別,懸架控制臂采用的都是鋼材質,車底防護基本處于一個水平,很多細節(jié)布局也是類似的。甚至,傳祺GS8在前懸架中還使用了成本更高的液壓襯套。(此前我們提到過多次,液壓襯套能讓車輛在經過顛簸路面時,獲得更加舒適的駕乘體驗。)
兩車的前懸架都屬于麥弗遜式結構,零部件組成是一致的,只是下控制臂制造工藝不同而已(傳祺GS8采用鑄鐵,漢蘭達采用沖壓鋼板焊接)。另外,兩者的前副車架也同為全框式結構,有著更更強的承載性能,更好的結構安全性。
- 差別體現(xiàn)在發(fā)動機的懸置設計上
從車底前部來看,最大的差別是發(fā)動機的布置形式,1、漢蘭達采用正置布局,即排氣系統(tǒng)在前,進氣系統(tǒng)在后,可以看一根排氣管從車頭繞到車尾;而傳祺GS8采用排氣在后的反置布局,排氣管路更短。2、漢蘭達的發(fā)動機采用5點懸置設計(也就是用5個固定點來固定發(fā)動機),而傳祺GS8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3點懸置形式。
豐田的這種較多點位懸置,優(yōu)點是能兼容更大扭矩輸出的發(fā)動機(海外版漢蘭達配有更強的V6發(fā)動機),而且前、后、左、右4個主懸置點都設計在副車架上,讓車輛在生產時更為便利,總裝車間里的“合車”工位操作更簡單、高效,因為發(fā)動機和副車架可以提前拼裝在一起;缺點是增加了車輛的研發(fā)難度,因為懸置點位越多,其發(fā)動機的振動、噪聲問題解決起來更麻煩。
相比之下,傳祺GS8的發(fā)動機懸置設計更為簡單、主流——3點懸置設計。
- 后懸架形式相似,但豐田在細節(jié)處更用心
兩車的后懸架同為多連桿形式,甚至其4根連桿的布局、材質都是類似的,減振器和彈簧也都采用的常見布置方式。
懸架系統(tǒng)往往和發(fā)動機、變速箱一樣,有著較長的開發(fā)周期,并且一款產品能夠支持多款車型運用,了解廣汽傳祺的朋友應該知道,傳祺GS8和傳祺GS7的底盤基本是一致的。通過硬件結構是很難區(qū)分兩者懸架性能水平的,因為關鍵技術在于對懸架跳動的控制、減振器/彈簧的參數(shù)調校,這一點在下文的動態(tài)體驗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再細聊。
- 轉向系統(tǒng)對比
- 剎車系統(tǒng)對比
- 要不要多花一兩萬買四驅?
對比的這兩款車都是四驅版本,屬于各自較高配置的車型,所以售價相對較高一些(同樣配置漢蘭達四驅版指導價貴1萬元,而傳祺GS8貴一萬七)。那么我們到底要不要多花1萬多元,買四驅版本呢?
是否需要買四驅,要看您個人的需求。如果您基本只是為了市區(qū)內的日常交通,那買兩驅車型就足夠用了,而且還會更省油一些;如果您不在乎一兩萬的差價和稍微大一點的油耗,選擇四驅車型的話心里可能會更踏實。
從硬件結構上看,漢蘭達和傳祺GS8都采用橫置發(fā)動機+適時四驅系統(tǒng),通過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來控制前后軸的扭矩分配。
相比全時四驅,適時四驅系統(tǒng)讓漢蘭達和傳祺GS8有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在多數(shù)路面良好的工況下,發(fā)動機輸出的扭矩主要傳送到前軸兩個車輪上,而當路過濕滑路面時,車輛能夠自動且快速切換到四驅模式,保證更好地抓地力,更安全的行駛。
- 傳祺GS8的四驅模式更豐富
相比漢蘭達來說,傳祺GS8的四驅模式更豐富,如沙地、雪地、泥地以及普通4種,就像是某些手機的相機功能多拓展出了美顏、全景、微距等幾種模式,但究其根本,硬件結構還是一樣的。優(yōu)點是讓駕駛者更加簡易直觀地運用這些模式。
傳祺GS8上沒有的是,漢蘭達的四驅鎖定是具備手動選擇功能的,在速度40km/h以下時,按下中控臺下方的按鍵,前后軸理論上會以50:50的固定比例進行扭矩分配,這更適用于沙地、泥地、雪地等難走的路況。
- 漢蘭達的四驅傳動軸設計更“高級”
中央傳動軸的段數(shù)越多,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每一個節(jié)點都需要加入等速萬向節(jié),理論上來說三段式相比兩段式,在較高轉速下能獲得更好的振動噪聲水平(但也不宜過多),而且通過角度的調整更有助于增加空間利用性。
- 車底細節(jié)對比
- 輪胎、備胎對比
- 動態(tài)體驗對比
為了更全面的對比兩款車的底盤性能,我們將漢蘭達和傳祺GS8開到了專業(yè)測試場地,進行了簡單的麋鹿測試和減速帶測試。其中,麋鹿測試采用的是國際標準規(guī)范布置樁桶,它能一定程度模擬測試駕駛員突然遇到前方障礙物,進行緊急變線的行車安全性。
動態(tài)測試視頻一:麋鹿測試
無論是漢蘭達還是傳祺GS8,都在盡量避免駕駛起來過于笨重的感覺,動力響應、轉向手感都不會讓你覺得它是一輛車長近5米的大塊頭。兩車在麋鹿測試過程中,懸架系統(tǒng)都提供了不錯的支撐性和舒適性。
對于這兩位大塊頭來說,在做極限動作時其車身的側傾幅度并不算夸張,但由于SUV車身重心較高,所以駕駛員還是會明顯因側傾而發(fā)生身體的左右晃動。
動態(tài)測試視頻二:減速帶測試
我們以10km/h和30km/h的速度通過設定的減速帶,會感覺到漢蘭達的懸架舒適性要更好一些,減振器和彈簧能把振動處理的更緩和。傳祺GS8在此時的減振性能也稱得上舒適,但“既生亮何生瑜”,漢蘭達還是要更勝一籌。
總結:
想買一款7座中型SUV,我們如今有了太多的選擇,漢蘭達不是唯一的最優(yōu)選擇,中國品牌推出了多款這一級別的車型,以更經濟的價格來分攤這一塊蛋糕。從上一期的對比內容里,傳祺GS8展現(xiàn)了非常不錯的產品力。
在底盤方面,傳祺GS8的懸架結構、材質與漢蘭達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轉向、剎車和車底護板的用料水平也沒有什么差別,甚至傳祺GS8還使用了液壓襯套(較高級別車型上才會運用)。漢蘭達雖為老將但也不是吃素的,它的發(fā)動機懸置系統(tǒng)、中央傳動軸設計的更加復雜,對NVH性能有很大幫助,體現(xiàn)了高成本的優(yōu)勢,同時駕駛體驗方面也更加舒適一些。(文/圖 汽車之家 夏志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