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池:871V碳化硅高壓平臺結合CTB技術,電池容量101kWh。
后驅車型在此次發(fā)布會上介紹得不多,不過相應數(shù)據(jù)還是公布了。電池方面搭載的是弗迪提供的73.6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xù)航668km。系統(tǒng)支持400V快充,充電15分鐘可增加續(xù)航約330km。
Max版搭載寧德時代三元鋰麒麟電池,整套電池系統(tǒng)采用CTB(電池與底盤一體化集成)技術,電池高度120mm,容量101kWh,CLTC續(xù)航(四驅)800km。整套系統(tǒng)采用871V(一些其他品牌在宣傳上也會稱為“準900V”)充電平臺,充電速度極快,現(xiàn)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充電5分鐘可延長續(xù)航220km,15分鐘可延長510km。
安全性上,整套電池系統(tǒng)擁有17層絕緣防護,電芯側面填充了165片氣凝膠隔熱材料,并利用熱成型鋼、高強度鋼等材料制造邊框與橫梁等構件。電池還通過車云協(xié)同網(wǎng)絡實時偵測電池情況(1秒800次偵測,緊急情況下僅需4ms即可斷電)。即使遇到避無可避的極端情況,倒置電芯技術能夠讓能量向下釋放,最大限度保障成員艙安全。
針對極寒環(huán)境下電池普遍遇到的續(xù)航打折和低溫活性低等情況,雷總特意強調了小米SU7電池的“抗凍”能力,并立下了一個flag:“小米立志做電動車冬季續(xù)航之王。”在以上這些絕緣防護和填充隔熱材料的基礎上,小米SU7還搭載了雙模熱泵技術,除了滿足電池熱管理需求之外,在-15℃時無需額外開啟加熱器也能維持一定的座艙溫度,甚至在-20℃的氣候條件下依舊能從冷空氣中獲取熱量。SU7還同時具備三熱源加熱技術,實現(xiàn)最大18千瓦的電池加熱功率,來延長低溫續(xù)航并縮短低溫充電時間。
● 底盤:兩臺9100t大壓鑄機與小米泰坦合金。
一體化壓鑄技術相比傳統(tǒng)沖壓焊裝而言具備零件數(shù)量少、成本低、效率高,以及在精度、安全和輕量化方面的優(yōu)勢,是未來汽車制造的一大趨勢。不過一體化壓鑄在材料、大型模具一體化、壓鑄力度等方面還有一定的技術難點,尤其是堆壓鑄力度要求極高,所以我們看到擁有一體化壓鑄技術的各品牌壓鑄機噸位都很大。特斯拉上海工廠和美國工廠分別使用了6000t和9000t壓鑄機,極氪工廠為7200t,小鵬擁有全球唯一的一臺12000t一體壓鑄機,并計劃未來再擴展一臺16000t壓鑄機以制造更大型的壓鑄件。
相比之下,小米所用的兩臺9100t壓鑄機的噸位其實并不算大,目前主要通過一體壓鑄制造的部分為SU7的車頭三角梁和72合1后地板。相較于傳統(tǒng)的沖壓+焊裝工藝,一體壓鑄后地板能夠減少17%的重量和840個焊點,壓鑄件還能幫助座艙降低約2dB的噪音。而制造后地板的壓鑄材料為小米自研,官方名為“小米泰坦合金”,是一種包括硅化鋁、稀土、鋯在內,總共由10多種元素組成的合金材料,其中鋁的含量約占30%。
● 懸架與車身的強度和安全。
懸架結構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組合,當然更重要的是小米智能底盤技術,包含CDC可變阻尼減振器和空氣彈簧,軟硬高低皆可調。同時結合博世DPB制動控制器和ESP 10.0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以及全棧自研底盤控制算法,可實現(xiàn)一下三種自適應功能:
1. 路面自適應:類似魔毯的車身穩(wěn)定功能,可提前5-150m預測,每秒500次電機扭矩控制+每秒1000次CDC阻尼調節(jié),降低顛簸沖擊提高平順性。
2. 彎道自適應:每秒500次電機扭矩控制,每秒1000次CDC阻尼調節(jié),優(yōu)化加減速仰頭/點頭幅度,過彎時抑制側傾并提升車身響應性。
3. 空氣動力自適應:自動調尾翼,和空氣彈簧高度,主動控制前格柵開度。
起步快&極速快的SU7自然也要具備優(yōu)秀的制動能力才能給予用戶充足的信心,其Max版車型配備的Brembo四活塞制動系統(tǒng),使得車輛從100km/h到剎停的最短距離僅為33.3米,比沒有配備高性能制動系統(tǒng)的后驅版(35.5m)剎車距離縮短了6.6%。
安全性方面,整車采用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高強度鋼和鋁合金的占比達到90.1%,扭轉剛度達到51000N·m/deg,比超級跑車布加迪威龍(50000N·m/deg)還高。電池橫梁和門檻梁分別為2000MPa超高強度鋼和超寬多腔擠出鋁合金材質,可承受最高820kN的橫向沖擊。
此前在提到Tesla使用一體化壓鑄時就曾有網(wǎng)友擔心,一旦壓鑄件因事故或其它原因造成損壞,是否存在維修費用高、難度大等問題。小米SU7上也考慮到了這點,壓鑄后地板并非直通尾端,在地板與車尾之間設置了兩層潰縮區(qū),用于低速和中高速事故的沖擊,盡可能避免傷及壓鑄件。
雷總對于SU7的安全性可謂自信滿滿,小米汽車內部設計標準覆蓋2024版C-NCAP中國五星安全標準、2023版E-NCAP歐洲五星安全標準和2023版C-IASI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shù)3G+優(yōu)秀安全標準。
● 不依賴高精地圖也能實現(xiàn)高速/城市領航和無人泊車。
Xiaomi Pilot小米智能駕駛涵蓋三大部分:
1. 全棧自研智駕算法
2. 后驅版單塊NVIDIA DRIVE Orin,Max版雙芯片(總算力508TOPS)
3. (Max版)128線程+153萬點云/秒一體式激光雷達(后驅版無激光雷達)
基于超高分辨率占用網(wǎng)絡技術,系統(tǒng)對于異形障礙物的識別精度最低為0.1m(特斯拉是0.32m),對于諸如高速收費站阻車桿、臨時設置的可移動紅綠燈等小型物件識別更精確。另外它還能識別中雨雪天氣中前車揚起的水霧,降低誤識概率。
整套智駕系統(tǒng)整體識別精度高,不過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會根據(jù)需求調整識別精度。泊車狀態(tài)下系統(tǒng)最小識別精度和像素網(wǎng)格尺寸都為0.05m,可以識別出地鎖等小尺寸物件,現(xiàn)場演示視頻中顯示,寬度1963mm的SU7能夠依靠自動泊車功能自主泊入最小2.05m寬的升降車位,泊入時自動收起后視鏡。功能上,系統(tǒng)支持離人自動尋找車位和泊車,甚至還能進一步完成自動過閘機、自動跨多層、自動會讓車、召喚時無人接駕等“高難度”動作。
在城區(qū)和高速道路中啟用智駕功能,城區(qū)左右最寬識別范圍160m,在雙向10車道的寬闊大道上也能自主轉彎。高速上車速較高,需要探測車頭前方更遠的道路情況,高速狀態(tài)下車頭前方視野范圍增加到250m,像素網(wǎng)格大小0.2m。
小米通過自身探測系統(tǒng)實時掃描并生成道路拓撲結構,自主判斷路況并生成行駛路線。目前小米在今年底已開通全國100個城市的城市領航功能,可實現(xiàn)自動繞行大車、自動避讓行人/電動車等。
● 車型總結:
作為小米的首款量產(chǎn)新車,小米SU7身上的光環(huán)也是相當耀眼的,超低風阻車身、人車家跨端互通、高轉電機與超充電池、大壓鑄工藝與全棧自研的智駕輔助,每一個單拉出來都是當前汽車行業(yè)的領先科技,出道即巔峰用在小米SU7上一點都不為過。
濃郁的運動設計搭配性能強悍的高轉電機,讓SU7擁有相當出眾的參數(shù)表現(xiàn)。除了中國品牌新勢力當中幾款異軍突起的“優(yōu)等生”,大家還會拿保時捷Taycan、Tesla Model S等價格昂貴,但同樣科技實力出色的新能源猛獸與之對標。不過從參數(shù)上看,小米SU7絲毫不遜色于這些海外對手,甚至很多參數(shù)更是技壓一籌,買它不僅是對中國新勢力品牌的肯定,擁有它也相當于利用更低的價格,獲得了更強的聲勢和在路上叫板海外對手的資本。
那么小米SU7究竟賣多少錢呢?雷軍整場3小時的發(fā)布會只字未提價格或預售價,但是在談到配置時無意中透露到,SU7絕對不是9.9萬或14.9萬就能買到的廉價車,同樣類型的科技配置在別的車上都是只有40萬以上的車才會配備,字里行間中我們隱約能猜測出它的大致價格區(qū)間,真是吊足了不少“米粉”們的胃口。不過雷軍在現(xiàn)場也明確不出幾個月,大家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了。當然除了價格之外,包括V8s在內更高轉速的下一代電機等超前科技也很是令人期待,希望這些黑科技也能夠早日實現(xiàn)量產(chǎn)上車。
好了,小米SU7新車預發(fā)布的全部內容就到這里,如果你有任何想要問的,或者發(fā)表有關小米SU7的任何觀點,歡迎來評論區(qū)暢所欲言吧。ㄎ/圖 汽車之家 黃正橋/朱力神)
相關視頻回顧: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一樣為發(fā)燒而生! 實拍體驗小米SU7》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