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和諸多歐美豪門動輒百年的品牌傳奇相比,日產(chǎn)旗下的英菲尼迪只能算是個年輕新貴。但幾乎與雷克薩斯在北美的迅速躥紅一樣,短短20余年,憑借其獨特前衛(wèi)的設(shè)計理念、出色的產(chǎn)品性能以及貼心的客戶服務,Infiniti英菲尼迪已經(jīng)毋庸置疑的成為北美豪華車市場的重要品牌之一,并且其品牌車型也成功進入了歐洲、亞洲等主流市場。當然,飛速發(fā)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1989年11月—1990年:
日產(chǎn)旗下高端豪華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在美國誕生
品牌標識寓意“無限”倡導個性化設(shè)計;依照日產(chǎn)President和Leopard車型為藍本的英菲尼迪Q45和M30于1990年在美國上市。
在經(jīng)歷了八十年代初期經(jīng)濟低迷的窘狀后,北美的豪華市場又出現(xiàn)了全面復蘇的跡象。基于品牌形象的提升訴求,與豐田和本田相似,日產(chǎn)汽車高層也在1985年11月決定了成立高端品牌向北美市場進軍的目標,并成立了“地平線工作組”,開始研究北美豪華汽車市場機遇。直到1987年7月,計劃開始逐步實施,并最終設(shè)計出了Infiniti(英菲尼迪)作為最終品牌標識和名稱。Infiniti音譯為“英菲尼迪”,直譯為“無限”,其橢圓形標志代表了一條無限延伸道路。形似變形的“∞”標識。橢圓曲線代表無限擴張之意,也象征著“全世界”。兩條向中心匯集的直線代表通往巔峰的道路,象征無盡的發(fā)展。同時也寓意,這種品牌精髓也延伸到完美的客戶滿意度上。
1990年英菲尼迪首款量產(chǎn)車—Q45在美國上市,對手鎖定歐美豪華品牌D級車
1990年生產(chǎn)的英菲尼迪Q45車型
伴隨著全新品牌的發(fā)布,英菲尼迪推出了依照日產(chǎn)President和Leopard車型為藍本的英菲尼迪Q45和雙門跑車M30。而從1990年到2006年,全尺寸豪華轎車Q45一直被認為是英菲尼迪的旗艦車型。這款前置后驅(qū)車型裝備了4.5升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278馬力,最大扭矩也達到了396牛米,并且全系標配了VLSD(粘性限滑差速器)。但后繼車型則是以日產(chǎn)Cima為藍本。在美國市場,這款車型將主要競爭對手鎖定為捷豹XJ、凱迪拉克Fleetwood以及價格更高的寶馬7系和奔馳S級。盡管在服役期間經(jīng)過了三次改款,以針對消費者愛好,但受限于品牌認知度較弱的現(xiàn)實,英菲尼迪Q45不溫不火的銷量并不盡如人意,最終被2006年全新設(shè)計的M35和M45所取代。
針對個性化需求,與Q45同年推出M30車型分為硬頂版和敞篷版,但品牌認知度及中庸表現(xiàn)制約了其市場表現(xiàn)
1990年的英菲尼迪M30雙門版車型
相似的命運也降臨到了雙門跑車M30頭上,英菲尼迪在北美投放的M30雙門Coupe車型就是美國版的日產(chǎn)Leopard F31。而Leopard F31設(shè)計之初的瞄準對象是謳歌Legend coupe。不過英菲尼迪M30不像Leopard F31那樣有很多動力選擇。M30唯一一款3.0升V6發(fā)動機動力輸出僅為131千瓦(162馬力),它無法給這輛重達1512公斤的后驅(qū)車帶來駕駛快感。另外品牌基因的缺失,也很難讓注重車系歷史的北美用戶提起興趣,M30只有3年的生命周期,而M30的敞篷版更加短命,只銷售了2年就宣布停產(chǎn)。倒是由于它與240SX、300ZX以及早期的Skyline共享許多零部件。使得它有可能安裝更強的發(fā)動機和手動變速器,還可以更換懸架和差速器來大幅提升車輛性能。事實上,在日本和美國,經(jīng)過改裝的M30和Leopard經(jīng)常被用來進行漂移比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