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經(jīng)典名車] 菲亞特126P作為改革開放以后進入國內普通家庭的第一批轎車,無疑成為了轎車私有化的“敲門磚”。而在眾多80、70后甚至60、50后的腦海里,126P絕對算得上是一塊代表美好時光的記憶碎片。20多年過去了,在北京的街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126P的身影,不過,它們的“出鏡率”比勞斯萊斯還低。
一、菲亞特126P的前世今生
● 菲亞特126系列是經(jīng)典菲亞特500的換代車型
126P的原型車是菲亞特126,采用后置發(fā)動機后輪驅動的設計,其作為經(jīng)典的老菲亞特500的后續(xù)車種于1972年推出。而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正是世人熟知的“石油危機”時期,雖然其沿用了50年代的技術,但憑借經(jīng)濟實用、燃油消耗量少等特點菲亞特126系列在世界范圍內還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名氣雖不如老菲亞特500那般具有傳奇色彩,但其為家用轎車的廣泛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截至2000年波蘭全面停產126P時,它的銷量已經(jīng)達到了331萬輛,而在1980年意大利停產菲亞特126的時候,也達到了135萬的銷量。
● 波蘭引進生產的菲亞特126系列叫126P
1973年,波蘭引進意大利菲亞特公司FIAT 126型微型轎車技術及許可證開始生產菲亞特126P,126后面的P代表其產地波蘭(Poland),126P與原型車最大的不同在于,為了獲得更好的通過性,126P提高了底盤高度,轉向燈罩顏色變?yōu)殚偌t色,而后進氣格柵的造型也和原來略有不同。
● 126P的出現(xiàn)改善了當時波蘭人民的生活
而該車對波蘭人民也有著非同一般的特殊意義,當時的波蘭處于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時期,國內消費水平偏低,而進口汽車需要大量外匯才可以購買,因此家庭汽車被視為奢侈品,而本國生產的菲亞特126P極大的改變了這一狀況,由于價格低廉,車輛供不應求,當時排隊購買126P的家庭甚至需要等上1年的時間才能提到車,而每逢節(jié)假日,把行李箱掛在車頂上,開著126P出游的波蘭家庭隨處可見。
● 126P在國外也有很多“外號”
126P曾廣泛出口的許多東歐國家,除此之外,還包括了澳大利亞,在90年代初期,它是澳大利亞最便宜的市售汽車。在國內被稱為“小土豆”、“大頭鞋”的126P在國外也有許多外號,如在波蘭本國被戲稱為“咳嗽”(發(fā)動機啟動時的聲音類似咳嗽),在斯洛文尼亞叫“跳蚤”,在匈牙利叫“小波蘭”(大波蘭是蘇聯(lián)拉達的原型車菲亞特125P),在德國叫“小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