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二手車故事] 最近,有一位5年不見的老哥找我賣車,當我再次坐進這輛車,竟然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出來,我趕快一拍大腿,啥都別說了,擼串兒去!今天就容我一邊擼著串兒,一邊來聊聊這輛2013款的MG3(1.5L AMT 精英版)。
既然是一輛我非常熟悉的老車,那么一定是從缺點開始說,這車有兩個源于動力總成的大槽點:
1. AMT變速箱『器』:在進2擋時,會有短暫的動力『抽搐』,所以去擼串兒的路我開『空腹狀態(tài)』,回來的路老哥開『吃飽狀態(tài)』,我怕浪費了剛補下的烤腰子;
2. 夏天開空調,千萬別滿座:哪怕已經是1.5L排量,若夏天開了空調,坐上4個老爺們,哪怕『地板油』踩穿駕駛室,也不會有什么提速。
如果能重來,我會選手動
首先吐槽的是這款『極其先進』的AMT變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專業(yè)名叫『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坊間叫『手自一體』或『半自動』變速器;蛟S許多00后都不知道什么叫AMT?這可不是你們熟悉的那個『手自一體變速器』!
我們知道,一般的手動擋變速器『MT』是依靠手動操作『換擋機構』將發(fā)動機輸出的動力在不同『齒比』的直列齒輪中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對發(fā)動機轉矩和轉速的調整。用低轉矩換高轉速,或用低轉速換高轉矩。而這個AMT,簡單來說就是將『手動』的『換擋機構』換成了『電子』的。所以,你可以這樣理解:
所以,這輛MG3可以實現類似自動擋(AT)全自動駕駛體驗,而當切換到手動換擋時,也不用踩離合,右手直接調整檔位即可,AMT會『智能地』完成『踩離合』與『換擋』的工作。
然而,AMT與AT其實完全不是一個東西,我更喜歡稱AMT為『單離合變速器』(相比雙離合變速器的原理,懂我意思的,歡迎留言)……這里不展開多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曾經寫過的干貨文章。你只要知道,這套看似智慧的騷操作,卻十分依賴一個『套』部件——『電控執(zhí)行器』。
故此,AMT若是擁有一個聰明的『電控執(zhí)行器』那的確不錯……可惜,13款MG3的這個AMT……大家看上圖就懂我啥意思了。
好在,我們的這輛MG3并沒有嚴重的變速箱問題,除了進2擋時,會有一瞬間的動力『抽搐』,讓你的胃像被抽空了一下,這對我們兩人來說都不算啥問題,習慣了就好。
只是擼完后,老哥將車開回店里打著『飽嗝』說:如果能重來,我應該會選手動版……
『動力羸弱』是第二個槽點,若你要問我怎么知道的?因為2015年春季有幸開過一次13款的1.3L手動版(上圖)。當時為拍攝保養(yǎng)SOP,車里坐了5個老爺們(平均體重130斤),在虹梅路轉滬閔高速的上坡道時,不敢開空調,掛2擋,否則真擔心會溜車……
好在,老哥的這輛是1.5L AMT 精英版,算是13款系列中的次頂配,動力相比1.3L的版已經擁有了超100匹的馬力和135!っ椎呐ぞ,可謂『動力十分強勁』。只是,我和老哥一致認為:MG3最多只能一家三口坐。特別是在夏天,千萬別期待這顆代號15N4S4『英國羅孚原廠設計』的發(fā)動機能帶給你什么『驚喜』,不帶來『驚嚇』就不錯了。
吐槽歸吐槽,但這輛MG3對老哥而言卻是意義重大,算得上是『人生的第一輛車』:
2013年我與老哥同在一家傳媒打工,我干的是平面雜志,老哥是電視組的攝像大嫂懷了孕,所以考慮要買一輛車。當時老哥還是一個打工的攝影師,事業(yè)剛剛起步,剛買了房子,大幾十萬的貸款要還,人物畫像非常簡單:
故此,購車的預算大大限制了老哥的想象力,用大嫂的話說就是:合資,不要日本車,預算10萬元,盡量往5萬元靠……
而2013年最符合老哥條件的是強弩之末的『美系平民超跑』嘉年華和德系『小鋼炮』Polo GTI……不好意思,什么『鋼炮』,什么GTI,都是老哥準備自己貼的。
奈何,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大嫂的『預算10萬元,盡量往5萬元靠』可不是瞎說的,就是那么大幾千的差價,硬生生地最終將車價壓到了8萬元封頂,機緣巧合,最終買了這輛MG3。
若你第一次看這車,一定會被萌到:小熊圖案的座椅套、中控貼著各種小貼紙、一排可愛的阿拉蕾手辦。其實,這些貼紙、手辦、座椅套都是老哥家『小公主』多年來的杰作。
你別說,我真的覺得MG3內飾是真的配『小公主』,所有內飾的細節(jié)全部以圓為核心:橢圓的門把手、中央空調出風口、多媒體面板;圓形的兩側空調出風口、方向盤功能按鍵等。
當年得知老哥得了一個女兒,兄弟我二話沒說,就送上了這個『高科技』禮物,能讓老哥開車更專心,更安全。但卻忘記了『未滿12歲的未成年人,不能安排在副駕駛上』,如此面對這個馬賽克效果的彩屏,我嘴角抽動,大寫的『尷尬』。老哥并不在意,給我放了一段『光頭強』安慰我:其實這屏挺好用的,每次接好小公主,都會先在路邊讓她看一集……
寫滿奮斗的一輛『小』車
若是有人敢說『MG3有后排空間』,那我第一個跳出杠,就這軸距剛過2.5米的小車,讓我當年可沒少受罪。
當時與老哥外拍一般會開公司的MPV,但是有時電視組與雜志組會一起外拍,比如當年拍攝朗逸家族,就是全員出動。那時,我和其他的小伙伴大都剛剛工作,唯獨老哥剛買了這輛MG3,所以,我這瘦小個兒必然被安排在這輛MG3的后排……
雖然我瘦小,但1.75米個頭擺在那里,一般剛上車,我會選擇坐得舒服點,任憑膝蓋頂得再慌,也要讓腰貼住靠背,但沒多久膝蓋就受不了,而且腰也麻木了,所以只能直起身坐,上圖便是當我坐直后的視角。
當時,我們特別喜歡去美蘭湖附近拍攝,單程近2小時,下了車,我感覺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有一次甚至感覺距離癱瘓,只有一步之遙了。
不過如果有人說『MG3后備箱還可以』,那我倒有幾分的贊同,特別是放倒后排后的空間,你要問有幾升?我不知道,自己上網查。我只知道,老哥搬過2次家,我們用的就是這輛MG3。
除了搬家,這輛MG3默默地陪著老哥,載著他的『吃飯家伙』(拍攝設備)走南闖北:北至哈爾濱,南達海南島,東通榮成,西抵拉薩。而我簡直就是這輛車的『御醫(yī)』:包攬了幾乎所有的保養(yǎng)和維護,除了老哥單獨去拉薩時,路上爆胎換的一次輪胎。
今天,這輛寫滿奮斗的MG3終于到了與老哥分開的日子了,老哥妥妥的自己人,送車前還特意做了內外的清洗,所以這頓擼串兒的錢不能讓老哥掏。只是到了最后一刻,一向做事果斷的老哥卻扭捏了起來,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我在旁邊也是鼻子一酸勸道:老哥,你把心放肚子里,我一定給這輛車找個好下家。
人來人往,唯有愛車相陪
將老哥送走后回到家,洗漱一番后,內心仍然無法平靜,開了一瓶『喜歡上海的理由』站在陽臺上想透口氣,沒想到老哥發(fā)來一張當年我倆兒的合照……
憋了一天的眼淚終于還是決了堤,嘩嘩地流,離開傳媒行業(yè)轉眼已6年有余,當年離開時,我對老哥說『哥們我,干不來這說假話的車媒體』。而老哥啥也沒勸,只留一句『有事兒找我』。
然則我離職半年后,老哥也離職,后來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生意起起伏伏,我倆兒竟有五年未相聚了。
只嘆人生便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兜兜轉轉,起起伏伏;讓人望眼欲穿,卻又琢磨不定。唯獨這輛小破車,默默相伴;陪你翻山越嶺,走南闖北;看盡潮起潮落,嘗盡人生冷暖。
次日,老哥的這輛MG3被我的一個車商朋友看中,以3.4萬元的價格收走,我把當中的差價全都轉賬給了老哥,看著老哥微信對話框上方『對方正在輸入……』閃個不停,最后卻一句話都沒發(fā)出來,相信此刻的他也是五味雜陳。
此時此刻,我卻想起了『刺客』李白的詩中有這么一句:
話說回來,這次收車竟然把自己整抑郁了,既然李白的詩都能吟起來了!那李白的酒,必須找人喝起來,把酒當歌才是真性情~~你說呢?(編譯/汽車之家 王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