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3系的后座空間大家比較喜歡用的形容詞是:夠用。新3系的后座后移,加上軸距和長度的小幅增加,空間自然會增加不少,概述的范疇仍然是:夠用,不過這個夠用就要輕松很多了,對于身高超過180cm的用戶,并不會感覺擁擠,這是最大的進(jìn)步。空間加大也不是什么都好,后座乘客的頭部有點擋在了C柱后面,視野有點壓抑,而且由于后座后移,乘客上下車就明顯感覺不太方便了。
雖然在北美和歐洲,寶馬3系的后座似乎不那么重要,但是中國的用戶需要有一個夠用的后座,雖然3系的車主后座使用率并不高,但是新3系這一點確做的很到位。
與多數(shù)媒體的觀點不同的是,我認(rèn)為新325i比老325i的舒適性是有所降低的。道理也很簡單,新325i采用了馬牌的RunFlat(低壓續(xù)行)輪胎,規(guī)格是225/45R17,45%的扁平比和超硬的胎壁,注定舒適性會下降一個檔次,另外我們嘗試著按壓車身探測一下懸掛的硬度,結(jié)果比我們自己的懸掛改裝過的車還要硬。以上兩點,是對舒適性的影響,好在更加寬大的空間和舒適的座椅(后座椅有很好的包裹性和側(cè)面支撐,非常的舒服)可以彌補(bǔ)回來一些。
老3系懸掛的特點是柔中帶剛,而新3系懸掛的特點則是剛中帶柔,加上車身的剛性再次增強(qiáng),強(qiáng)到了好過一般的跑車,所以行駛在不平的路面以及過減速帶的時候,“咚咚”的聲音扎扎實實的在耳邊回放,上了年紀(jì)的人一定不喜歡這種感覺,但是年輕人就不一樣了。剛中帶柔的懸掛在中低速行駛的時候,懸掛的過濾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讓你了解路面的狀況,但是并不會讓你全部感覺到,而影響舒適性,對路面狀況了解而無需身體感覺。新3系與路面的一切操作都是車輪和懸掛的事情,車身幾乎永遠(yuǎn)是平穩(wěn)的,這是新3系懸掛的特點,也是剛中帶柔的體現(xiàn)。
寶馬325i的中低速的隔音效果只能算是一般,但是時速從100到150甚至更高,除了發(fā)動機(jī)的聲音更響亮,來自風(fēng)躁和胎躁的聲音并沒有明顯的增加。
總的來說,新3系與舒適轎車是無緣的。不過,在仔細(xì)的駕駛以后,當(dāng)你真正了解新3系的理念和用意以后,你會很情愿的犧牲一些舒適性,那么請繼續(xù)往下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