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評測] 在運動型緊湊級轎車的細分市場中,馬自達3一直是個不容小視的角色,在新一代進口馬自達3兩廂登陸國內一年多之后,國產的三廂版車型也終于正式上市了。被命名為星騁的這一代馬自達3顯然是今年緊湊級車市場上的重量級角色,而國產之后,原本進口兩廂車型上那種輕巧靈動的駕駛風格是否能傳承下來呢?下面的測試報告將會告訴你答案。
● 日常駕駛感受:動力不是強項,變速箱出色
動力性無疑是衡量一款運動型車的重要指標,在騏達,英朗和高爾夫一干帶T車型的映襯下,馬自達3星騁自然顯得有點跟不上潮流。我們測試的這款2.0L頂配車型搭載的依舊是還是我們熟悉的那臺馬自達MZR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10kW(150馬力)/6500rpm,最大扭矩182N·m/4500rpm,采用了DOHC頂置雙凸輪軸全鋁缸體結構,依舊配備了馬自達獨有的S-VT(順序氣門正時系統(tǒng))、VIS(可變進氣歧管系統(tǒng))、電子控制節(jié)氣閥以及TSCV(可變渦流控制系統(tǒng))的技術,在技術上也缺乏一些亮點。
不過,如果單純以日常駕駛的角度看,這臺2.0L發(fā)動機的表現(xiàn)還是很讓人滿意的。油門依然是日系車一貫輕盈的感覺,低轉速下發(fā)動機略顯溫柔,但是好在發(fā)動機對于油門踏板的響應足夠迅速,3000rpm左右時,動力就能夠應付一般的日常路況。
當轉速超過4000轉后才是發(fā)動機真正的發(fā)力點,源源不斷的扭力輸出可以維持到6000rpm左右。高轉速時發(fā)動機聲浪被調校的非常悅耳,再加上眼前炮筒狀的儀表盤和手上的運動型方向盤,從感官上帶來的運動氛圍已經到位。
與之相匹配是一臺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相比上一代增加了一個擋位;“善解人意”是這臺5AT最顯著的優(yōu)點,你可以很輕松的通過油門的深淺來控制升擋和降擋,盡管此時變速箱的反應會略有遲疑,但換擋的平順性并不會讓你產生抱怨。
方向盤下的換擋撥片則能夠讓你能隨時實現(xiàn)降擋的動作,此時換擋同樣干脆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而有時候擋位數(shù)量的多少并不能衡量一款變速器好壞,相比某些6AT變速箱,這臺5AT的表現(xiàn)足夠滿足小小的激烈駕駛需求了。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在D擋狀態(tài)下,你可以通過換擋撥片完成降擋的動作,一旦你稍稍松開油門,變速箱便會很快進入自動模式;只有向左撥動變速箱擋桿進入純手動模式后,變速箱才會完全聽從你的指令。
由長安馬自達國產的馬自達3星騁完全延續(xù)了此前進口兩廂版本的動力總成,2.0L車型擁有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6速手動變速箱兩種不同的搭配。兩款車型顯然面向了不同的人群,齒比緊密的6MT變速箱無疑是專門為那些熱衷于改裝的操控偏執(zhí)狂準備的,而5AT車型則更多的面向了那些時尚的年輕精英們。
懸掛結構和上一代大同小異
作為換代車型,馬自達3星騁的軸距和懸掛結構,相比在操控倍受好評的上一代車型并沒有什么變化,難道這就說明它操控和懸架也沒有什么提升么?經過了幾天的測試之后,我心中也有了答案,更富有樂趣的懸架和操控才是這一代馬自達3最大的賣點。
馬自達3星騁在懸掛結構基本延續(xù)了上一代車型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形式,只在橡膠襯套,前后穩(wěn)定桿和后懸中央橫梁上做了小幅改進,不過在整體的調校風格,卻比上一代車型更為激進。
懸架行程很短,在避震器的幫助下,四條輪胎能夠時刻抓住地面,車輛在彎道中自然能夠擁有更高的極限。懸架硬朗程度相比進口版本有所收斂,不過依然能夠在過彎時提供充足的支撐,在通過一些減速坎或者較大的路面起伏時,舒適性也有所改善,坐在后排乘客不至于“顛”的太痛苦。
星騁的轉向則是我最喜歡的,小巧的方向盤非常趁手,電動助力轉向的手感和回饋都非常舒服,你在方向盤上的每一個動作,車身都會給予直接而準確的響應,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使用電動助力的方向盤并沒有丟掉路感,路面上的信息依然能夠很直接地通過方向盤傳遞給駕駛者。另外,星騁剎車的感覺也非常不錯,剎車力非常線性,前段的虛位不多,在彎道中能給人更多的信心。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