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發(fā)動機,新的駕駛感受
現款牧馬人我曾經開了很久,4天內跑了3000公里,體驗比較深刻。經歷了各種艱難,越野能力不必多說,大家心里有數,但長途奔襲,每天連續(xù)駕駛10個小時,舒適性確實就那樣了。所以當時我覺得牧馬人需要提升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舒適性,越野之前至少要先舒舒服服的開到目的地才行,所以對于新車型來說,舒適性的改善就變得極為重要了。
所以最開始我并沒有選擇駕駛,將近30個小時沒有良好睡眠讓我非常疲憊,而通常情況下,我在這種狀態(tài)對于設計不合理的部分,不舒服的感受會進一步放大,比如覺得車里橫向空間窄,腿腳伸展不開,或者座椅某個部位的支撐不對等,導致怎么坐都覺得姿勢別扭。一段時間的前后排體驗讓我有了點心得體會。首先前排橫向空間還不錯,當我希望能盡可能舒展雙腿時,因為座墊位置比較高,所以左腿不會被前排中央通道擋住,門板上沒有太多的突起,所以右腿也有還不錯的空間。不過當轉到駕駛席后,我發(fā)現左腿小腿會碰到連接車門的線束,自動擋車型因為不需要踩離合器,左腿的位置相對靈活,可以避開與線束的沖突,手動擋車型因為沒有體驗,所以實際感受目前還不確定。后排的舒適性,好的地方是座椅填充整體都比較軟,所以不同的部位柔軟度基本差不多,各種坐姿都能適應,而需要提升的部分就是前文說過的靠背還是有點平直,會感覺腿部支撐不太足。但是綜合來看,整體舒適性較上一代車型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2.0T發(fā)動機也是新車型的重點變化,采用雙渦管、水冷式中冷等技術的這臺發(fā)動機,再努力通過各種細微調校來克服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天生存在的渦輪遲滯現象。實際感受如何?我覺得動力的響應還是挺及時的,隨著油門踏板的不斷深踩,能感覺動力在一點點的爆發(fā),慢半拍的感覺基本沒有。輸出的感覺跟自吸發(fā)動機其實比較類似,很線性也很容易掌控。不過急加速時感受不到它的沖動,不低的自重以及方盒子造型,使得其不會有那種激烈推背感,它只是保持穩(wěn)定的加速度前進。至于加速性能,從發(fā)動機的參數和實際體驗感覺來說,我覺得2.0T的車型應該與現款車型比較相似。另外上代車型發(fā)動機聲音很有特點,運轉時會發(fā)出電動機一樣的聲音,而現在則是汽油發(fā)動機應該有的聲音了,2.0T發(fā)動機拉到高轉速時也依然可以有比較不錯的聲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產品布局來看,這款2.0T發(fā)動機必然不會僅僅用在牧馬人上面,未來的新車型應該都會使用這款發(fā)動機,而現款部分車型,也有可能在中期改款或者換代時用上它。
另一個重要變化,全新牧馬人換裝了代號850RE的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相比之前的5擋變速箱一擋齒比加大,而7、8擋則是巡航擋位,所以燃油經濟性理論上也因此提升,后期也會對此進行深度測試。8AT的運轉很順滑,換擋也比較積極,感覺到動力不足時,會主動降擋來提升動力輸出。
轉向系統(tǒng)改變?yōu)?a class="ShuKeyWordLink" target="_blank">電子液壓助力轉向,能夠保留一部分手感,但開起來卻沒以前那么累了,這樣力量較小的女性駕駛會比以前簡單很多,輕松的轉向在城市駕駛其實很有必要,特別是當你在狹窄的道路里閃轉騰挪躲避各種障礙,又或是在緊湊的停車位里來來回回調整車輛位置的時候,沉重的方向盤會讓你有進了健身房的感覺。操控性方面,新車型從左端打死到右端依然超過3圈,所以操控精準可能不是它的長項,但對于經常出沒野外的硬派越野車來說,太過直接的轉向在復雜的野外并不合適。此外因為轉向系統(tǒng)比以前更加容易掌控了,所以可以彌補一些在操控精準度方面的不足。所以綜合來看,牧馬人這種調校風格,也是希望能夠兼顧兩種不同路況的駕駛需求
坐姿依舊比較高,好處是前方視野特別好,對于前方路況能更清晰的了解,坐在車里我可以清晰的看到發(fā)動機蓋上的通風孔,氣勢方面還是挺強的,如果能噴火那可能更酷。高坐姿也會帶來一個小問題,就是上下車不算方便,身高1.6米左右的車主,我建議選配一個腳踏板方便上下車,否則就真的只能上下車都靠蹦了。
在上一代車型的末期,牧馬人的懸架系統(tǒng)就有了提升,開在路上,不太容易從最左側車道,蹦蹦跳跳到最右側車道了。新一代車型在公路行駛時的穩(wěn)定性又有一些提升,開起來會讓你更放松一些,不必要不斷修正方向盤來保證車輛在同一條車道內行駛。而當行駛在破損比較嚴重的公路時,懸架也可以讓傳遞給乘客的顛簸感更溫柔一些,不會過于生硬。一旦離開公路,牧馬人這類硬派越野車的優(yōu)勢我覺得才真正體現,懸架對于化解劇烈顛簸的能力要比城市SUV更得心應手。
整體的隔音性能有一定進步,不論怠速還是跑起來,車內都比之前安靜很多。風擋傾斜度進行了調整,風阻系數降低了9%,120km/h行駛時來自A柱的風噪很小,而來自車頂的風聲要更明顯一些。
● 關于越野
試駕牧馬人自然不能少了越野部分,今天的場地有多種路況,對于車輛的性能有一定考驗,而作為一個對越野并不在行的人來說,能順利通過也說明牧馬人的通過性依舊是非常優(yōu)秀的。
今天的越野路段選擇在一處公園內進行,不要輕易以為公園就全都是野餐用的那種大草坪,今天的巖石路段,在我看來這都不能叫做路,真的不知道美國人是怎么找到這里的。越野體驗時需要鎖死后輪差速器,將四驅系統(tǒng)放到低速四驅位置,位于前軸的穩(wěn)定桿需要分離,以提供更長的懸架行程。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種我覺得根本就不是路的路上去行駛,整個過程很驚險刺激,或者說揪心我覺得更準確。爬陡坡時你看不到前方路況,只能靠教練手勢來判斷,而經過各種側坡時,車門與路邊的巖石距離也就1拳,所以我全程都保持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內心壓力比山大,生怕一個不小心弄壞了車子,而當經過側坡時,也有種隨時都要翻車的感覺。關于越野的體驗部分,可能文字并不能特別生動的描述,所以下面的試車視頻將會有更精彩的展現。
另外新一代車型使用了Dana系列前后車軸,比如Rubicon前后都使用了Dana 44型號的車軸,擁有比在之前強度更高但重量更輕的優(yōu)勢,對于越野來說,這很有用。而Sahara方面,前軸為Dana 30,后軸為Dana 35。
● 編輯總結:
全新牧馬人在越野能力上依然杰出,與此同時在舒適性方面也有進步,這對于城市駕駛來說,是個利好消息。的確牧馬人是一款很有個性的車型,不過有個性同時也代表著會拒絕掉一部分猶豫的消費者。增強城市屬性對于牧馬人來說可以擴展其用戶群,畢竟現如今在中國,每個人都工作繁忙,像發(fā)條一樣繃得緊緊的,能走出城市可能就是個奢望。所以不得不承認,多數時間它還是行駛在城市中,穿梭于各個寫字樓之間。城市屬性的提升,會讓日常使用增添更多便利。這對于那些心有牧馬人,但卻忌憚其原始性格的消費者來說應該是個利好消息。明年這款車將進入中國,對于有牧馬人情節(jié)的人來說,應該去體驗一下這輛比以前更精致也更舒服的新車。(文、圖/汽車之家 祁子鑫)
更多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