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飾及配置
首先我們要先提醒讀者,臺規(guī)卡羅拉和內(nèi)地車型在配置上會有所不同,因此配置方面的評述僅供參考,一切還得等到內(nèi)地車型發(fā)布之后才能定論。
全新卡羅拉的中控臺和Auris的造型大致相同,整體質(zhì)感和做工也和進口的Auris沒有太大區(qū)別。造型很有層次感,但是沒有C-HR那么雜亂。整個中控臺都使用了軟質(zhì)合成皮革包裹,并且使用真正的縫線裝飾(并非模具制成的假縫線),讓內(nèi)飾比上一代車型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讓筆者想起之前試駕過的進口C-HR,內(nèi)飾質(zhì)感在小型SUV中也是名列前茅),縫線看起來很平整,皮質(zhì)包裹的部分也沒有不平整的地方。整體來說做工非常不錯,第一眼就讓我留下好印象。方向盤的造型和進口的Auris相同,真皮包裹加上粗細適中,讓手感非常良好,而且方向盤支持四向調(diào)整,絕大多數(shù)駕駛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
而車內(nèi)其他開關也維持了豐田車系一貫的水平,空調(diào)開關、按鍵回饋力度、空調(diào)出風口葉片的扎實度、甚至是擋把的操作手感,都非常地輕柔。換句話說就是沒什么機械感,不過這不就是豐田產(chǎn)品的特色嗎?
不過,或許是看到Auris的電子手剎車,讓我們對卡羅拉有些期待,當我們看到傳統(tǒng)的機械式手剎車出現(xiàn)在車內(nèi)時,還是小小地失望了一會兒。筆者認為,到了內(nèi)地市場后,十二代卡羅拉必定會使用電子手剎車,畢竟幾個強勁的對手像是速騰、思域都用上了電子手剎車,卡羅拉沒有理由和臺規(guī)車型一樣,使用機械手剎車。
另外,我們終于能在卡羅拉上面看到液晶儀表盤的蹤跡。試駕車型配置了7英寸液晶屏幕,如果是機械儀表盤的車型,則是為雙環(huán)儀表加上4.2英寸彩色屏幕。7英寸屏幕顯示的內(nèi)容不外乎就是一般豐田混動車型上能夠看到的那些信息(油耗、能耗,能源狀況),顏色也偏向藍綠色系,看起來帶些環(huán)?萍几。
而中控臺上的多媒體系統(tǒng)則有三種配置能夠選擇,我們試駕的車型使用8英寸液晶屏(在這個級別中不算太大),具備實時路況、愛車秘書、道路救援等服務(需通過Wi-Fi才能使用)。如果需要Apple CarPlay等其他支持,可透過選配升級和臺規(guī)RAV4相同系統(tǒng),在智能化手機普及的今日,顯得跟不上時代。另外還有7英寸、純CD音響的配置。不過臺規(guī)車型的多媒體系統(tǒng)和內(nèi)地車型不一樣,這方面僅供參考。
此外,在臺規(guī)車型上,我們只找到一個USB接口和一個12V接口(在中央扶手下方),讓人不禁懷疑設計師是否習慣一個人開車或是不用智能手機。希望未來內(nèi)地車型能夠改善這個缺點。
而最令人感到誠意的,就是全系7氣囊+TSS 2.0系統(tǒng)。這是為了回應以往卡羅拉常常被指責“安全性不佳”的問題。這套TSS 2.0系統(tǒng)具備了自適應巡航、預碰撞系統(tǒng)、車道輔助、車道偏離、搖晃警示和自動遠光燈系統(tǒng)。不過這套系統(tǒng)的并不是全速域系統(tǒng),沒有低速輔助功能,設定范圍為30-180km/h,只要速度低于25km/h就會解除,還是稍嫌落后(只有日本和少數(shù)國家車型配置全速域系統(tǒng),另外臺規(guī)卡羅拉配置機械式手剎車,也是無法搭載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的理由之一)。
TSS 2.0啟動條件 | |
功能 | 時速范圍 |
PCS(警示+主動剎車輔助) | 偵測車輛 10~180km/h |
PCS(警示+主動剎車輔助) | 偵測行人 10~80km/h |
PCS剎車力道輔助(預先加壓) | 30~180km/h 時速25km/h以下解除 |
LDA車道偏離警示 (包含車道保持功能) | 50km/h以上啟動 |
AHB自動遠光燈 | 30km/h以上啟動 25km/h以下解除 |
● 乘坐感受和各項空間表現(xiàn)
先前提到方向盤和Auris相同,但是座椅并沒有像Auris一樣那么運動,對于肩膀、背部的包裹性一般,填充物偏軟,強調(diào)舒適,不過廠家強調(diào)此座椅特別提升了腰、臀部服貼度,能降低長途乘坐的疲勞。此外,八向電動座椅只出現(xiàn)在頂配車型上,其他車型都配置了手動調(diào)節(jié)座椅。而后排座椅的填充物設定也比上一代車型更好,雖然比較硬,但是支撐性更佳,唯一讓人覺得比較不適應的,就是椅背角度較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代車型的前座椅墊高度向下調(diào)低了23mm,后座椅墊高度下降了9mm。這似乎是近年來日系廠家的作風,除了降低重心、增加操控感,也能提升前排頭部空間,不過副作用就是上下車會變得比較困難一些。后門的上緣較低,身高較高的乘客要稍微低點頭才能進入車內(nèi),而且后排坐墊高度只下降了9mm,所以感覺上頭部空間也變小了?磥磉@代卡羅拉的確為了造型犧牲掉一些空間和便利性。
在一開始我們提到12代卡羅拉的內(nèi)部空間沒什么變化,這是因為車身尺碼的變化不大。但是因為車尾造型的關系,后排頭部空間的表現(xiàn)一般。沒辦法,美麗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另外,后排地板中央有些凸起,但是和大眾旗下MQB平臺同級別車型相比,并不算太明顯。
儲物空間表現(xiàn)只能說很一般,前排地臺上有兩個杯架和擋把前很小的儲物格,長寬都不足,放不下太大的手機,但可以收納零錢、皮夾、鑰匙等零碎物品,防滑的底版也能避免物品滑動。如果手剎車能改用電子式設計,相信能為這個區(qū)域爭取到更多的儲物空間。手套箱的空間表現(xiàn)還不錯,但是受到中控臺造型的影響,格局并不是很方正。不過前后門板上的儲物空間表現(xiàn)還算可以。
中央扶手下的空間很方正,但是深度不足,實用性打了些折扣。里面只有一個12V插座,看起來旁邊還有兩個USB插座的預留孔位,希望內(nèi)地上市后能對這個部分的配置再做強化。
后備廂和前一代車型相同,維持了470L的容積,在后懸架改為多連桿的情況下(上一代車型為扭力梁),還能維持相同的表現(xiàn),證明原廠設計功力不錯。另外有個地方讓筆者覺得不錯,就是新世代的TNGA架構不再出現(xiàn)“犧牲后備廂空間放電池”的問題,該車的鎳氫電池放置在后座椅下方,不占后備廂空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