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驅測試
聊完了四款車的加速、制動、油耗測試成績,接下來咱來看看車輛在四驅滑輪組的測試成績;喗M與越野場不同的是,越野場地試駕脫困時輪胎由于車身晃動、撓地等因素可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附著力,但滑輪組我們可以理解為完全失去抓地力,所以測試雖然場面沒有越野場地那么野性,但難度與專業(yè)性要更高。
測試狀態(tài)分別為交叉軸、單后輪、單前輪有附著力(以下簡稱交叉軸、單后輪、單前輪測試),來測試車輛是否能夠成功脫困。四款車在4H狀態(tài)下分動箱前后橋扭矩分配為50:50,其中分時四驅車型為固定50:50,長城炮的扭矩分配為適時調節(jié),4L模式下后橋的扭矩分配要多一些。因此,測試難度由低到高分別是交叉軸、單后輪、單前輪,對于有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的車型,我們直接上單后輪、單前輪測試,如果能夠通過那交叉軸必然也沒問題;對于沒有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以及差速鎖的車型來說,理論上交叉軸也脫困不了,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否與預判的一樣。
● 長城炮
長城炮乘用版作為一款相對側重舒適性、便利度的車型,前后橋中間配有多片離合器式差速器來實現適時四驅,電腦會根據傳感器檢測輪胎打滑情況,自動控制多片離合器壓緊,實現扭矩的分配,相比分時四驅的固定比例,能夠更好的適應路況,對節(jié)省油耗、操控穩(wěn)定表現都有正面意義。
該車的低速四驅扭矩放大倍數為2.48倍,后橋配有牙嵌式差速鎖,此外,9.3版的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對于車輛脫困也會起到關鍵作用,為了加大難度咱們測試時并未鎖止差速鎖。
在差速鎖未鎖止的情況下,長城炮單依靠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就通過了單后輪/單前輪項目的脫困測試。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介入較為及時,介入時通過不斷的向打滑輪施加制動力,扭矩逐漸向有附著力的輪胎轉移,完成脫困。如果后橋牙嵌式差速鎖鎖止的話,單后輪項目的脫困表現將如履平地。
● 上汽MAXUS T70
T70的四驅系統(tǒng)是分時四驅,區(qū)別于適時四驅,它需要人為判斷路況,自行切換驅動形式,便利度有所不及,并且在路況的判斷上還需要一定的經驗,不太適合純新手。
該車低速四驅扭矩放大倍數同樣是2.48倍,由于沒有差速鎖,脫困主要依靠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以及扭矩輸出。
在單后輪的測試中,抓地輪扭矩分配充足,脫困過程很干脆。在單前輪測試中,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有介入,但依然沒有將足夠的扭矩傳遞給抓地輪,最終單前輪測試未能脫困,這與車身重量較大也有一定的關系。
● 北京F40
北京F40的四驅系統(tǒng)也是分時四驅,切換方式為機械拉桿式,通過拔叉進行切換,用常見的生活物品舉例,之前介紹過的切換旋鈕好比電燈的按鈕開關,機械拉桿好比是電燈的拉繩開關。機械拉桿式切換四驅時有振動回饋,且需要些許力道,便利度相比按鈕式稍有不及。
4L模式下扭矩放大倍數依然是2.48倍,在單后輪、單前輪的測試中,抓地輪得到的扭矩充沛,脫困過程比較高效,相對較輕的自重在其中也起到了正面作用。
● 拓陸者E7
拓陸者E7四驅系統(tǒng)與T70相似度高,為分時四驅,切換機構為電控旋鈕,使用方便。4L模式下扭矩放大倍數為2.48倍,不過由于不具備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差速鎖,即使面對相對簡單的交叉軸項目,我們推測扭矩也會流失在沒有附著力的輪胎上,因此也就直接上交叉軸項目。
最終和我們意料中的一樣,由于前、后橋都是開放式差速器,且不具備限滑配置,扭矩會分配給打滑的輪胎上,因此未能脫困。
◆ 小結:
在四款車中,長城炮的四驅、脫困配置是最全面的,具備適時四驅系統(tǒng),多片離合器的扭矩分配比例能夠達到50:50,在測試中僅靠ESP就能成功脫困,后橋的牙嵌式差速鎖更能幫助它在單后輪測試項目中如履平地;T70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在測試中的作用也很積極,不過單前輪測試中抓地輪未能獲得足以驅動車身的扭矩,單后輪測試表現良好,成功脫困;北京F40脫困過程干脆,不過由于沒有差速鎖,表現還是不及長城炮;拓陸者E7在脫困配置方面表現有些遜色,各項測試也未能通過。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