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這期長測更新,我將分享S60參加天馬賽道日的感受,雖然它是一臺主打家用的豪華中型車,但其運動的外觀和日常駕駛偏向操控的一面,讓我很想把它駕駛到賽道上,驗證一下真正的運動實力。
隨著各種賽道日活動的普及,現在不需要特別準備車輛,我們日常的代步車也完全可以參加到賽道日活動中。在上海像天馬賽車場有官方舉辦的賽道日活動,也有第三方公司包場活動,類似TRACKFUN這樣的賽道日舉辦方有非常多的經驗,能夠讓你在更安全的環(huán)境下體驗賽道日。
使用代步車參加此類活動有幾點需要注意下,首先就是檢查剎車和輪胎一定要在良好的工況下,再有就是為了保證賽道安全,如果要超車只能在直道超越,在賽前參加車手會,了解一些基礎的旗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民用車的剎車在正常駕駛時沒有問題,但連續(xù)的賽道激烈駕駛會出現很大的衰減現象,跑完沖刺圈一定要進行冷卻,讓剎車系統恢復正常工作狀態(tài)。
在不熟悉賽道的情況下一定先慢速開幾圈了解每個彎道,再一點點嘗試加快速度提升圈速,在賽道日以娛樂的心態(tài)為主,自己開高興了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一定要在能力范圍內駕駛,沒必要嘗試車輛的極限。
我這臺S60配備了倍耐力P ZERO輪胎,應付賽道日駕駛肯定沒有問題。在進入賽道前先把胎壓放低,可以增加輪胎的接地面積。另外S60的輔助配置非常多,在進入賽道前最好都關閉,來保證車輛是由自己控制的。這臺車駕駛模式我選擇在運動模式,油門和降擋時機都比舒適模式激進一些,但轉向的感覺沒有什么變化。
對天馬賽道我算是比較熟悉了,之前拿自己的飛度跑過幾次賽道日,但S60車輛更重而且尾速也要比飛度高很多,剎車點要比飛度早一些。這臺車在賽道中一號彎大直道后的全力制動踩下去很安心,車輛不會出現過多的晃動,而且制動效果也很不錯。但畢竟是家用代步車,一兩圈下來巨大的壓力就會讓整個剎車系統過熱,降低速度跑兩圈散熱圈很有用。另外在賽道日結束后有條件的最好可以更換剎車油,換掉沸騰過的剎車油恢復緊實的腳感。
S60的懸架在彎道中的支持也不錯,車內不會有太大范圍的側傾,相比一般的家用中型車這方面的控制不錯。在壓到路肩的時候車輛也不會有那種拋離感,能夠感覺輪胎還可以貼在地面上,適當使用路肩也可以讓圈速更快一些。
轉向的靈敏度也比較高,前半段轉向角度更大一些,幾個長的高速彎方向不用動太多,總體可以維持一個較好的駕駛節(jié)奏,在天馬比較具有挑戰(zhàn)的S彎中先右后左車輛不會出現大范圍的擺動,方向盤也不用太大的角度,座椅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撐。
如果S60運動版本能配個換擋撥片,會提高賽道日駕駛體驗,它的機械擋桿支持手動模式,在手動模式下減擋和加擋都有一些延遲,它為前加后減,和我們一般習慣的運動車型正好相反,所以基本用不上手動模式。在運動模式下,在彎道中需要早一點踩下油門讓它完成降擋動作,直線減速模式變速箱不會主動降低多個擋位。降擋完成后動力的輸出挺有勁兒的,短直線內也可以完成順暢的加速過程。
在賽道日當天經歷了上午濕地,下午晴天暴曬的情況,溫度也比較高,不是車輛最佳的工作溫度。圈速為1分24秒,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但從駕駛感受來說,除了換擋撥片外其它部分的表現挺有運動感的,而且作為前驅車對于賽道經驗不太豐富的用戶來說比較友好,這臺S60在前驅車中車尾也算比較靈活的,開起來就算速度快一點也不會一味地推頭,尋跡剎車進入彎道時車尾會有小范圍的滑動,能夠增加一定的駕駛樂趣。
但畢竟是前輪驅動,跑完三小時的賽道日后前輪磨損嚴重,后輪也有較大的磨損,建議初次體驗賽道日的朋友不用這么長時間,跑個1-2節(jié)就可以,對于車輛也沒有太大的損傷。目前的輪胎狀態(tài)最好進行更換,來滿足日常代步的需求。
微體驗
這里又要夸一下S60的駕駛輔助功能了,賽道日耗費了不少精力,在回程的高速時它能讓你相對輕松的駕駛車輛,并且比較安全。在結束高強度的賽道日后,車輛也沒有報警和故障燈,可靠性以這次體驗來說還是不錯的。
小結:
這次開著S60體驗天馬賽道日,除了對它的運動駕駛性能進行體驗外,也考驗了它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在溫度相對較高的時候,它的車輛沒有出現報警,各項油溫水溫控制的也不錯。而在上午相對有點濕滑的路面狀態(tài)下,它也沒有很難駕駛,所配的P ZERO也能滿足濕滑路面性能。(文/圖/攝 汽車之家 曹昊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