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還有不到四周的時間,2015年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2014年即將過去。而您是否還記得這一年當中發(fā)生的事情呢?從本周開始我們將為帶您回首2014年,盤點汽車行業(yè)那些往事。
而本期文章我們將從十大關鍵詞說起,2014年汽車行業(yè)發(fā)生了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包括發(fā)改委反壟斷調查、汽車大規(guī)模召回、平行進口車政策出臺倒計時、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以及車檢改革等等。接下來就由我們帶您走進《2014年盤點:十大汽車行關鍵詞(上)》,與您一起回顧這不同尋常的一年。
● 年度關鍵詞:汽車行業(yè)反壟斷調查
事件要點:發(fā)改委針對汽車行業(yè)開展反壟斷調查/部分企業(yè)下調進口車和配件價格
2014年7月末,路虎捷豹官方正式宣布下調部分進口車型售價,而在其之后奧迪、奔馳、克萊斯勒也紛紛下調零配件價格和進口車售價。而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各家車企均給出了相同的解釋:配合發(fā)改委正在進行的反壟斷調查。
★ 什么是壟斷與反壟斷:
對于壟斷的定義,我國《反壟斷法》的表述共有三點:經營者達成壟斷協(xié)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幾個經營者之間的合并行為。
而反壟斷是國家在一個公司營銷出現(xiàn)壟斷或者壟斷趨勢時,對其采取的干預手段。我國《反壟斷法》規(guī)定,對于涉嫌壟斷的經營者,反壟斷機構可以根據(jù)其具體的違法行為采用不同的處罰措施,最高可給予經營者上一年度消費額10%的罰款。
★ 國內汽車行業(yè)反壟斷調查
回到事件中來,2014年8月6日,發(fā)改委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正式針對汽車反壟斷調查的進展進行了介紹,并宣布除了克萊斯勒、奧迪、奔馳的調查之外,還完成了12家日本企業(yè)的調查工作。
而此時仍有部分車企宣布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其中8月7日寶馬宣布下調零部件批發(fā)價格;8月11日豐田、本田、日產三家企業(yè)也宣布將通過下調零部件售價或者出臺其他整改方案,來表示對反壟斷調查的配合。
直到8月13日,經過發(fā)改委的調查取證之后,汽車反壟斷的第一個罰單被公布,湖北物價局正式對武漢四家寶馬4S店分別處以93.79萬元、34.16萬元、19.72萬元、15萬元的行政處罰。另外,湖北省物價局還表示,關于對奧迪等汽車生產經營企業(yè)的反壟斷調查,已進入行政處罰程序,正在依法處理。
而在此之后奔馳、日本精工(NSK)、克萊斯勒以及日本12家零部件企業(yè)在內的等多家汽車企業(yè)陸續(xù)被罰,其中一汽-大眾更是被開出高達2.4858億元的罰單。
編輯點評:目前國內部分汽車企業(yè)由于設定總經銷商是其唯一正規(guī)進口渠道,所以總經銷商在價格上具有絕對的控制力。這導致部分進口車和零部件的價格是海外同款車型的數(shù)倍。這一壟斷行為使商家獲得了更多的利潤,但卻極大的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所以國家針對汽車企業(yè)進行反壟斷調查,目的就是維護汽車市場的正常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目前來看,經過國家發(fā)改委的一輪調查罰款之后,一些進口車型價格有所下降,而在零配件方面,在整車維修和保養(yǎng)上,消費者也將花費更少的錢。這足見在國家法律的約束下,我們的市場也將更加規(guī)范化。
汽車反壟斷事件相關信息瀏覽導航 | ||
日期 | 相關信息 | 所在頁 |
9月11日 |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被罰2.4858億元/克萊斯勒被罰3168萬元 | 查看詳情 |
9月2日 | 浙江保險行業(yè)被處1.1億元罰款 | 查看詳情 |
9月1日 | 捷豹路虎中國萬種零部件降價 | 查看詳情 |
8月20日 | 雷克薩斯下調部分零部件售價 | 查看詳情 |
8月20日 | 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和軸承企業(yè)被罰總計12.354億元 | 查看詳情 |
8月19日 | 日本精工(NSK)由于違反相關規(guī)定被罰1.74億元 | 查看詳情 |
8月18日 | 奔馳被江蘇省物價局認定為縱向價格壟斷 | 查看詳情 |
8月13日 | 4家寶馬經銷商被罰 | 查看詳情 |
8月11日 | 一汽-大眾奧迪承認壟斷行為 | 查看詳情 |
8月11日 | 三個日系品牌響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下調零部件價格) | 查看詳情 |
8月7日 | 寶馬下調零部件批發(fā)價格 | 查看詳情 |
8月6日 | 發(fā)改委:克萊斯勒/寶馬存在壟斷、調查奔馳及12家日企 | 查看詳情 |
8月5日 | 媒體:發(fā)改委查訪奔馳/克萊斯勒、奧迪存在壟斷行為 | 查看詳情 |
8月5日 | 克萊斯勒中國下調Jeep兩款車型價格及部分配件價格 | 查看詳情 |
8月3日 | 奔馳下調配件價格 | 查看詳情 |
7月26日 | 奧迪下調國產車型原裝件價格 | 查看詳情 |
7月25日 | 捷豹路虎下調部分車型價格 | 查看詳情 |
更多閱讀:
汽車反壟斷追蹤:罰一汽-大眾/克萊斯勒
//www.bjhplwc.com/news/201409/833288.html
消費者獲益 汽車反壟斷你要知道的事
//www.bjhplwc.com/news/201408/830567.html
● 年度關鍵詞:汽車召回
事件要點:大眾速騰后軸縱臂斷裂問題召回/寶馬發(fā)動機召回/高田氣囊全球召回等。
截止2014年12月7日,2014年汽車企業(yè)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的召回申請多達111件。其中多起大規(guī)模召回事件引起了消費者對汽車質量的關注,而涉及車企更是包括了自主、合資或進口在內多個品牌。
其中備受消費者關注的合資品牌方面,今年4月寶馬因發(fā)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機構(VANOS)外殼上的固定螺栓設計原因,在華大規(guī)模召回232098輛問題車輛,幾乎涉及其全部產品線(點擊這里查看該召回)。
而另一起大規(guī)模召回事件,則要以一汽-大眾速騰為主角。從2014年年初速騰斷軸的消息就在民間流傳,而一汽-大眾對此的回應態(tài)度卻非常強硬,聲稱速騰斷軸事件只是個別案例。直至10月17日針對新速騰后軸縱臂斷裂問題,一汽-大眾召回563605輛速騰和17485輛甲殼蟲,但是官方公布的解決方案——在后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的做法卻引起消費者的爭議,此次召回方案的公布并沒有完全解決斷軸所帶來的影響。(點擊這里查看該召回)
此外,在今年的召回事件當中也不乏一些國際召回事件。其中最大的當屬日本高田公司(Takata)氣囊召回。因為高田公司所生產的安全氣囊存在質量問題,使得全球大部分車企宣布召回自家車型,全球召回車型超過800萬臺,涉及本田、福特、克萊斯勒、馬自達、寶馬等多家車企產品。雖然其大部分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市場,然而國內市場當中的車型也有一些受到牽連。其中,最近的一汽豐田召回威馳和日產召回騏達、奇駿、英菲尼迪QX80等,也正是因為使用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氣囊所致。
編輯點評: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消費者更加注重汽車產品的質量安全。而車企的召回不僅體現(xiàn)著其產品質量,也側面體現(xiàn)著企業(yè)在面對產品問題時對于消費者的態(tài)度。如果產品發(fā)生質量問題企業(yè)也不該隱瞞,應盡快采取措施,將產品進行召回處理,盡可能解決所帶來的問題。
同時如果車企和配套零部件廠商在制造工藝上更加嚴格的把關,那么未來發(fā)生諸如大規(guī)模召回事件的可能性將會降低,企業(yè)也將獲得更多的消費者認可和好評。
更多閱讀:
涉及5361輛 一汽豐田召回部分威馳車型
//www.bjhplwc.com/news/201412/854620.html
縱臂為何斷/車主怎么辦 解速騰召回疑云
//www.bjhplwc.com/news/201411/848972.html
● 年度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事件要點:地方新能源政策逐步出臺/新能源車產品逐步增加
相信大家在2014年可以從各種平臺上獲得有關新能源汽車的信息,無論是國家政策補貼的跟進,還是地方政策的出臺,還是有不少全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不可否認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最熱門的一年。
從2013年9月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正式出臺,《關于繼續(x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在2013年-2015年,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繼續(xù)給予補貼。國家對于進入新能源車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車補貼(目前目錄中車型為國產車型)。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采用的是逐年遞減的政策,今年年初最新的新能源補貼金額在3.325萬-19.0萬元間,其中電動車和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為3.325萬-5.7萬。
隨著國家政策的明確,各地方城市逐步也推出了自己的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今年2月汽車之家曾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進行了新能源政策方面的調查與解讀,例如北京市出臺新能源汽車指標搖號政策,上海則規(guī)定購買新能源汽車將免費獲得上海市汽車牌照等等。(點擊這里查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政策解讀)
為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8月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下發(fā)《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而其他省市也逐步明確了針對新能源汽車購買的補貼政策。汽車之家也在2014年9月推出了涵蓋國內主要十個城市的電動車購買寶典,例如消費者在上海和杭州購買特斯拉MODEL S可免費獲得牌照,而在北京購買則需要使用普通購車指標而不是新能源指標。該文章進一步為消費者解讀,在不同城市購買新能源車所獲得的補貼政策。(點擊這里查看電動車購買寶典)
而從產品的角度來看,2014年也是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當中集體亮相的一年,從2014年年初特斯拉MODEL S正式進口中國,北汽E150 EV正式上市;到4月北京車展,比亞迪唐正式亮相;再到今年9月啟辰晨風和寶馬i3、i8國內正式上市,而在2014年年末大眾e-up!、高爾夫GTE等車型集體亮相國內,以及廣州車展華晨寶馬正式推出530Le插電式混動版。這些全新的新能源車型也讓消費者看到,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將呈現(xiàn)出一種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
編輯點評:新能源汽車在2014年是經常被提及的一個關鍵詞,無論從政策角度還是產品角度上,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的發(fā)展都更加的明朗。在政策的扶植下,更多的汽車廠商開始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推廣。而消費者也逐步了解新能源汽車,并開始計劃以及實際購買新能源汽車。雖然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是逐年遞減的,但我們能看到新能源車的相關政策支持是越來越多,市場也是越來越熱。
更多閱讀:
國家+地方雙補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解讀
//www.bjhplwc.com/news/201402/729912.html
● 年度關鍵詞:平行進口車政策倒計時
事件要點:上海自貿區(qū)提出“平行進口車”試點方案/未來平行進口車也可享有“三包”等售后服務
★ 什么是平行進口車:
平行進口汽車,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并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也就是業(yè)內俗稱的“大貿”車。這些車輛由于其來源地不同,可分為“美規(guī)車”、“中東版”等等,以區(qū)別國內正規(guī)經銷商渠道進口銷售的所謂“中規(guī)車”。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中國每年的汽車進口量在100多萬輛,其中有10%為平行進口。這些車輛相比所謂“中規(guī)車”在售價方面低大約15%-20%。
★ 平行進口車政策逐步明確
2014年8月底,上海市政府官網發(fā)布《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2014—2015年重點工作安排》,提出推動自貿試驗區(qū)內“平行進口汽車”政策試點,建設“平行進口汽車”展示、體驗等綜合性展示交易平臺和綜合維修中心。該方案當中提到將在高橋汽車交易市場的基礎上,成立自貿區(qū)進口汽車交易中心,提供一系列平臺和服務,統(tǒng)一處理售后服務保障、消費者權益保障、零部件供應保障和綜合服務管理等工作。
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上海自貿區(qū)將為平行進口車提供售后保障,未來平行進口車也可享有“三包”等售后服務。這也意味著未來這些非官方授權渠道進口的汽車,將獲得“合法身份”。而這些車輛也由于沒有授權經銷商代理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其價格相比國內正規(guī)進口的所謂“中規(guī)車”更有優(yōu)勢。
與此同時,工商總局也發(fā)布了《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為非“中規(guī)”進口車經銷商,合法公平地開展經營活動提供了資質與政策方面的支持。這也意味著平行進口車政策正在逐步明朗。
此外,在2014年11月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加緊在上海自貿區(qū)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來看,目前平行進口車政策已經得到了國家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編輯點評:長期以來所謂“大貿車”雖然售價相對較低,但由于上牌、三包、售后等問題上并沒有正規(guī)的解決方法,所以受到很大的限制。有些廠家甚至對外公布,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所謂“美規(guī)車”不能在國內該品牌4S店進行維修保養(yǎng)服務,所以平行進口車始終得不到“合法身份”。
而從目前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來看,未來上海自貿區(qū)平行進口車試點工作即將正式開展。備受關注的政策也將很快出臺。這也將推動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更加公平與合理的競爭,而消費者也將獲得更多購買選擇和安全放心的享受后市場服務。
更多閱讀:
傳上海自貿區(qū)平行進口汽車方案獲批
//www.bjhplwc.com/news/201411/850118.html
● 年度關鍵詞:車檢改革
事件要點: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推動機動車異地年檢等
2014年5月根據(jù)公安部、國家質監(jiān)總局《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自9月1日起,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不得指定檢驗機構,推動機動車異地年檢,等18項有關汽車年檢的新政策正式出臺(點擊這里查看新政策),讓廣大非運營車車主所頭疼不已的年檢制度,有了全新的轉機。
其中新政策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自2014年9月1日起購買的新車將可以享受6年“免檢”政策。此政策一出臺便讓不少消費者拍手稱贊。而像嚴格檢驗機構從業(yè)人員條件、禁止政府部門開辦檢驗機構、規(guī)范機動車檢驗工作程序等規(guī)定也進一步規(guī)范了汽車年檢制度的公正性與透明性。
除此之外,推動機動車異地檢驗、簡化檢驗工作流程、創(chuàng)新檢驗工作便利措施、完善檢驗機構聯(lián)網監(jiān)管平臺等規(guī)定也逐步將年檢這一項復雜的制度更加便捷且人性化。
編輯點評:長久以來我國保持著非運營轎車年檢制度,并且由于一些監(jiān)管和規(guī)定的不到位導致在年檢環(huán)節(jié)當中出現(xiàn)過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獲利的情況,這使得一些私家車車主非常頭疼。而隨著新政策的頒布,推進了我國非營運轎車年檢制度的改革,汽車年檢制度更加透明合理。
此外,年檢工作細節(jié)和流程方面也更加人性化,諸如異地年檢這種車主期望多年的政策也應運而出。但是政策的出臺并不意味著一些車主可以投機取巧,例如非法改裝等,依然會受到法律的約束。
更多閱讀:
投機取巧恐被罰 車輛年檢新政再解讀
//www.bjhplwc.com/use/201407/826481.html
總結:通過本期文章,我們帶您回顧了五個2014年值得關注的汽車行業(yè)關鍵詞,在這當中雖然有諸如大規(guī)模召回這樣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件,也有類似年檢改革等讓人興奮的新政策。這些事件都將使中國汽車行業(yè)向前發(fā)展。而在接下來的文章當中,我們還將為您列舉2014年另外五個關鍵詞,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發(fā)力高端市場、車聯(lián)網、汽車后市場發(fā)展等關鍵詞,敬請期待。(文/汽車之家 耿源)
[汽車之家 新聞] 2014年度盤點的節(jié)奏已經啟動;叵脒@一年,我們把車市中與大家息息相關的事件總結出了十個關鍵詞,在上期文章中,我們已經聊到了反壟斷調查、汽車召回、平行進口車政策等,而在本期中,我們將盤點的話題包括“小型SUV井噴”、“自主品牌發(fā)力中高端市場”、“汽車電商”、“車聯(lián)網”、“用車養(yǎng)車新模式”。哪個是您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
● 年度關鍵詞:小型SUV井噴
核心點:銷量增速猛/諸多全新產品上市
如果您要問2014年什么類型汽車關注度最高,答案顯然是SUV車型,而在其細分市場中,小型SUV的銷量增速較為明顯。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十個月,SUV累計銷量317.92萬輛,同比增長33.3%,占狹義乘用車比重21.5%。而作為SUV市場消費的新熱點,來自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型SUV車型累計銷售39.09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28.95萬輛,同比增長35%,占SUV市場份額的22%。由此可見,小型SUV市場已經從初始的激活階段,過渡到細分市場的壯大和興盛階段。
與2013年市場上為數(shù)不多的小型SUV局面不同,據(jù)我們統(tǒng)計,從2014年1月至今,共有十余款全新小型SUV上市銷售。合資品牌方面,雪佛蘭TRAX創(chuàng)酷、東風標致2008、廣汽本田繽智、北京現(xiàn)代ix25等車型上市后的銷量表現(xiàn)較為理想,已成為廠家旗下產品陣容中新的走量產品。
不僅如此,自主品牌們也在此細分市場非常活躍,哈弗H1、H2、江淮瑞風S3、奇瑞瑞虎3、金杯智尚S30等新車上市后的銷量表現(xiàn)也可圈可點,與合資品牌展開著激烈競爭。另外,還有許多新品牌也試圖通過小型SUV打響自己進入乘用車市場的第一槍,比如北汽幻速推出了S2、濰柴推出了英致G3,由此可見,廠家對于小型SUV這個新的市場增長點非常重視。
編輯點評:在消費群體年輕化,消費需求多元化的推動下,小型SUV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首選。與此同時,在該細分市場也呈現(xiàn)出白熱化的競爭狀態(tài)。接下來,還會有許多合資、自主品牌的小型SUV新品上市,可以說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將越發(fā)激烈,消費者可選余地增加,對于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哪些產品品質出色、定位精準、價格合理,才有可能更受青睞。
● 年度關鍵詞:自主品牌發(fā)力中高級市場
核心點:推中高端產品/設立新品牌
2014年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勢頭極為強勁。吉利GC9、廣汽傳祺GA6、海馬M8等中型車紛紛問世,長城哈弗也推出了中大型SUV H9。另外,華晨還發(fā)布了高端品牌--華頌。為了突破中高級車市場這個天花板,諸多自主品牌可謂是蠻拼的。
相比于此前一些自主品牌中高級產品在競爭力方面略顯得不盡如人意,今年的這些新產品可以說在品質方面有了明顯提升,能讓我們看出企業(yè)的用心。比如定位為中型車的吉利GC9,其在設計方面得到了廣泛認可,且在配置方面裝有HUD抬頭顯示、全景影像、INFINITY音響、副駕駛座椅“老板鍵”以及同級別車型中極為少見的后排電動座椅等。(點擊查看更多)
另外,華晨推出的高端品牌--華頌,它是華晨汽車與寶馬深度合作推出的品牌,其首款MPV在研發(fā)過程中不僅得到了寶馬方面的幫助,還搭載了寶馬的2.0T發(fā)動機。(點擊查看更多)
對于諸多自主品牌向高端化邁進,有觀點認為,當前眾多自主車企都在嘗試挑戰(zhàn)高端化發(fā)展,突破品牌天花板,或是推出高配置、高規(guī)格車型,或是另立品牌,盡管未來可能不會是走量產品,但民族汽車工業(yè)向上發(fā)展,必須挑戰(zhàn)高端產品,這是自主品牌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也有業(yè)內專家表示,與低端汽車市場不同,中高端汽車市場的消費者更看重服務,如在金融、保險、維修等領域的服務,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尚待細細挖掘。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在加大技術研發(fā)的基礎上,要找準定位。在合資品牌汽車占主導優(yōu)勢的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汽車起步較晚,成長之路還很漫長,要找準適合的細分市場以及價格定位,在此基礎上做強做大,然后再去延伸。
編輯點評:今年自主品牌推出的大部分中高級產品,在設計、品質方面的提升是值得肯定的,這有助于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并通過這些硬實力來提升自主品牌形象。不過,自主品牌在國內消費者腦海中低端、低質的印象并非一天兩天能夠轉變,這需要自主品牌在研發(fā)、制造能力、塑造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不斷地積累,需要有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并持之以恒。自主品牌們要突圍高端仍然任重道遠。
● 年度關鍵詞:車聯(lián)網
核心點:跨國車企/自主企業(yè)都重視
2014年,當談到汽車智能化發(fā)展時,“車聯(lián)網”算是被提及次數(shù)較多的詞語。隨著通用安吉星、豐田G-BOOK等在國內陸續(xù)推廣,更多車企也開始進行車聯(lián)網方面的嘗試。
今年8月,大眾進口汽車正式推出了車聯(lián)網服務,包括“出行助手”、“道路救援”、“緊急救援”、“遠程車輛狀態(tài)”、“遠程旅途數(shù)據(jù)”、“遠程鳴笛閃燈”、“遠程車輛追蹤”、“地理圍欄”、“超速提醒”等功能。該服務將搭載于多款大眾進口車型上,并為用戶提供4年的免費使用周期。(點擊查看更多)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上海通用也發(fā)布了“車·聯(lián)·無限”的車聯(lián)網戰(zhàn)略,圍繞著“車載信息服務”“移動娛樂與消費”“智能駕駛”三大核心,提供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另外,在4G時代的當下,上海通用汽車表示,將在2015年推出OnStar安吉星車載4G LTE服務,在安全保證服務和信息傳輸技術方面有所提升。(點擊查看更多)
不僅是跨國公司和合資企業(yè)發(fā)力車聯(lián)網服務,自主品牌在此方面也進行了相應布局。今年第三季度,東風與華為簽署和合作協(xié)議,將在車聯(lián)網、智能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華為為東風打造的Windlink將在東風風神AX7上搭載。(點擊查看更多)另外,長安也與華為簽署合作協(xié)議,接下來華為將參與長安inCall智能行車系統(tǒng)的下一步升級,打造一云多屏體系。新版3.0 inCall系統(tǒng)預計明年推出,裝配于逸動、CS75等車型。(點擊查看更多)
編輯點評:隨著今年有更多的車企推廣車聯(lián)網服務,使得更多消費者對其關注度有明顯提升。毫無疑問,車聯(lián)網將成為接下來車企提升服務品質、進軍中高端汽車市場及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然,現(xiàn)在車企推出的車聯(lián)網產品品質層次不齊,且更多的只是解決了車與人的關系,而解決車與車、車與道路等周邊環(huán)境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于建立車聯(lián)網的大系統(tǒng),車企、技術供應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汽車電商
核心點:三種模式齊發(fā)展
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對于網上購車,消費者也從“不敢想”,到了“敢嘗試”的階段。近兩年,有越來越多的車企嘗試在互聯(lián)網上賣車,這在2014年尤為活躍。
目前,車企在網上賣車的形勢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通過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店銷售,比如今年東風日產就在天貓上銷售了騏達GTS天貓限量版車型,吉利在京東上銷售帝豪京東專供版車型等。
此外,隨著像汽車之家等專業(yè)汽車網站電商平臺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車型也在此進行銷售。在大量精準用戶群體的支撐下,雙十一期間,汽車之家電商平臺上售車總數(shù)達到了37117輛,總金額60多億元;全款購車銷量2488輛,總銷售額2億多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全款購車是汽車電商領域有史以來的首次。(點擊進入汽車之家車商城)
今年,還有許多車企嘗試自建電商平臺,比如上汽建立了車享網,該平臺將依托上海汽車集團旗下各大品牌及數(shù)千家經銷商,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點擊查看更多)不僅如此,東風汽車也將建立東風汽車公司電子商務應用集成平臺,鏈接旗下9家整車事業(yè)板塊,實現(xiàn)營銷協(xié)同。另外,如長安、廣汽等整車企業(yè)也都傳出將自建電商平臺的信息。
編輯點評:毫無疑問,在互聯(lián)網上買車將是購車的新潮流,而如何建立信任體系、線上線下如何密切配合,是車企、汽車電商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網上購車更看重的是透明、比4S店更優(yōu)惠的價格,無論是第三方電商平臺還是車企自建的電商網絡,只要做到誠信,能給消費者一個比實體店更實惠的價格,創(chuàng)造更便利的購車過程,那么消費者為何不愿去嘗試呢?
● 用車養(yǎng)車新模式
核心點:上門服務
許多人都在通過互聯(lián)網思維改變著傳統(tǒng)行業(yè),這種現(xiàn)象在汽車后市場也層出不窮。足不出戶就能洗車、保養(yǎng)、進行二手車評估、租車等都是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但這些在2014年已經可以體驗到了。
今年有許多用車養(yǎng)車上門服務進入到人們的視線。比如上門洗車,核心賣點就是“不排隊能洗車”。對此,編輯也對一些提供這樣服務的公司進行了解,用戶只要打開軟件預約好洗車時間,就能享受洗車服務。在預約完成后,軟件會實時匯報師傅出發(fā)、開始洗車、洗車完成狀態(tài),讓消費者了解清洗情況。相比于傳統(tǒng)的去店面洗車,可謂更加方便。
『快捷省時是優(yōu)勢 體驗車輛上門保養(yǎng)服務』
除了上門洗車,上門保養(yǎng)的服務公司也越來越多。通過此前我們用車編輯的親身體驗來看,這種新興的保養(yǎng)方式不僅節(jié)約了車主的時間,省去了來回4S店的油費,工時及配件價格也要更加便宜。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受到便攜性、設備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大保養(yǎng)的項目,目前上門服務還無法完成。此外,由于目前上門保養(yǎng)并非汽車廠商授權,所以不被廠家認可,這樣就存在脫保的風險,因此更多采用該服務的是已經出保修期的車主。
2014年我們還能享受到上門進行二手車評估的服務。親身體驗過其服務的編輯表示,第三方評估機構在不涉及買賣雙方利益的情況下,客觀的對二手車進行檢測、評估,這種行業(yè)可以推動二手車市場向正規(guī)化發(fā)展,非常有利的一個行業(yè)。不過,由于該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相關的資質認證也不齊全,沒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很多二手車商并不認同,對于想買賣二手車的朋友來說僅能起到一定的參考的價值。
『挑戰(zhàn)傳統(tǒng)租車模式 兩款租車軟件體驗』
最后我們再聊聊軟件租車,這也是在今年新興的行業(yè)。相比于傳統(tǒng)租車模式,現(xiàn)在的軟件租車有很多優(yōu)勢,比如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租車,不用辦理復雜的手續(xù),如果出了事故也不用自己去處理等等,擁有不錯的用戶體驗。不過,目前這些商務租車機構大多數(shù)仍處于灰色地帶,因為所有上路運營車輛的行駛證上,都必須注明為“營運車輛”,否則就是非法運營,而新事物如何與法規(guī)匹配,還需要監(jiān)管部門思考。
編輯點評:從今年興起的這些用車養(yǎng)車新方式來看,它們的共性是可提供上門服務,且用戶體驗比較不錯,這也是它們能贏得市場的關鍵。隨著這些新鮮的服務方式越發(fā)成熟,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優(yōu)質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為車主們提供更多便利。
● 總結:
回顧2014年車市的這些關鍵詞,更多的是值得我們欣喜!靶⌒蚐UV井噴”、“自主品牌發(fā)力中高級市場”可以讓我們有更多新車型可選,“車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更智能的駕車體驗,而“汽車電商”和“用車養(yǎng)車新模式”則讓我們的買車、用車養(yǎng)車更加快捷,希望這些車市正能量能越來越多,讓今后的車市更精彩。(文/汽車之家 齊天翔)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