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篇
● 混合動力有利于WEY降低油耗,提升用戶體驗
2017年底上市的VV7混合動力對WEY至關重要,目前高油耗已經(jīng)成為VV7最核心的輿論危機之一,且嚴重影響著用戶體驗。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了解到,長城汽車注冊了八款新能源車,其中兩款插電式混動汽車分別為WEY Pi4 VV7c和WEY Pi4 VV7x,六款非插電式混動汽車分別為WEY Hi4 VV5c、WEY Hi4 VV5s、WEY Hi4 VV5、WEY Hi4 VV7c、WEY Hi4 VV7x、WEY Hi4 VV7。建議VV7混動在技術允許的前提下,可以盡快上市,也建議2017年底上市的VV5可以同步推出常規(guī)動力與混合動力。
● 魏建軍是營銷WEY的最大短板,建議以分享快樂造車為突破口
對比馬云、馬化騰、潘石屹、王石等企業(yè)大佬,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自我營銷的能力實在是太弱了,至今沒有開通可與用戶直接溝通的正式社交平臺,對可引起用戶廣泛關注的前沿技術、社會熱點等話題更是三緘其口。更不會像當年的福特汽車創(chuàng)始人亨利·福特那樣,要找希特勒調(diào)停世界大戰(zhàn),成為全球的風云人物。但WEY是以魏建軍的個人姓氏命名的,除了讓魏老板自己代言外別無選擇。
目前魏建軍每年難得的幾次交流,主要集中于投資者大會、上海/北京車展、廣州車展等關鍵節(jié)點,期間魏建軍談的最多是宏觀性、戰(zhàn)略性等話題,主要是說給投資者、媒體聽的,很難引起廣大購車用戶的興趣。除此之外,魏建軍把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造車上,媒體公開報道的信息顯示,魏建軍會經(jīng)常在測試場里測試新車的各項性能,會經(jīng)常與研發(fā)人員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因此,在魏建軍個人公眾形象不夠豐滿的情況下為WEY“帶鹽”,給該品牌提出了更多營銷上的挑戰(zhàn)。其實魏建軍一直在造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著各種體驗,追求極致,頗具工匠精神。不如讓魏總與廣大用戶碎片式分享自己在造車中的快樂,或許還能部分補齊營銷WEY的短板。
● 除了安全,WEY更應注重對高配置的營銷
在2017年二季度的常規(guī)營銷中,WEY的核心訴求是安全。個人覺得除了安全,高配置也是WEY非常核心的營銷點之一:一是高配置更容易量化,便于理解與傳播。但安全概念很難量化,就像德系與日系,圍繞安全概念一直爭論不休;二是用戶對高配置的體驗會更直接與真實,但對安全的體驗不僅有難度還很危險;三是高標配更容易成為WEY的鮮明標簽,在中型SUV車市,WEY的標配率領先于保時捷、寶馬、奧迪,僅次于林肯、奔馳,位居整個品牌排行榜的第三位,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安全已經(jīng)成為沃爾沃的鮮明標簽,WEY很難取而代之。
● WEY的營銷投放應集中于南方市場
WEY有點像是為南方用戶量身定做的品牌,定價務實、駕乘舒適等都比較符合南方用戶的口味。從線索滲透率來看,WEY在南方市場也更受歡迎,上海、杭州、溫州、福州、廈門、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滲透率都位居前列。2017上半年是WEY營銷投放的重點,建議集中于南方市場,尤其是東南沿海的一二線大城市。偏向南方市場有利于WEY與哈弗在區(qū)域上形成差異化布局,哈弗偏向北方市場,WEY偏向南方市場,最大限度減少長城汽車兩大品牌間的內(nèi)耗。
■ 城市篇
● WEY應篤實三大經(jīng)濟圈用戶群體,輻射中西部市場
2017年二季度WEY VV7線索占比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經(jīng)濟圈和主要省會城市,說明WEY主要消費群體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其中TOP5的城市為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武漢,線索占比分別為4.24%、4.13%、3.39%、3.18%、2.97%。2017-2018年WEY如能基于VV7、VV5,以及相應車型的混動版等,篤實三大核心經(jīng)濟圈的市場表現(xiàn),并形成對中西部市場的輻射,2019-2020年WEY有可能對大眾、別克等一線合資品牌形成部分沖擊。
● WEY篤實三大經(jīng)濟圈,要以長三角為突破口
從線索滲透率來看,WEY表現(xiàn)不錯的市場主要集中于南方,尤其是在長三角地區(qū),上海、杭州、寧波等在VV7線索滲透率排行中都比較靠前。根據(jù)聚焦理論,個人建議WEY重點考慮滲透率較高的長三角地區(qū),如能在此立足或打開突破口,不僅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銷售環(huán)境,還能對吉利、榮威、起亞等競品形成一定的壓制。
■ 渠道篇
● WEY的臨時網(wǎng)點規(guī)劃偏保守,難以有效滿足一二線城市的購車需求
2017上半年WEY的網(wǎng)點更集中于低級別城市,截止2017年5月底,長城WEY在六線城市的臨時網(wǎng)點(以店中店為主)分布高達31.09%,一線城市僅有5.88%。但WEY在一二線城市的購車熱度并不遜色低級別城市,線索占比分別為16.69%、18.35%,五六線城市分別為14.71%和19.63%。
● 2017下半年WEY得加速一二線城市的網(wǎng)點建設
為了實現(xiàn)2017年10萬輛的銷售目標,長城WEY到2017年底要建設200家銷售網(wǎng)點,截止2017年5月底WEY的臨時網(wǎng)點(以店中店為主)數(shù)量120家,2017下半年是長城WEY推進銷售網(wǎng)點建設的關鍵期,尤其是要加速一二線城市的網(wǎng)點建設:目前WEY的購車熱度在五六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都挺高,網(wǎng)點建設得兼顧均衡,不可過于集中低級別城市;WEY在一二線城市的單店線索指數(shù)更高,在五六線城市的較低,意味著WEY在一線城市拓展網(wǎng)點的潛力更大;三是WEY在一二線城市的網(wǎng)點建設還有不少空白和薄弱地方,深圳、杭州等大城市都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 銷量篇
● VV5具備走量潛質(zhì),2018年WEY或沖擊30萬輛
2017年是WEY的打基礎之年,車型、網(wǎng)點等都會經(jīng)歷從無到有的過程,2017年底WEY的新車投放或達四五款,網(wǎng)點或達200家。2018年是WEY的起步之年,車型陣營會進一步豐富,其中VV5將進入上量期,月銷量有望沖擊1.5-2萬輛,網(wǎng)點也會沖擊300家,將為WEY在2018年爭取20萬輛沖擊30萬輛打下基礎。
● 2020年WEY的銷量或趕超哈弗,長城汽車的總銷量或達150萬輛
2020年哈弗銷量目標200萬輛,個人覺得有點激進。目前15萬元以上價區(qū)的SUV車市正進入快速發(fā)展期,15萬元以下價位的SUV車市已顯示出飽和跡象,2017-2020年WEY與哈弗的銷量可能此消彼長。如WEY能提前投放轎車,2020年WEY的銷量或超越哈弗,屆時長城乘用車的總銷量或達150萬輛。雖然要低于之前的200萬輛預期,但期間高附加值車型的銷售比重會提升,有利于改善長城汽車的銷售結(jié)構(gòu),提升盈利能力。
上述數(shù)據(jù)僅代表我個人的判斷,與長城之前規(guī)劃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差距。個人希望長城的規(guī)劃能更經(jīng)得起挑戰(zhàn),否則就是大調(diào)整。
■ 置換篇
● 韓系、美系要特別警惕老用戶流向WEY
VV7作為中型SUV,相信用戶中會有不少置換用戶,從2017上半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WEY VV7除了能留住不少哈弗、長城等嫡系老用戶外,也對大眾、現(xiàn)代、雪佛蘭、起亞等品牌的老用戶有一定吸引了。從級別來看,來自緊湊型轎車的最多,占到了41.3%。個人建議現(xiàn)代、起亞、別克、雪佛蘭等二三線合資品牌要高度警惕。
■ 全文總結(jié)
哈弗誕生于SUV大熱銷的時代,WEY誕生于中國品牌配置大升級的時代。時勢造英雄,2013-2016年長城汽車借助哈弗把自己快速“做大”,2016年的銷量突破100萬輛,與日產(chǎn)、現(xiàn)代、福特、豐田等的在華銷量旗鼓相當。2017-2020年長城汽車如能借助WEY把自己快速“做強”,或?qū)Χ合資車企形成直接沖擊。但中國車市存在個“百萬輛之癢”的現(xiàn)象,日產(chǎn)、福特、現(xiàn)代等在華年銷量接近或達到100萬輛時,之前銷量快速增長的勢頭會停止,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目前長城正處于“百萬輛之癢”的關口。希望魏建軍能快點熟練駕馭WEY這艘新戰(zhàn)艦,協(xié)調(diào)好WEY與哈弗的配合,早日形成戰(zhàn)斗力,立足長三角,聯(lián)動珠三角和京津冀,在藍色的東部海域筑起鋼鐵長城,挺進一二線大城市,輻射廣大中西部。(文/汽車之家 周麗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