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車架為非全框式結構
副車架的整體結構沒有變化,依舊是非全框式副車架結構,副車架采用沖壓焊接工藝。相比于全框式副車架,這種副車架結構占用空間更小、質量更輕、布置更為簡單,不過,由于覆蓋面積有限,在結構剛性方面不如全框式,在發(fā)生前部碰撞時,不能第一時間與防撞梁和車身縱梁一起承擔撞擊力,當然,最終的保護效果還是與整車的被動安全工程有直接關系。
新老兩款車型的副車架在與下控制臂的連接處出現了細微變化,這主要是由于襯套類型變化所致。老款明銳裝配的是在過濾細微振動能力更好的軸向減振液壓襯套,從結構上,它獨立于下控制臂和副車架。新款明銳這款車在下控制臂和副車架連接點的處理上則采用了集成膠套的方式。從成本上來看,老款明銳所使用的軸向減振液壓襯套成本更高。
-- 發(fā)動機支承的材質變化
-- 轉向系統的助力采用電動方式
-- 前防傾桿直徑變化不大
從整體結構來看,新明銳與老明銳一樣都是麥弗遜式結構,但在細節(jié)方面,新明銳略有變化,例如,下控制臂與副車架之間的襯套類型由原先過濾振動效果更好的軸向減振的液壓襯套換成了普通的膠套,發(fā)動機下部支承的材質由鋁制支承變?yōu)榱髓F質支承當然,這些細節(jié)的簡化并不會給懸架的整體帶來太大影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