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藍鳥(BLUEBIRD)是國內消費者耳熟能詳?shù)拿,它是東風與日產合作之初推出的國產車型,在東風日產的發(fā)展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后期產品的更替,它最終被后輩軒逸所取代,名字也逐漸被人遺忘。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款名為藍鳥·印象(LANNIA Concept)的概念車在2014北京車展上發(fā)布,再一次勾起了人們對藍鳥這個名字的回憶。隨著其量產版車型LANNIA 藍鳥在2015上海車展上發(fā)布,東風日產的這款全新緊湊型車也逐漸明晰。
最新消息顯示,LANNIA 藍鳥將會在今年9月份上市,但是到目前為止看到過其內飾實物的人恐怕還真的不多,一切都好像還在故作神秘。對于它的“身世”之謎,也有很多的猜疑,有人說它是為了重塑日產老藍鳥的形象而推出來的新車,有人說它的推出是為了打破三廂轎車的設計傳統(tǒng),也有人說它是針對國內新生代消費者(泛指80后、90后)而推出的運動緊湊型車……傳言總是很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可以給出最佳答案的人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LANNIA 藍鳥的創(chuàng)意設計經理——劉恩泓。
● 沒多少人比他更懂LANNIA 藍鳥
初次跟劉恩泓先生接觸,他給我的印象是著裝隨和、平易近人、善談且?guī)в行┰S幽默感。這位生于1976年的中國臺灣年輕設計師,現(xiàn)于“日產中國設計中心”(簡稱NDC、位于北京)任職創(chuàng)意設計經理,負責主導和管理由日產設計總部即“日產全球設計中心”(簡稱NGDC,位于日本厚木市)委托給NDC的設計項目。
自從2010年加入NDC作為項目主導設計師后, 劉恩泓的積極創(chuàng)意能量與動力很好地體現(xiàn)在許多設計研發(fā)項目上。他最擅長洞察年輕一代中國用戶的需求,因此在主導LANNIA 藍鳥的設計項目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該設計項目中,他不但在NDC期間參與了前期創(chuàng)意設計階段的提案,還隨后在NGDC跟進了該項目的量產設計開發(fā)。因此,關于LANNIA 藍鳥在設計方面的事情,我相信沒多少人會比他了解得更多。
據介紹,LANNIA 藍鳥的項目其實早在2010年底就已經開展,最初構思只是想推出一款針對中國新生代年輕消費者的緊湊型車。在立項并且開展市場調研工作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大部分年輕消費者或初次購車者仍然對三廂轎車存在偏愛,而這部分消費者認為購買三廂轎車是踏實且不會錯的選擇。
在做調研時,他所帶領的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難題,這些年輕消費者在選車時并不會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他們渴望追求個性張揚、與眾不同。這意味著,如果要推出一款符合這些消費者要求的三廂車,那設計團隊必需要在三廂轎車的固有形象上實現(xiàn)設計的創(chuàng)新。須知道,三廂轎車的固有形象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絕非易事。
為了給日產全球設計中心(NGDC)更佳的新車提案,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強市場的調研,對調研得出的結果進行深入的剖析,并且把相關的建議反饋給NGDC。正是因為前期做了充足的調研工作,并且有相關的數(shù)據作為支撐,促成了他們在與NGDC的新車提案博弈中勝出,最終LANNIA 藍鳥項目在2011年初真正開始實施。當時,為這款新品定下來的開發(fā)目標是:為中國新生代年輕消費者打造一臺個性、運動的緊湊型車。隨后,劉恩泓先生繼續(xù)參與到LANNIA 藍鳥的后期研發(fā)工作中。
● 是什么讓他對LANNIA 藍鳥如此信心充足?
在做對話的時候,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對LANNIA 藍鳥充滿了信心。在一個多小時的簡短談話里面,市場調研、消費者反饋等字句不時被提起。事實上,這也是他的信心源泉。正如前文所言,在LANNIA 藍鳥的項目還沒確定下來之前,整個開發(fā)團隊就已經針對中國市場、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及初次購車者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并且對數(shù)據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討論,在認為LANNIA 藍鳥真的具有市場發(fā)展?jié)摿蟛抛罱K把生產計劃制定下來。換句話說,這款產品就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而研發(fā)的,沒有這些數(shù)據的支撐,這個項目也不會開展。
除此以外,從最初的Friend-Me概念車,到后期的藍鳥·印象概念車(LANNIA Concept),市場的反響都不錯,而在調查的對象里面絕大部分人對這兩款概念車也都給予了贊同,并且對其量產車型充滿了期待,這無疑為他們推出LANNIA 藍鳥提供了信心的保障。
如果條件允許,他希望可以把概念車直接作為量產車生產出來,畢竟這兩款概念車在市場上的反響確實超出了預期。當然,光是成本就已經沒法支持這樣做,更不用說那些創(chuàng)新技術的量產難度了,這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不過,在概念車上被普遍認同的設計,他們還是基本上原封不動地搬了過來。于是,現(xiàn)在的LANNIA 藍鳥量產車其實跟之前的藍鳥·印象概念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然而,當你仔細去對比Friend-Me、藍鳥·印象以及LANNIA 藍鳥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Friend-Me更像是一款5門掀背車型,而非三廂轎車,很可惜這個問題至今我仍然沒有得到準確的答復。
其實,任何的汽車廠商在沒有市場調研數(shù)據的支撐下,是不會貿然推出新車的。雖然至今劉恩泓先生都沒有給我提供任何的調研數(shù)據,也沒有透露過任何關于調研工作的事情。不過,從其信心十足的表情就不僅看出,他們手上有非常漂亮的調研數(shù)據。不過話說回來,單憑一些數(shù)據和兩款反響不錯的概念車就能如此信心十足了嗎?這不禁讓我懷疑。
● LANNIA 藍鳥有品牌傳承下來的設計嗎?
在Friend-Me、藍鳥·印象兩款概念車發(fā)布時,它們前衛(wèi)且動感十足的輪廓造型確實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其實那時我們也可以預計到,量產車型在設計風格上將會明顯區(qū)別于目前日產在售的車型。
事實果然不出所料,LANNIA 藍鳥的車身輪廓造型確實看不到目前日產在售車型的影子,但在一些細節(jié)的設計上面,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日產的經典設計元素。在他看來,品牌的傳承并不是非得要把所有的設計元素保留下來的,再者日產汽車的品牌核心價值觀就是創(chuàng)新,這才是需要傳承的地方。從其創(chuàng)意設計經理的身份出發(fā),這個觀點沒有任何的問題,事實上在LANNIA 藍鳥的車身造型上,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創(chuàng)新之處,我認為是值得認同的。
● LANNIA 藍鳥是專門為中國市場研發(fā)的產品嗎?
關于LANNIA 藍鳥是否只針對中國市場的問題,在這一次對話得到了準確的答案。從LANNIA 藍鳥的研發(fā)計劃開始,它就被定義為一款全球化的產品,并非只是針對中國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產品是從中國市場出發(fā)的,而主要的調研對象就是中國的新生代年輕消費者。在產品設計敲定的前期,所有在中國市場調研得到的結果都會反饋給其它國家的日產設計中心,由這些國外的日產設計中心去吸收當?shù)叵M者的反饋和建議,然后對各國收集回來的信息進行整合,隨后再對設計進行適當?shù)男薷,以便符合更多國家的消費者需求。
在聊LANNIA 藍鳥的具體設計之前,我詢問過其市場定位、銷售策略,以及東風日產緊湊型車未來市場布局等問題,但劉恩泓先生表示,這些并非他的職責所在,無法作出官方的回答。既然如此,我們也只能直接聊LINNIA 藍鳥在設計方面的事情了。
● 外形設計重視創(chuàng)新與獨特
在一番交談過后,劉恩泓先生拉著我走到了LANNIA 藍鳥的展車旁,并開始針對LANNIA 藍鳥的設計細節(jié)進行講解,首先從最吸引眼球的前臉部分開始。在他看來,前臉設計是每一款車的重中之重,一般人看車都會先看車頭,前臉能否給人一個好的初印象非常重要。另外,他覺得現(xiàn)在的購車者對面子都有一定的要求,車子是否帥氣好看是跟面子相關的事情,因此前臉很有必要設計得足夠大氣。
除此以外,前臉給人的視覺沖擊感也很重要。為了在日產最新的V-motion家族式前臉的基礎上達到這種效果,他把設計重點放在了前大燈的設計上。對日產汽車熟悉的朋友應該不難看出,LANNIA 藍鳥的前大燈或多或少與日產370Z、新樓蘭等車型有點相似,都是采用了類似于回旋標的造型。好的細節(jié)設計固然需要傳承下來,而為了展現(xiàn)創(chuàng)新性,“眼神”的營造成為了重點。為了營造出凌厲的“眼神”,讓它看上去好像要隨時準備進攻一樣,他們以老鷹的眼睛作為參考的對象。
視線轉到車身側面。在看到LANNIA 藍鳥的實車后,我覺得它的車身側面雕刻感很強,但線條的設計似乎有點過于復雜了,看著有點累贅。
其實,這是設計故意而為之,他們想塑造出肌肉感、力量感更強的車身,同時讓整個車身側面看上去更加凹凸有致。另外,在設計LANNIA 藍鳥的車身側面時,為了讓車身既有向前俯沖的感覺,又不會失去流動之感,他們特意采用了雙腰線的設計,在主腰線盡量傾斜的同時,副腰線的位置要盡量地低。
至于采用LANNIA 藍鳥采用懸浮式車頂?shù)脑,其實還是為了討年輕人的喜歡,目前這種設計逐漸成為主流。在設計車頂時,他們特意把重點放在了A柱以及C柱上,以特殊的設計手法讓整個車頂看上去像是采用了環(huán)繞式的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不僅是為了美觀,增加動感元素,還考慮到了側窗的視野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事實上,類似的設計已經在新樓蘭上使用,對此我們都不會感到陌生了。
● 車尾的設計是如何打破傳統(tǒng)的三廂設計理念的?
在LANNIA 藍鳥的量產車型還沒正式發(fā)布之前,就已經有人猜測它的推出是為了打破三廂轎車的設計傳統(tǒng)。顯然,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試問幾十年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設計又怎么可能會如此輕易被打破呢?。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LANNIA 藍鳥的車尾設計確實加入了不少創(chuàng)新的元素,看著也很獨特。
傳統(tǒng)的三廂轎車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就跟之前的桑塔納一樣,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格調至今仍然很受歡迎。為了改變這種固有印象,同時迎合時下年輕人的喜好,LANNIA 藍鳥的車尾造型充分結合了傳統(tǒng)三廂轎車與溜背(Fastback)風格車型的特點,然后希望通過對A柱、C柱的獨特分色設計來營造出一種新鮮感、獨特感。
采用了溜背造型設計的它,很好地塑造出車尾的動感,但整個車尾看上去似乎有點短,我甚至擔心這樣的設計會對后備廂的儲物空間造成影響。在這次對話里面,我得到的答復是,這正是設計團隊需要達到的視覺效果,因為這樣可以讓它看上去更加運動,現(xiàn)在它的車尾看上去有點短,但實質并不是這樣的,在車身尺寸方面LANNIA 藍鳥跟軒逸比較接近,而后備廂的容積也跟主流對手相當。
另外,在設計車尾部分的時候,要求跟車頭完全一樣,必需做到獨特且有吸引力,因此花在車尾設計上的時間一點也不會比車頭少。當然了,車尾的設計格調也是與車頭完全相同的,主要還是為了塑造出動感的格調,討好時下的年輕人。
在車尾部分,你可以看到尾燈同樣采用了回旋標的造型,這主要是為了與前大燈形成呼應。為了讓尾燈更吸引眼球,他們特意設計了一套樣式很特別的行車燈帶。后保險杠的造型同樣設計得凹凸有致,目的也自然是為了營造出更好的動感格調。
● 內飾設計理念是什么?
車內的設計風格與外形完全一樣,同樣是為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口味。為了強調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理念,強化駕駛者才是LANNIA 藍鳥的主角,他們采用了中控面板向駕駛員一側傾斜的設計。
在車內配色方面,主要考慮了中國年輕人的審美觀,因此全黑內飾一定會有,他們認為這種配色方案對于中國市場非常重要。至于官圖上出現(xiàn)的紅黑配色方案,可能只會出現(xiàn)在某些特定的車型上。
采用紅黑配色內飾的LANNIA 藍鳥,其紅色裝飾件很特別,主要是為了展現(xiàn)科技感和未來感,讓人感覺內飾更加年輕。在做對話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過這些紅色裝飾件,其表面的紋路處理確實很特別,摸上去的質感也不錯,但是否可以展現(xiàn)科技感和未來感,只能說因人而異了。
在內飾的材質方面,為了讓整套內飾看上去有一定的檔次感,同時可以確保不錯的觸感,LANNIA 藍鳥會盡量增加軟性材料的使用。至于車內配置方面的問題,劉恩泓先生并沒有作出正面的回答,畢竟這并不是他的工作范疇。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平底式設計的運動型方向盤將會是LANNIA 藍鳥全系車型的標準裝備,但根據配置的不同,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鈕以及裝飾件會有差別。至于為什么要采用這個款式的方向盤,最主要的原因同樣是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看到過LANNIA 藍鳥中控臺官圖的朋友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控臺上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儲物格。實際上,這不是最終量產車型的內飾,在上市之前還會作出相應的調整,包括我這次對話接觸到的實車也不是最終的量產版車型。LANNIA 藍鳥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而犧牲車內的人性化儲物格,而且車內儲物格還會根據年輕人的使用習慣來設計,這是在對話中得到的答復。
● 個性不等于冷門?
審美觀永遠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LANNIA 藍鳥的設計是否好看,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否認的是,它的外形設計真的很個性獨特。雖不能說設計個性的車型一定賣不好,但眼前的事實是沒多少個性的車型可以在國內賣得好。
針對這個問題,劉恩泓先生的觀點是,設計過于個性獨特的車確實不能討好所有的消費者,但如果既個性獨特,又能討喜,結果肯定會有所不同。正如之前所言,LANNIA 藍鳥的設計方案建立在調研結果上,這意味著它已經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同,而且LANNIA 藍鳥的設計是要求做到創(chuàng)新,并非要特立獨行。因此,他并不擔心LANNIA 藍鳥因為個性而“遭冷”的問題出現(xiàn)。
● 全文總結:
在這次對話中,我可以感受到劉恩泓先生確實是對LANNIA 藍鳥充滿了信心。從最初的調研工作,到現(xiàn)在LANNIA 藍鳥即將要上市,他們的目標始終沒變,就是為了推出一款適合中國新生代年輕消費者需求的三廂緊湊型車。而在背后一直支撐著他們,并且給他們信心的就是那份從未露面的調研結果。
LANNIA 藍鳥的設計主線是創(chuàng)新和獨特,設計師們希望通過加入創(chuàng)新的設計元素,改變三廂轎車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同時為年輕消費者設計出一款他們想要的獨特的三廂轎車,想法和做法都沒錯,須知道目前中國的購車消費者已經逐漸年輕化,很快就會成為真正的購車主流群體了。至于設計是否好看的問題,這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盡相同,其實大家也不必為此而糾結。不過話說回來,如果LANNIA 藍鳥真的能夠抓住機遇,又真的跟調研數(shù)據說的那樣受歡迎,我相信它在市場上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文章的最后簡單說一下我對“藍鳥”這個名字的看法。其實,藍鳥真的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可能是因為兩車都是日產旗下的車型,所以大家很自然地就會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但從這次對話以及廠商的反饋來看,兩車其實沒有太多的關聯(lián),再者LANNIA 藍鳥最初的名字也不是叫藍鳥的,那么重塑日產老藍鳥形象的事情顯然是不存在的。(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相關閱讀:
重塑印象 車展實拍東風日產LANNIA 藍鳥
http://www.bjhplwc.com/advice/201504/869587.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