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聊及混合動力系統(tǒng),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第一時間會想到豐田THS與本田i-MMD,畢竟“豐本”兩家的混動技術不僅投入的早,目前也是混動技術高水準之代表。除此之外,像歐洲供應商比較推崇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與48V輕混方案也是我們經(jīng)常提及的。在眾多混合動力技術路線競爭下,中國品牌在這一領域又將依靠什么方法去占領一片天地?在我們已經(jīng)熟知比亞迪混動技術之后,上汽又將拿出什么樣的“法寶”前去迎戰(zhàn)?下面,我們就從剛剛上市不久的名爵HS新能源(參數(shù)|詢價)(以下簡稱名爵eHS),一起來和大家聊聊關于上汽混動技術的那些事。
○ 第一代上汽插電混動系統(tǒng)亮點頗多
這期內容略有些燒腦,還請大家耐心細看。咱們今天要聊的主角,是搭載于上汽名爵eHS車型上的動力總成,這套混動系統(tǒng)的核心在于一個關鍵零部件:官方稱之為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的結構。就是這套結構,目前都已經(jīng)不聲不響地發(fā)展到了第二代產(chǎn)品,而且更為有趣的是,第一代與第二代EDU并非直接升級而來,而是兩套差異很大的系統(tǒng)。
欲了解第一代上汽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我們曾在很早之前寫過相關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鏈接:第一代EDU技術解析。當然,如果您覺得看長文太累了,接下來我就盡可能地給你先講明白第一代EDU的原理與特點。
第一代EDU結構具備兩組電機與兩套電控離合器,并增加了兩擋AMT變速器優(yōu)化整個EDU的輸出效率,保證發(fā)動機與電機在較為高效的工作區(qū)間內運轉。其中,大電機主要負責驅動任務,在強動能回收擋與制動過程中也可以執(zhí)行動能回收工作,而小電機則更多是充當發(fā)電機的作用,輔以在起步等階段的扭矩補償,以及急加速工況下的扭矩補充輸出工作,兩組離合器則是執(zhí)行不同的驅動形式。
與很多車企“生搬硬套”給變速箱增加一個電機的方案相比,這套EDU不僅是上汽自主開發(fā)的一套創(chuàng)新驅動方案,在保證高效的同時還巧妙避開了豐田、本田、通用等廠商的混動技術專利方案,還可以實現(xiàn)純燃油驅動(同時發(fā)電)、純電驅動、增程形式驅動與油電混合驅動四種模式動力輸出,配合兩個電機與發(fā)動機的相互調節(jié)作用,以及兩擋變速器,這套EDU的整體效率水平要比很多競品強不少。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