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懸架結構
雖然兩車都采用了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但從細分種類來說,飛行家(參數(shù)|詢價)采用了更注重操控特性的梯形整合連桿式懸架,而X5則是一套五連桿懸架方案。單從硬件上來說,二者優(yōu)勢各不相同,談不上誰有絕對優(yōu)勢,只能說技術路線不太一樣罷了。
作為舒適定位取向的飛行家,其后懸架采用了梯形連桿設計,這一點有些令人意外。這種懸架多見于運動取向車型,碩大的鑄鋁合金H臂承載能力較好,用料下本,彈簧與減振器采用了分體式布局,后減振器同樣是阻尼可調的形式。
更加注重操控性的X5采用了一種五連桿結構,從受力角度來說,這種懸架類似于E形多連桿,只不過是將縱臂改為兩根斜拉桿用以限制束角。另外,該車的橫拉桿布局位置似乎還可以兼容后輪轉向系統(tǒng),下控制臂有一個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護板,但下控制臂用料水準很一般。
○ 后懸架細節(jié)
后輪拱設計方面,兩款車都采用了NVH表現(xiàn)優(yōu)于樹脂的玻璃纖維材質。從對比結果來看,X5的包覆面積要大于飛行家。
后剎車部分的區(qū)別就不像前剎車那么大差異了,兩車除了卡鉗布置位置有區(qū)別之外,后剎車硬件配置保持一致。
○其它細節(jié)
看完了前后懸架與細節(jié)部分,在底盤中部與輪胎等細節(jié)方面,兩臺車同樣因為定位不同而產(chǎn)生了較大差異。
兩臺車在底盤中部硬件素質上都處于上游水平,但在細節(jié)上就表現(xiàn)出了較大差異:飛行家在底護板選材用料上具有優(yōu)勢,而X5在底盤中部平整度方面具有優(yōu)勢。至于說底盤中部強化件,X5的強化件藏在了底護板里面,所以在此不方便去比較。
在輪胎方面,兩臺車展現(xiàn)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性格”:飛行家更像是個全能選手,選用了兼顧公路和輕度越野的輪胎,并且前后輪尺寸一致;而“頂配”X5則非常張揚地凸顯其運動特質,不僅采用了前窄后寬的公路運動型輪胎方案,并且輪胎尺寸(尤其是后胎)也十分夸張。
編輯點評:
飛行家究竟能否挑戰(zhàn)X5?其實結論一目了然:各有優(yōu)缺點。飛行家的優(yōu)勢在于其整體硬件素質與X5相當?shù)那闆r下,六缸高配車型的指導價為68.88萬元,甚至于比換代的四缸寶馬X5起售指導價還要低一點,性價比出眾。而我們本次對比的“頂配”X5則是個十分不好惹的狠角色,它在細節(jié)處理與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上都存在一些優(yōu)勢,空氣動力學設計與輪胎規(guī)格方面甚至有些欺負對手,但近乎85萬的指導價,就看您手里的預算與個人需求是否值得多付出這么多錢了。至于說開起來如何,從我個人簡單感受來看是完全兩種風格,一個舒服一個運動,一冰一火的風格就看您個人如何去取舍了。(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