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雷達為何“一夜爆紅”?
早在2004年,自動駕駛所依賴的傳感器如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還有攝像頭等就都已經出現,它們成本更低、技術更成熟,并且激光雷達能做到的事情它們也可以,那為啥非要用激光雷達呢?
而視網膜只要升溫10℃就會損傷感光細胞,造成失明。所以波長905nm的激光雷達為了避免傷害人眼,發(fā)射功率和探測范圍都要進行削弱。
相比之下,如視覺算法判斷失誤,那么駕駛行為就是要么保守讓路,要么激進跟車,與鄰車并進時,可能會導致急剎或點剎等行為。
● 激光雷達的分類(按結構)
這種激光雷達的優(yōu)點是能夠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較為全面的覆蓋、抗光干擾能力強還有能夠承受高激光功率;缺點是機械磨損大,不利于長期使用、當光線通過每個棱鏡表面時短時間內會接收不到信號、發(fā)射和接收模塊必須足夠精準,這就導致難以大規(guī)模量產。
Flash閃光激光雷達的原理和上面三種完全不同,它的工作原理并不是通過掃描,而是在極短時間內向特定方向發(fā)射出能夠覆蓋該區(qū)域的激光,并通過高靈敏度的接收器對環(huán)境進行繪制,原理類似于拍照。
MEMS激光雷達由于取消了馬達和多棱鏡等較重的配件,因此激光雷達的尺寸也得以大幅降低,同時控制微振鏡就能調整覆蓋區(qū)域,進而減少了激光器數量,也能夠降低成本。
棱鏡激光雷達只要把兩面棱鏡的速度控制得當,幾乎可以完美掃描整片區(qū)域,但車規(guī)級激光雷達并不存在長時間掃描的情況,因此為了彌補點云稀疏的弊端,像小鵬P5就在車頭兩側分別配備了一顆棱鏡激光雷達。
● 激光雷達還有哪些應用場景?
● 全文總結
激光雷達為什么這么火?其實從本質來看還是車企之間的“內卷”,畢竟從目前的輔助駕駛等級來看,激光雷達暫時還不能發(fā)揮全部功用,但也正因為內卷,讓激光雷達這樣的小眾產品隨汽車消費市場走進尋常百姓家,未來也有可能繼續(xù)延伸到更多的生活場景中,這么來看,這樣的結果似乎也不算太壞。作為消費者,如果您想要嘗鮮那么現在入手也未嘗不可;如果您選擇觀望,那就靜觀其變,但毋庸置疑的是,激光雷達的到來似乎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圖/文 汽車之家 鄭晨)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