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實用手冊] 任何賣東西的店家都要宣傳,這是必須的,但很多宣傳點我們還是要理智判斷的,比如前陣子很流行的“車門站人”這種宣傳手段,就不是那么科學。平時大家聊車時,車門鉸鏈是經(jīng)常被拿出來說事的零部件,這個小東西的確有的聊,但要看怎么聊,不能聊歪了。
把車門和車身連接在一起的有兩種零件,一個叫鉸鏈,一個叫限位器,顧名思義,一個是固定作用,一個是限制車門打開角度的作用,下面我們從鉸鏈聊起。
★ 鉸鏈
鉸鏈通俗地說就是合頁,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樣式有沖壓和鑄造兩種,很多德系品牌車型都是鑄造鉸鏈的設計。由于結(jié)構設計不同,所以兩種類型的鉸鏈材料厚度也不一樣,鑄造鉸鏈往往比沖壓鉸鏈厚很多。
鑄造鉸鏈的優(yōu)點是生產(chǎn)精度和統(tǒng)一性,說白了就是更精致更高大上,從結(jié)構上來說承載能力也有優(yōu)勢,但重量較大,生產(chǎn)成本也會高一些;沖壓鉸鏈相對生產(chǎn)成本會低廉一些,對于家用車來說使用上也不會有什么縮水,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 結(jié)構不能忽視
結(jié)構設計這個細節(jié)不能忽略,假設兩個零件使用的材質(zhì)強度完全一樣而只看零件厚度的話,一個物體應力的極限是從結(jié)構最薄弱的地方崩潰的,也就是說不能光看零件最厚的地方有多厚,而更要看最薄的地方有多薄,相信如果把最薄的地方都拿出來的話,可能結(jié)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這只是糾正一個誤區(qū),可別又把這個再次變成評價鉸鏈的方法去吐槽,那就不好了。
● 材料強度更重要
當今一個零件的強度不能簡單地看厚度下定義了,與材料、面積、設計結(jié)構和制造工藝都是分不開的。就像車身不同部位材料的強度也有區(qū)別一樣,像車身前后大梁和A、B、C柱等關鍵部位都用的是高強度材料,而其它作為支撐和覆蓋性質(zhì)材料的強度則沒有那么強是一個道理。
那么怎么判定車門鉸鏈夠不夠硬呢?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強度的數(shù)據(jù)都是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出來的,看是沒有辦法的,但可以放心的是,能在市場上賣的車型,車門鉸鏈都是必須達到國標標準的,目前國內(nèi)涉及到車門鉸鏈的標準名為GB15086_2006《汽車門鎖及車門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其要求車門鉸鏈必須達到縱向載荷11000N(牛)和橫向載荷9000N。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轉(zhuǎn)換,11000N是什么概念?G=mg,1kg重量的物體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產(chǎn)生9.8N的力,那么11000N就相當于是承載了1122.4kg的重量,也就是1.1噸多了,大概相當于14位成年人的重量總和(按每人80kg計算),而這個數(shù)值對于車門需要的強度也是綽綽有余了。
某品牌一直用踩在打開的車門上“震門”來演示鉸鏈強度,這個演示沒有錯,但如果材料強度都達到要求的話,不管是看起來很厚實的鑄造鉸鏈還是視覺效果相對單薄的沖壓鉸鏈,都是沒有問題的,另外還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在震門的過程中,大部分力量都被懸架系統(tǒng)吸收掉了,而鉸鏈所受的壓力并沒有那么大,這點很容易誤導消費者,如果把懸架系統(tǒng)固定住完全靠鉸鏈承受壓力的話,那后果就不一定了。
● 鉸鏈與車輛安全的關系?
鉸鏈的作用就是支撐車門,讓車門牢固地掛在車身上并且可以讓車門活動。那么鉸鏈是否結(jié)實和車輛安全有什么關系呢?如果平時聊的安全性泛指的是在受到撞擊的時候是否可靠,首先正常行駛時車門都是關閉狀態(tài)的,此時固定車門的除了鉸鏈,還有另一端的鎖塊,受到撞擊時鉸鏈和鎖塊受到的撞擊力會傳遞到車身上,鉸鏈應力達到極限值時車身完全不變形也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鉸鏈都被撞斷了,那么車門甚至車身結(jié)構也差不多奔著報廢去了。
而更多的嚴重的事故中,往往都是車被撞的四分五裂車門還連著車身;另外在受到撞擊時,車門內(nèi)部的防撞梁才是保護車內(nèi)人員安全最重要的零件,它在車輛安全性中的權重更高。
● 不必糾結(jié)了
如果問單片和雙片鉸鏈到底有何區(qū)別,其實更多的還是設計思路和生產(chǎn)成本的區(qū)別,在強度和耐用性上沒有必要過分糾結(jié),更不需要硬扯到安全性上;另外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安全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任何商品都是根據(jù)它所在市場的標準和需求去設計的,一個擁有不限速高速公路的國家和一個最高限速只有100km/h出頭的國家,對于產(chǎn)品的設計理念也是不同的。
★ 限位器
車門限位器也是車門連接件的槽點,這些吐槽也是來自于不同的樣式,F(xiàn)在民用車中常見的限位器有扭桿彈簧限位器和拉桿限位器兩種。
● 扭桿彈簧限位器
很多人說扭桿彈簧限位器是厚道的配置,說當今使用率更高的拉桿限位器是減配產(chǎn)物,其實話不能說得這么絕對。首先這只是不同的兩種設計形式而已,扭桿彈簧限位器的工作方式更為原始、純粹,就是一個S形的扭桿彈簧在多級卡槽中運動達到限位的效果,這種結(jié)構的優(yōu)點是限位效果特別明顯,車門開到每一個卡槽時就“咔”的定在那里,而且限位效果基本不會衰退,用個10幾年還是那樣。
有人會問為什么這種不像拉桿式那樣普及?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種結(jié)構相對復雜,生產(chǎn)和維修成本都會更高一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德國Edscha(愛德夏)公司的專利技術,所以為什么很多歐洲車型使用也就不難理解了。
● 拉桿限位器
再來看看拉桿式限位器,這種限位器無論從生產(chǎn)成本還是維修成本都比扭桿彈簧限位器要實惠一些,另外既符合生產(chǎn)和使用標準,且沒有專利限制,自然會普及。這種限位器的限位效果沒有扭桿彈簧限位器那么干脆,表現(xiàn)的更線性,有的車感覺限位明顯有的車則不明顯。
由于拉桿式限位器是靠彈性材料托起滾輪擠壓拉桿上的凹槽實現(xiàn)限位的,所以這種限位器的壽命也不如扭桿彈簧限位器保持的好,比如同樣是使用6年或者更長時間,扭桿彈簧限位器的效果依然不減,而拉桿限位器限位效果就會衰減很多。
隨著科技的進步,更人性化的限位器將會普及,比如部分高端車型已經(jīng)采用了電子限位器,沒有復雜的機械結(jié)構,并且可以將車門不分級的限制在任何一個角度;另外現(xiàn)在還有一些比較硬派的越野車依然保持一個尼龍帶做限位,當然它只是能拉住車門不甩到前面去而已,這是一種風格的延續(xù)。
● 車門異響、松垮
運動的機械結(jié)構都需要潤滑,如果缺少潤滑就會產(chǎn)生異響,很多車輛開關車門的時候都會發(fā)出“吱紐吱紐”的聲音,這就是鉸鏈缺油了,遇到此問題我們可以去維修店上一些潤滑脂(俗稱黃油),網(wǎng)上也有賣的,不貴,自己買一盒涂上也是很方便的。
還有一種問題就是使用時間較長的車輛,可能會出現(xiàn)限位器松動的情況(拉桿式),開關車門不太順暢,咯噔咯噔的,這多半是因為常年將車門開到頭把固定螺絲弄松了,遇到這種問題我們只要把限位器的固定螺絲緊一下就可以了。PS:扭桿彈簧限位器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 總結(jié)
連接車門與車身的這兩樣物件聊完了,其實沒有多復雜,寫這么多字,可以簡單總結(jié)成一句話:有便宜有貴的,貴的做工更精良,但不管哪種質(zhì)量都沒問題,踏踏實實的用,對于安全性的影響更是小題大做,只是不同品牌對于成本的控制+市場需要+設計理念造成的不同的設計,不必再對此問題有更多的糾結(jié)。(文/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