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50-0km/h剎車測試——冬季胎完勝
在剎車測試中,依然是冬季胎抓地力表現突出,在同一剎車點開始全力剎車,冬季胎和四季胎的50-0km/h剎車最好成績分別為26.26米和38.35米,兩者相差了12.09米!要知道這可是一輛家用車大約兩個半車身的長度了。在我們日常駕駛中,可以說在任何路面上剎車成績要比加速成績更重要,加速是要面兒的,剎車是要命的。
雪地繞樁對比測試——冬季胎極限更高
我們之前在冬季也做過低附著力路面的測試,最終的結論,不管是前驅、后驅還是四驅車型,在覆蓋積雪的路面上行駛,超過40km/h以上的車速基本上也都瀕臨失控的。這次測試的結果也大致相同,而且由于漢蘭達的自重已經達到2噸以上,所以在測試前預計最快也就40km/h了。
在反復繞樁后,裝冬季胎的車型繞樁的最快車速為40km/h,而且過樁時車輪的滑動并不那么夸張,打方向后可以感覺到車輪抓地還是不錯的;而裝四季胎的車型,用40km/h入樁就沒有那么理想了,過了第一個樁就回不來了,反復幾次后可以成功的車速定格在35km/h,不過在此車速下繞樁,車身的姿態(tài)也要比裝冬季胎的車型要稍顯蹣跚,看下面的視頻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
當然,冬季胎的抓地力雖然比四季胎要好,但也不是萬能的,當我們嘗試用50km/h的車速入樁,輪胎的抓地力已經不足以把車拽回來,結果也是撞了樁桶。
三項測試結果已經足以表明,在冬季的低附著力路面上,冬季胎的抓地力的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從輪胎性能和安全角度來說,在寒冷的地區(qū)冬季胎值得擁有,關于花多少錢換貴不貴,換下來的四季胎存放在哪里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干燥柏油路面測試
在整個冬天都保持在-20℃或者更低氣溫的地區(qū),有很多路面都是有大量積雪覆蓋的,大街上多數車型都裝配了冬季胎,已經成為了很多車主的習慣,四季胎真扛不住。然而最低氣溫也就是-5℃左右的中原地區(qū),溫度沒那么低,即使下雪也會很快化掉,到底用不用更換冬季胎呢?很多車主也為此糾結,我們回到北京后繼續(xù)測試了輪胎在0度左右環(huán)境的抓地性能。
測試時是下午,當時的氣溫是-1℃,而在北方地區(qū)很常見的一個溫度,我們測得冬季胎和四季胎胎面花紋的硬度分別為55度和65度,依然是冬季胎比四季胎更軟。加速剎車測試,地面為干燥柏油路。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