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道路體驗
BJ40匹配的是一臺代號為G4CA的2.4L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它是由此前北汽勇士上的2.7L發(fā)動機改進得來,與豐田3RZ-FE 2.7L發(fā)動機淵源頗深。這款發(fā)動機以可靠和皮實為賣點,并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技術,最大功率143馬力/4800rpm,峰值扭矩217牛·米/4000rpm,調校上則是更適合SUV車型的低轉速高扭矩的類型,在1800rpm時即可達到90%的峰值扭矩。變速箱部分則是一臺傳統(tǒng)的5速手動變速箱,至于自動擋車型,樂觀估計至少還要等上一年時間。
此次為期兩天的試駕在自然環(huán)境嚴苛的西藏大北線進行,整個大北線植被稀少,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之間,空氣稀薄意味著發(fā)動機無法獲得足夠用于燃燒的氧,動力相較平原地區(qū)會有大幅下降。1830kg的整備質量搭配一臺143馬力的2.4L發(fā)動機,原本就屬于小馬拉大車的組合,再加上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氣,動力不足的問題便會被加劇放大。幸好發(fā)動機的低扭充沛,日常駕駛只要在3000rpm左右換擋,動力基本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不過隨著海拔的升高,發(fā)動機動力就會顯得越發(fā)捉襟見肘,當進入5200米的納木錯景區(qū)后,我們只能頻頻將擋位降到2擋或者1擋才能獲得足夠的動力,一些較陡上坡甚至需要掛入低速四驅才順利爬上去。
鑒于情況特殊,此次試駕的動力體驗無法代表BJ40在平原地區(qū)的正常水平。詳細的動力體驗和測試,則會在我們拿到媒體測試車之后為大家第一時間呈上,敬請期待。
離合器行程長,結合點比較高,不過結合過程屬于比較清晰的類型,可以很快上手。5速手動變速箱則是傳統(tǒng)的拉桿式設計,擋位清晰,但行程長,1、2擋相當干澀,屬于不使勁就休想掛進去的類型,再加上著車后擋把持續(xù)不斷的抖動,手感和我們編輯部的哈弗工作車很接近。液壓助力轉向同樣是沉甸甸的力度,指向模糊,不過轉向比卻并沒有想象中大,顯然是為城市駕駛作出了妥協(xié)。
至于舒適性,BJ40在鋪裝路面上的表現(xiàn)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你不可能期望BJ40能夠和那些由轎車底盤發(fā)展而來的城市SUV比拼舒適性。為保證在復雜路況下的可靠性,懸架堅硬而且彈性十足,短軸距的設計讓整個車身就像一坨敏感的大鐵塊,路面稍有顛簸起伏,便會帶著車內(nèi)的乘客一起蹦跳。后整體橋的懸架結構使得后排的顛簸感比前排更強,在長途旅行時坐在后排絕對是一種煎熬。
噪音部分,BJ40表現(xiàn)得還不錯,相比“無可救藥”的牧馬人,它在時速100km/h以下漏風的情況并不嚴重,車內(nèi)噪音也基本符合自主SUV的水準。
總結:
在這個人人尋求個性的年代,BJ40的出現(xiàn)無疑讓那些從小夢想著擁有一臺牧馬人或者衛(wèi)士的熱血青年們,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BJ40或許在動力、舒適性以及內(nèi)飾設計上都還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但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光憑著這副復古而充滿野性的外形和出眾的越野能力,已經(jīng)足以令不少消費者甘心為其買單了。
考慮到BJ40的定位,它絕不會是為北汽走量的車型,北汽之所以這么多年不停的調試和改進,為的就會要推出一臺新“旗艦”來為曾經(jīng)的北京吉普正名。因此我們此前報道的BJ40預售20萬的價格,并非不可能。當然,這也可能是北汽在新車上市前放出的煙霧彈,先用高價預售來降低消費者的期待值,最后正式上市時再給我們一個驚喜,那不就皆大歡喜了?(圖/文/攝 汽車之家 李毅 翟元)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