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帝豪EV450全面壓單
不久前吉利官方發(fā)布了兩大承諾,其中之一就是“閃電交車”,吉利承諾“在2018年12月31日前繳納車輛全款的,將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提車,不受年終庫存緊缺的影響!秉c擊查看詳情:《吉利雙十二兩大承諾》,實際情況怎么樣呢?
通過走訪我們發(fā)現(xiàn)吉利帝豪EV450也是屬于全面壓單狀態(tài),走訪的4S店連展車都已經(jīng)賣出,銷售顧問已經(jīng)不建議預定。而帝豪GSe(參數(shù)|詢價)目前可以預定,部分經(jīng)銷商店內還有現(xiàn)車,提車時間在1個月左右。
長安:CS15EV 360部分門店有優(yōu)惠
長安逸動EV460店內目前沒有現(xiàn)車,自上市后一直處于無車狀態(tài),在途的新車都已經(jīng)預定出去,銷售顧問表示預訂后提車時間在2-3個月。奔奔EV 360的狀況稍好,提車時間在1個月左右。而CS15EV 360目前有現(xiàn)車,補貼后8.99萬元的的版本部分門店有5000元的優(yōu)惠。
在走訪了這些新能源經(jīng)銷商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些不同品牌的銷售好像統(tǒng)一好了似的,沒現(xiàn)車,兩個月起等是我聽到的最多的話。之前我的同事在4月份就做過一個類似的行情調查,當時車輛的提車狀況也是比較慘,需要等待1-2個月,這種情況竟然一直持續(xù),是說新能源車型太火爆,還是什么別的原因?
原因一:車價要漲?
電動車一直以來都受到政策影響較大,2015年,財政部等四部委就印發(fā)了《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锻ㄖ访鞔_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 | ||
車輛類型 | 純電動續(xù)航里程R (工況法、公里) | 補貼金額(萬元) |
純電動乘用車 | 100≤R<150 | 2.5 |
150≤R<250 | 4.5 | |
R≥250 | 5.5 | |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 (含增程式) | R≥50 | 3 |
燃料電池乘用車 | 20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 | |||
車輛類型 | 純電動續(xù)航里程R (工況法、公里) | 補貼金額(萬元) | 備注 |
純電動乘用車 | 150≤R<200 | 1.5 | 單車補貼金額= 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tǒng) 能量密度調整系數(shù)×車輛 能耗調整系數(shù)。 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 不超過1200元/kWh。 |
200≤R<250 | 2.4 | ||
250≤R<300 | 3.4 | ||
300≤R<400 | 4.5 | ||
R≥400 | 5 | ||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 (含增程式) | R≥50 | 2.2 |
根據(jù)業(yè)內的猜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不再像此前一樣設定一個過渡期(2018年補貼政策設置了長達6個月的過渡期),也就是說2019年新的補貼政策發(fā)布就有可能馬上實施。在之前的走訪過程中,經(jīng)銷商也有這樣的“銷售話術”,“今年再不買,明年1月再買起碼貴一、兩萬”,這種心理暗示也會讓消費者盲目下定。
而且根據(jù)規(guī)定,電動車的補貼是按照開票日期定的,也就是說如果12月31日前沒能完成交車、開票,那很有可能還要補上補貼退坡的差價,所以不少消費者爭著在年底前把車拿到手,展車都沒有的現(xiàn)象也隨之出現(xiàn)。其實如果指標不是2019年2月到期,大可不必湊這個熱鬧,按照之前的“經(jīng)驗”,針對政策帶來的變化,車企往往會采取一些“補貼”來應對補貼退坡。
吉利官方就表示在2018年12月31日前交付定金后且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提車的用戶,擁有專享2018年國家及地方補貼后的價格,不受可能更改的2019年退補政策影響。
原因二、優(yōu)質電池產能跟不上
購車潮可能只是表象原因,真正深層次的原因是產能,這還不僅僅是一家產能跟不上,而是整個產業(yè)鏈的問題,正如北汽新能源總經(jīng)理鄭說的,電池供應不足是“產業(yè)鏈之痛”,并非一家車企可以左右。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也曾表示,2018年上半年電動車供不應求主要原因就是電池缺貨,比亞迪也在不斷擴大電池產能以應對新能源車型的生產。
大家都在追逐能量密度高、技術過硬的優(yōu)質電池,就造成了優(yōu)質電池產能不足。2017年我國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yè)裝機量總和達到26.7GWh,市場占有率為73.6%,2018年上半年增長到約85%。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yè)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龍頭,是高端產能的集中陣營,貢獻了行業(yè)內70%以上的裝機需求量。以寧德時代為例,寶馬、大眾都選擇寧德時代作為其電池的供應商,寧德時代的產能能否滿足所有車企的供貨需求,也成為一個問題。正如寧德時代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指出“現(xiàn)有產能無法滿足潛在市場需求,并擬將60%以上的募集資金用以產能擴張!
原因三:經(jīng)銷商不敢壓庫存
現(xiàn)在電動車的更新速度比較快,尤其是續(xù)航里程不斷升級,例如比亞迪在2018年3月份推出了宋EV400 ,在8月份就推出了宋EV500。
一出現(xiàn)續(xù)航里程更長的車型,大家的購車意向就會向此傾斜,舊車型就有出現(xiàn)滯銷的可能性。所以經(jīng)銷商都不敢壓庫存,再加上電動車的銷量本身就不如傳統(tǒng)燃油車,傳統(tǒng)燃油車那種銷售模式正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
全文總結:
現(xiàn)階段,北京的電動車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無車可訂的現(xiàn)象,買電動車竟然也要像買熱門的燃油車一樣,“托關系”。政策的波動、產能的不足導致車源緊張,這一片看似繁榮的背后實則暗流涌動。當然大家也不用恐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動車的成本還會近一步降低,補貼退坡后未必就會迎來價格的高漲。而且明年將會有更多的電動車型涌入,消費者可選擇的余地也會更多。隨著更多優(yōu)質電池廠商在中國建廠投產,產能的問題也會得到相應的緩解。這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理性購車,不盲聽盲從。(文/圖 汽車之家 姜田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