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度/新特/哪吒(合眾新能源)
在一眾造車新勢力當中,還有幾個聲量沒那么大的企業(yè),但也在2018年完成了交付,比如云度、哪吒(合眾新能源)和新特,他們也將在2019年持續(xù)發(fā)力,和上述造車新勢力一起搶占新能源市場。
云度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由福汽集團、莆田國資委等四方共同投資的,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拿到了生產資質,是目前少數幾個手握“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
2018年云度新能源的目標是3.5萬輛,車型眾多的它2018年的KPI完成的不太好,根據乘聯(lián)會數據,云度新能源2018年1-11月,銷量為5863輛,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云度新能源的銷量壓力比較大。其實和其他造車新勢力“高調”做事相比,云度一直沒能打開知名度,車型產品的優(yōu)勢又不非常突出,如何在一眾新品牌當中突出重圍在人民群眾當中混個臉熟,是云度新能源面臨的必修課。
新特DEV 1在2018年年底完成了4000輛的交付水平,而根據新特介紹,目前DEV 1的訂單已經超過4萬。
新特目前的戰(zhàn)略路線還是比較清晰的,主攻三、四線城市,2019年新特的重點工作在于做好生產DEV 1車型的交付工作,目前新特DEV 1與一汽奔騰等車型共用一汽長春的生產線,工廠為其預留了9萬臺的產能空間。而產品方面,新特也將推出升級版的DEV 1 Pro車型。
哪吒汽車是合眾新能源旗下的汽車品牌,2018年廣州車展哪吒N01(參數|詢價)正式上市后,11月也完成了交付,截止2018年年底,哪吒N01共交付了1200輛。目前哪吒N01的訂單已經超過了5萬輛,而旗下第二款車型哪吒N03也已經正式亮相了。
根植于浙江杭州的合眾新能源也手握雙資質,第一款車型主打小型SUV,之后的車型則走高端路線,其實合眾新能源和云度新能源、新特一樣,都是走“自下而上”路線的,先以售價較低的微型車、小型SUV打開市場,再走高端路線,推出豪華產品或品牌。這和早期的中國品牌所走的路線非常相似,2019年這些造車新勢力的工作重心應該是先實現(xiàn)自身造血能力,再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二、銷售、服務體系:加速布局
銷售、服務體系的打造也是這一梯隊造車新勢力的難關。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打造客戶滿意的服務體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力體現(xiàn)。
造車新勢力的服務體系也是分為兩類,一類是走體驗中心+服務中心模式,拆分傳統(tǒng)4S店的服務,體驗中心主要負責品牌展示、產品展示、車輛交付,服務中心則負責售后服務。另外一類是按照傳統(tǒng)經銷商模式。走體驗中心+服務中心模式主要有蔚來汽車的NIO House、小鵬汽車的體驗中心、威馬汽車的體驗館等。
而走傳統(tǒng)4S店模式的云度新能源,則主要靠戰(zhàn)略合作,在2017年云度新能源就和龐大、匯京、建發(fā)汽車和新協(xié)力等經銷商集團進行了合作,在2018年形成了300家經銷商的網絡布局。
三、提升用戶體驗:換電站、超級充電站、車主社區(qū)
造車新勢力這幾年不僅在造車模式、速度上為我們大家?guī)砹硕恳恍碌母杏X,在用戶體驗上也同樣,用戶體驗也是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tǒng)造車企業(yè)的優(yōu)勢所在,為了滿足用戶體驗,造車新勢力提出了很多產品相關的服務,比如換電站、超級充電樁、車主社區(qū)App等。
蔚來ES8在上市之初推出了一個“像加油一樣快速”的換電模式,雖然蔚來并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模式的車企,國內有北汽新能源、力帆,國外有雷諾,但它卻是第一個打算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換電站的企業(yè)。
在大家吐槽充電慢、充電不便的時候,蔚來的這一系列服務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提高了電動車車主的用車品質,這些都將成為了蔚來產品的附加優(yōu)勢。
和蔚來布局換電站不同,小鵬則是不斷推進超級充電站的布局。和特斯拉當初的設想類似,在國家充電設施不夠完善的時候,通過車企布局的方式,完善充電網絡。2018年年底前,小鵬汽已在北上廣深杭等十多個一二線城市簽約布局超過100座超級充電站,并將于2019年春節(jié)前投入使用30座,預計2019年在近30個城市布局200座超級充電站。
小鵬汽車超級充電站需要通過小鵬汽車的App使用,而且這個App也已經接入近10萬個第三方充電樁,基本覆蓋全國主要核心城市和道路。未來,App將打通尋樁、充電、支付、結算全鏈條服務。這樣車主門出門就不用再下載N個充電App了。
雖然威馬沒有布局換電站或者充電站,但他威馬同樣也推出不少線下服務,包括免費充電樁安裝、移動充電服務車、一年免費充電服務(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付大定,可享受一年內公共充電樁免費充電)等。
除了線下用戶的體驗,實際上造車新勢力也非常重視線上用戶的體驗,很多造車新勢力都推出了自己專屬的社區(qū),線上不僅可以完成訂車,還有準車主或者車主在社區(qū)內交流,通過分享、互動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或者服務。
這些社區(qū)也成為了造車新勢力和用戶溝通的場所,高頻的互動、聯(lián)系增加了用戶的粘性和認可度,也讓廠商更了解用戶的想法。
縱觀2019年這些造車新勢力的計劃,他們的壓力一點不比沒有量產、交付時的企業(yè)小,新產品計劃考驗著這些企業(yè)的研發(fā)能力,交付量和工廠產能、銷售服務體系息息相關,這些無一不是擺在造車新勢力面前的難關,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2019年還會有更多造車新勢力完成量產、交付從而進入市場,開始和這一梯隊的企業(yè)搶奪市場和資金,如何在市場的風浪中存活下來,是個難題。
全文總結:
造車新勢力在這兩年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人退出、有人掉隊。在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新車尚未交付時,人們對其還可以存在一絲朦朧的好感,交付后產品直面消費者,好與壞都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些已經完成量產和交付的這些造車新勢力,幾乎每一家都面對著不小的質疑聲,2019年他們的產品品質和服務能力顯然需要接受更加嚴格的考驗。(文、圖/汽車之家 姜田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