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5月份的銷量中,雅閣、凱美瑞、帕薩特、邁騰這些傳統(tǒng)車型依然占據著中型車市場領導者的地位。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像比亞迪漢這種越級的中國品牌轎車,已經表現出強大的殺傷力。中國品牌的機遇,就是新能源化和智能化。
『乘聯(lián)會1-5月轎車銷量』
大眾的高層很清楚這一點,一款基于MEB升級平臺打造的全新電動車ID.7已經在路上,當燃油版邁騰后續(xù)停產之后,這款ID.7將會徹底接替邁騰的位置,成為真正的“純電版邁騰”。但從外觀上看,它似乎與全新邁騰B9會有很大的性格差異,因為它的設計更加大膽。但走進內飾,似乎這款車與全新邁騰B9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同款的大屏,以及近似的內飾風格。
『大眾ID.7』
ID.7的ID.OS 2.0車機系統(tǒng)使用了全新處理器,它的工作效率比第一代大幅提升。同時采用了全新的HMI人機交互界面,并優(yōu)化了人工智能識別過程,包括云識別等消費者真正所需要的功能。
『大眾ID.7』
對于車機系統(tǒng)的進步,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表示,大眾快速學習,同時開展了對中國市場的調研,也研究了中國用戶的消費習慣,包括中國用戶區(qū)別于美國和歐洲用戶的獨特偏好。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表示,研發(fā)ID.7之初,大眾就希望把中國用戶尤為關注的智能化和網聯(lián)化做到極致,因此大眾把HMI人機交互界面放在上海進行對接和探索,無論是設計、研發(fā)還是技術,也是希望真正做到“在中國,為中國”。隨著研發(fā)周期縮短,大眾能夠快速適應和響應中國用戶的需求。
『大眾ID.7』
大眾對ID.7寄予厚望,這主要體現在它擁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技術性優(yōu)勢,而不再是平淡如水。比如Smart Air隱藏式智能空調系統(tǒng)、SkyView智能光感天幕、標配15英寸2K懸浮大屏、AR HUD智能導視、Travel Assist 3.0全旅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等。
從智能化方面,我們看到了大眾很努力在轉變,甚至我們可以猜測,全新邁騰B9上也將擁有類似的車機系統(tǒng),畢竟大眾對燃油市場仍然相當重視。
小時候,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考試前你問他“你復習了嗎?”他特別淡定的說“沒咋看。”但是當考試結果出來的時候,他卻干掉了一票人,此刻的大眾就是這位學生。特斯拉CEO馬斯克最近大贊中國人,稱中國被低估了,他認為中國人民真的很棒,那里有很多正能量。中國人的確更勤懇,埋頭苦干任勞任怨,而且更卷,大眾也悟得真經,要把自己變成“中國人”。
『特斯拉CEO馬斯克最近大贊中國人』
想要成為“中國人”,就得入鄉(xiāng)隨俗,與中國品牌推出的產品保持一致,甚至是超越他們,才能有機會重新贏得市場,這需要在中國有更深層次的研發(fā)與合作。
『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逾75億元人民幣』
在研發(fā)層面,前不久,大眾集團宣布在中國成立一家全新的研發(fā)公司: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逾75億元人民幣。新公司成為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fā)中心,聚焦先進的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開發(fā)。此外,通過攜手知名智能操作系統(tǒng)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中科創(chuàng)達,共同開發(fā)適用于中國市場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
在電動化平臺層面,而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更具技術優(yōu)勢,大眾集團還與上汽集團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未來將會有更多深層次的技術共享,也就是說,這一次德國人要向中國人學習了。此外,MEB和PPE平臺架構也將會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接下來,大眾安徽以及奧迪一汽的相繼投產,將加速大眾的新能源化轉型,到2030年大眾集團旗下品牌將有不少于30款純電動車型。
『2021年大眾集團收購了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約25%的股份』
在定價策略方面,對于中國市場越來越卷的汽車價格,大眾也在從被動向主動轉型,因為想要讓電動汽車的核心成本降低,必然要有自己的核心電池企業(yè),不然,就要看供應商的臉色行事。按照相關規(guī)劃,大眾中國將有望成為繼比亞迪之后第二家實現垂直整合動力電池和整車的企業(yè),原因是2021年大眾集團收購了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約25%的股份。未來,大眾將通過國軒高科生產標準電芯,并確保原材料直接、自有的供給,使大眾能夠快速提升電池性能,并大幅降低成本。
大眾汽車在成本管理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這其中也包括核心的原材料,會進行本土化的采購,才使得大眾汽車在中國有足夠的產品競爭力。目前,大眾在中國有本土化的采購系統(tǒng),如稀土、鋰,以及電池中的其它化學組份都希望在中國區(qū)域內進行采購。
『在大眾集團內部,CARIAD的定義是對標蘋果、特斯拉等企業(yè)研發(fā)體系』
除此之外,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方向上,大眾集團還在2022年投資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7億元,將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中國芯片公司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大眾集團入華40年來最大的單筆投資,甚至超越了大眾在華工廠的投資,以便加速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和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開發(fā)。畢竟,中國的自動駕駛環(huán)境與歐美有很大的不同,而現在中國的車企都在做這方面研發(fā),大眾也需要快速跟上,并通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超車。
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掌握核心資源,以及成立本土化的研發(fā)機構,將使得大眾針對中國市場有更多本土化的產品,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大眾未來也可以像特斯拉一樣游刃有余的制定產品價格,而不是被動的迎戰(zhàn)。
此外,除了純電動汽車,大眾也規(guī)劃了插電混動汽車,以及其他技術路線的汽車。大眾的插電混動概念車將重點放在性能上,駕駛操控會是大眾的產品優(yōu)勢。
● 編輯點評:
如此來看,大眾的未來的確值得期待,未來的新車型也將會十分有看點,但是眼下的新車,也將會是逐步遞進的過程,或許從國產全新邁騰B9、國產全新帕薩特和ID.7,我們將看到新的變化。一個企業(yè)的轉型,我們需要多給他一些時間,只要他在做改變。大眾方面表示,會把貼近市場消費者、貼近年輕一代的理念貫徹到未來發(fā)展當中。同時,大眾不會抄襲或跟隨其他品牌,而是要找到適合大眾品牌的價值,以符合情感和品牌基因的方式來發(fā)展。相信未來的大眾汽車,一定會有本質上的突破,成為新一代年輕用戶喜歡的車。(文/汽車之家 秦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