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1978年,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開始對國內車輛進行一項56km/h的正面碰撞測試,而這項看似簡單的測試也成為了日后NCAP(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縮寫,即新車評價規(guī)程)發(fā)展的雛形。隨后,各個國家或者相關機構組織也推出了適合本國的碰撞測試標準。中國在這方面也毫無例外的參考了國外的先進經(jīng)驗而推出了相應的C-NCAP。然而通過C-NCAP與國外主流的碰撞測試規(guī)則進行對比,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在國際上所處的水平。
目前國際上較權威的碰撞測試標準有美國的NHTSA、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以及歐洲的E-NCAP,這些碰撞測試機構不但成立的時間較長而且測試的項目也較為全面,標準也更為嚴格。應該說,這些碰撞測試的項目以及評價標準都是通過對現(xiàn)實中各種碰撞事故的匯總而逐步制定和完善的,碰撞測試項目越全面,標準越嚴格,也就越能體現(xiàn)各種車型在同一標準下安全性能方面的差異,從而也就越能對一款車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通過碰撞測試可以推動所有汽車廠商在車輛安全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由于歐洲、美國在人文、地理、用車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異,這也導致碰撞標準以及相關的測試項目會有些許不同。但是,碰撞標準的整體發(fā)展趨勢是對車輛的安全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且車輛的設計不僅要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同時也要考慮到碰撞中車外的行人。
仔細研究一下這幾個碰撞標準可以發(fā)現(xiàn),碰撞測試主要分為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兩大類。此外在個別的碰撞測試中還會有諸如翻滾、鞭打、頂部撞擊等測試,在碰撞中對車內乘員的考量也會存在著不同,我們就以不同的碰撞類型來對這些測試進行一一對比。
● 正面碰撞
車輛正面碰撞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車輛以56km/h的速度和100%重疊率去撞擊靜止的剛性壁障;另一種是以64km/h的速度和40%重疊率去撞擊靜止的可變形壁障?梢,這兩種碰撞測試的速度不同、車輛與壁障的撞擊面積不同,而壁障本身的材質也不同。該測試主要用來評估安全帶和氣囊等乘員約束系統(tǒng)的安全標準,但是不對車輛本身受到的損害進行評估。相對來說,第一種碰撞對乘員的約束系統(tǒng)要求較高,但對車輛結構的要求較低,而第二種碰撞則恰恰相反。
目前,C-NCAP在100%重疊率的碰撞中,其速度只有50km/h,而E-NCAP只有第二種40%重疊率的偏置碰撞,E-NCAP取消第一種碰撞方式的原因在于這種100%重疊率的剛性壁障碰撞在現(xiàn)實中較為少見,實際意義并不大。然而通過C-NCAP中關于車輛正面碰撞的結果來看,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無論是小型車還是SUV,至少在這一項上的成績都還不錯,可以說是一個幫助提高碰撞整體成績的加分項。
除了以上兩個測試外,在今年最新的IIHS碰撞中引入了一項更為嚴苛的正面碰撞測試,即車輛以64km/h的速度和25%重疊率去撞擊剛性壁障。這種碰撞中,車輛與壁障接觸的面積會更小,也意味著留給車輛緩沖和吸能的部位更小,像奧迪A4、寶馬3系、奔馳C級等車型在這項碰撞測試中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具體內容請點擊《奧迪、奔馳都栽了?解讀IIHS新碰撞測試》。綜合來看,在正面碰撞測試中,C-NCAP在測試內容以及碰撞標準上都與歐美標準看齊。
正面碰撞測試 | ||
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 | 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 | |
C-NCAP | 50km/h | 64km/h |
E-NCAP | 無此項目 | 64km/h |
NHTSA | 56km/h | 無此項目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