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蓋中部高高隆起以展現出一種孔武有力的自信感,兩側則向外擴展來突出輪拱的線條,并且很好的將大燈融入于此。再結合車頭下方貫穿左右的不規(guī)則鍍鉻飾條,整個車頭看起來既飽滿,又蘊含著豐富的線條設計,同時橫向的視覺寬也讓車輛看起來更加的低矮。
翼子板上的“Continental”那幾個字母看起來比較的正式,不過在當時畫設計稿的時候,設計師其實希望把它做的和中國的書法一樣流線和動感一些,但在最后,基于整體性的考量,以及有的消費者覺得林肯大陸這個車還是應該穩(wěn)重和內斂一些,所以才換回了現在這種方正的字體。一旁的小孔則另有玄機,車門的機械鑰匙孔就藏于此,設計師還特別對鑰匙孔內的插槽做了開口朝下的設計,使得雨水不會進入其中造成鎖芯生銹。
后視鏡的設計兼顧了空氣動力學和工業(yè)美學兩方面,無論是Moray、David還是內飾設計師Soo都一致這樣認為。底部的金屬色托架如同機翼般頂部微微上翹,另一端則與車窗下沿緊密相連。整個后視鏡像被托在金屬支架上一樣,立體感很棒。托架的平臺上還輔以金屬拉絲工藝來凸顯整個后視鏡設計的層次感,看起來非常顯檔次。
另一個車身外部的設計亮點就是腰線上的E-Latch一體式電子車門把手,這是消費者觸碰到的第一個部件,可以讓人感覺到美觀和優(yōu)雅,也使得車身側面非常的干凈完整!霸O計師在繪制草圖的時候通常是不會畫上門把手的,因為我們不喜歡門把手,所以總是在最后的時刻才加上它。”David說,“我們覺得門把手會破壞車身表面的一致性,但又不能取消,這很艱難,你知道的,所以最終才有了現在這種獨特的設計!
實際上看似簡單的門把手,正如David說的,在林肯大陸早期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們心目中的理想狀態(tài)其實只是四個通過指紋識別來開啟車門的小翼片,正如我們后來在Continental Concept概念車上看到的那樣。但是這樣的設計顯然過于的前衛(wèi),也犧牲了一些實用性,因此最終量產之后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而即便如此,林肯大陸的一體式電子車門把手依舊比傳統機械車門鎖結構有著太多的創(chuàng)新科技,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解析大陸功能亮點》。
“作為我們的旗艦產品,我們把大陸定位成風格上相對更加穩(wěn)重,也更有豪華感的轎車,所以車身的姿態(tài)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David告訴我們,“無論停車時,還是駕駛時,人坐在車里看上去都要很儒雅,所以車身比例在設計的時候會經常提到這一點!币虼嗽谲嚿韨让妫O計師盡可能的讓車身保持了合理的低重心、適當的黃金比例和更加低矮的視覺效果,讓消費者看到這臺車時能夠感到放松,并體會到一種豪華感。
腰線的位置被設計的很高,前半段從前輪拱處開始以一種下沉的姿態(tài)延伸至后門把手,給人一種車頭挺拔向上的姿態(tài),后半段則沿著后輪拱向外擴張,最終收攏于車尾兩側,使得車尾看起來比較寬闊,有肌肉感的同時,視覺上對C柱也有一個很好的支撐作用。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