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ZR-V 致在是廣汽本田旗下的一款全新緊湊型SUV,它與全新一代思域采用相同的平臺打造,定位高于繽智、低于皓影。汽車之家搶先拿到了ZR-V 致在的試駕車,本文我們主要來看看這款新車的底盤做工,究竟對不對得起它的定位。事不宜遲,精彩內容馬上開始。
● 我們拍攝的廣汽本田ZR-V 致在
本次我們底盤拍攝的廣汽本田ZR-V 致在是1.5T CVT尊享版,即頂配車型。不同版本車型的底盤做工、輪胎品牌和尺寸參數(shù)、備胎品牌和類型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異,但主要結構應該是一致的。本文只反映實拍車型的配置狀況,各位可以作為參考。
● 底盤全景圖
廣汽本田ZR-V 致在采用的是前置前驅的動力系統(tǒng)布局,發(fā)動機為橫置形式。該車懸架系統(tǒng)為麥弗遜式前懸架+E型多連桿式后懸架的組合。更詳細的細節(jié)請繼續(xù)往下看。
● 麥弗遜式前懸架
廣汽本田ZR-V 致在采用的是麥弗遜式前懸架結構。這種前懸架形式在緊湊型SUV車型中極其常見,甚至更大一個級別的中型SUV也有很多車型是采用這種結構的。麥弗遜式前懸架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少,有利于增大發(fā)動機艙的橫向空間,前置前驅、橫置發(fā)動機車型更傾向于使用這種懸架形式。
在發(fā)生嚴重正碰撞擊時,撞擊力會通過車身大梁以及全框式副車架上的縱梁分散,傳遞至車身中部進行能量吸收,從而降低乘員艙受到的沖擊以及縮小乘員艙潰縮量。
這種設計能夠進一步降低前副車架整體重量,同時下層鋼板也對上層鋁合金零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類似的設計在全新一代思域上我們也能看到,應該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本田車型上的一種重要設計特征。
在低速時,VGR可變轉向比功能可以減小方向盤的圈數(shù),車輛在掉頭時,駕駛員打方向盤的圈數(shù)就少了,車輛操控起來也就更輕松了。
廣汽本田ZR-V 致在的前懸架部分最大的亮點要數(shù)鋼鋁混合形式的前副車架設計,類似的設計在同級別車型上,除了本田品牌外并不多見。其次,下控制臂后點采用液壓襯套、輪拱護板采用玻璃纖維材質、半軸上安裝橡膠阻尼塊等設計都能有效提升該車底盤NVH性能。這也是ZR-V 致在定位高于繽智的技術支撐點。
● E型多連桿式后懸架
廣汽本田ZR-V 致在采用的是帶有三根橫向控制臂和一根縱向控制臂的E型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在類型上與高一個級別的皓影保持一致,比繽智的扭力梁非獨立后懸架要更高一個檔次。
廣汽本田ZR-V 致在采用了現(xiàn)在較為常見的E型多連桿式后懸架,縱臂和上控制臂彎折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提升這種懸架形式的綜合性能,正被越來越多新車型所采用。
● 其他細節(jié)對比
廣汽本田ZR-V 致在的發(fā)動機艙底部、車身底部都鋪設了完整的護板,整個底盤看上去非常平整,無論是防護能力亦或是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
● 全文總結:
ZR-V 致在的底盤無論是設計還是用料,都與全新一代思域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例如鋼鋁混合前副車架、包裹全面的底盤空氣動力學護板等,用料也是夠實在的。這使得該車底盤的空氣動力學、輕量化、碰撞安全等方面上都達到了本田最新一代車型的水準,進一步強化了廣汽本田在中國緊湊型SUV市場的產品實力。對于那些鐘愛本田品牌,想要比皓影尺寸小一些,又想要皓影一樣行駛品質的消費者,ZR-V 致在或許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圖/文/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