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殼牌,中化集團也在加油站的網聯化中有自己的想法,成立于1950年的中化集團曾是唯一有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權的國企集團,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這一優(yōu)勢逐漸喪失,中化集團也面臨轉型。
在加油站領域,中化集團的思路是聯合中化自營油站和私營油站,在2017年,中化集團旗下中化能源科技推出“小化油管家”產品,近期又針對用戶端推出了“車牌付”產品(目前還處于試點階段)。
“車牌付”的ID認證介質是綁定賬戶的車牌,這個識別車牌的模式有點像ETC過收費站,幾乎可以做到加油全程無感,不過由于沒有類似車載ETC的實體“身份證”,單靠車牌進行認證,對于“套牌車”進站加油的問題,只能采取后期追溯的方法解決。
總的來說,依靠掃描號牌信息認證ID身份的技術雖然在體驗上最無感,但也相對落后,缺乏安全性保障,如果能加入天貓精靈等設備上使用的“聲紋識別”技術,在保證無感體驗的同時,加上一道安全認證關卡,可能會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相比前兩者基于自營油站的模式,中化集團的“小化油管家”由于要聯合私營油站,產品上也更加偏向B端(商家)。
從儲值卡到車機再到車牌,ID介質演變的進程是一步步讓加油和油站消費的過程更加便捷和無感。而誰擁有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誰也就能搶奪更多的用戶,同時,大數據所帶來的精準營銷和管理策略優(yōu)勢也有機會讓油站在無數分岔路口之中找到最正確的那一條,當然,如何利用數據也是影響最終效果的關鍵。
● 一些擔憂
在網聯化的變革中,加油站/加油站集團所做出的所有改變都是希望能留存住更多用戶,消費者呢也樂得方便和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但所謂網聯,主要就是基于數據和交易,當我們在加油站中完成在線消費,我們的行為數據很可能就被留存在那里,這些數據是否會被挪為它用,我們不得而知,更多的還要看服務供應商的良知。
如果有一天,不管是在手機還是車機上,突然彈出一條消息:您好,您最常光臨的某某加油站正在進行加油優(yōu)惠活動,您使用的95號油更低至9折,是否一鍵導航至某某加油站?這時,你會感到貼心,還是害怕?
● 全文總結
加油站的網聯化是值得鼓勵的,讓普通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服務無疑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在過程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但在不遠的未來,我仍然相信擁有更好服務的體系能夠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占領更大的市場。另外,正如我剛才提到的,如何保證消費者行為數據的安全以及避免互聯網企業(yè)和加油站品牌聯盟利用流量優(yōu)勢惡意引導用戶,這些也都是值得從業(yè)者深思的問題。(文/汽車之家 鄭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