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捷豹經(jīng)歷了長達近10年的變革與動蕩,事情開始于1966年,這一年捷豹被并入英國汽車公司,與奧斯汀品牌一起組成了英國汽車控股公司,2年后這家控股公司再次與利蘭公司合并,重組為英國利蘭汽車公司(BLMC),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捷豹與它的“英國老鄉(xiāng)”路虎正式走到了一起。
進入70年代,利蘭汽車公司為了整頓企業(yè)內(nèi)部,決定將公司再次進行重組改制,捷豹與路虎品牌再次改換身份,路虎被歸入羅孚-路虎部門,又將奧斯汀品牌加入,成立了奧斯汀-羅孚集團,然而這次重組卻沒有對捷豹品牌加以安置,1984年,處于“三不管”地帶的捷豹汽車正式從利蘭公司脫離出來,走上了自主發(fā)展的道路。
此后的捷豹在生產(chǎn)家用轎車的同時,將精力又重新放回到了賽場上,并憑借XJR-9車型一舉獲得1988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此前這項賽事的前幾名一直被保時捷牢牢占據(jù)著,捷豹的逆襲不僅使得車隊捧回了車手和車隊總冠軍的獎杯,更使得捷豹汽車名噪一時,在世界車壇確立了其高性能的品牌形象。
然而上世紀80年代對于英國工業(yè)來說是灰暗的10年,整個英國的重工業(yè)、制造業(yè)都在急轉(zhuǎn)直下的走著下坡路,捷豹自然也未能幸免,1989年,福特汽車公司斥資40.7億美元收購捷豹,并將其作為福特旗下單獨運營的豪華品牌,轉(zhuǎn)年2月,捷豹公司便從倫敦證劵交易所退市,正式進入美國股票市場。
福特打造捷豹品牌的一個重要手段便是讓其繼續(xù)參加賽車運動,通過在賽道上揚名立萬來提升捷豹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1990年,捷豹XJR-12賽車包攬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亞軍,1992年,搭載3.5L V6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捷豹XJ220更是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量產(chǎn)車,后輪驅(qū)動的它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22公里/小時。
這一時期,捷豹也憑借它前衛(wèi)大膽的設(shè)計、出眾的性能成為了福特旗下最耀眼奪目的品牌,此后福特將捷豹與阿斯頓·馬丁、路虎與沃爾沃劃歸為福特“高端陣營”,并將其與路虎作為兄弟品牌進行生產(chǎn)與銷售,21世紀初期許多國家市場上,捷豹與路虎都是在同一家經(jīng)銷商中“打包”銷售。
福特不僅在推廣與銷售方面有意將捷豹、路虎劃歸為兄弟品牌,在一些車型的研發(fā)與制造上捷豹與路虎也時常共享零部件,這兩個內(nèi)飾選用的材料也均來自于同一供應(yīng)商。在這一時期,福特幫助捷豹開發(fā)了如今仍活躍在市場上的捷豹“X”系列車型。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國際金融風(fēng)暴的侵襲,福特不得不在2007年6月宣布出售捷豹、路虎品牌,這筆交易由高盛、摩根大通以及匯豐銀行作為擔保,共有包括英國Alchemy Partners、TPG以及印度塔塔集團等多家企業(yè)或財團表示對此有濃厚的興趣,這項起初預(yù)計在2007年9月便應(yīng)該完成的交易,也由于競爭者過多而不得不拖到了2008年3月才結(jié)束。
本來福特汽車公司有意向的收購方為英國挖掘機制造商JCB,但由于其總裁安東尼·班福德在收購前夕表示只愿意接手捷豹品牌,而不愿意將捷豹、路虎一起收入囊中,最終與JCB的交易計劃失敗,印度塔塔集團則趁此機會一舉收購了捷豹與路虎這兩大知名品牌。
然而在交易中福特汽車公司還專門規(guī)定,在將捷豹出售給塔塔汽車公司后,福特公司仍可以為捷豹提供技術(shù)、工人方面的支持,并仍有權(quán)利參與捷豹公司的人事任免等事宜。作為交換,印度塔塔公司也將在此后享有福特經(jīng)營及財務(wù)狀況的知情權(quán),進入塔塔汽車公司后,捷豹依然保持了其英倫貴族的設(shè)計風(fēng)格與高級豪華的品牌形象。
小結(jié):
捷豹品牌從成立至今已走過了90個年頭,可以說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便注定與“貴族范兒”結(jié)緣,面對動蕩與困境,捷豹從未選擇妥協(xié),而它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天性更是在福特旗下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揚。從買賣金額上來看,福特“虧本兒”出售捷豹品牌無疑是無奈之舉,而捷豹在印度人手中將何去何從,還需我們擦亮雙眼慢慢觀察。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