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靜態(tài)體驗] 當POLO、高爾夫、途觀、輝騰等等車型都已跨入一個全新時代時,作為大眾的旗艦中大型SUV途銳也以嶄新面孔并攜機械增壓汽油機、渦輪增壓柴油機一同登陸中國。而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則是旗艦中的旗艦:途銳3.0TSI Hybrid。在剛接到這部車時它還未正式上市,而高達138萬元的預售價格比卡宴S Hybrid還要貴上幾千,我當時認為這款車僅僅是為未來而生,沒有太多實際價值。而就在本周六(4月2日),這款車終于以109.34萬元的價格正式上市,相比常規(guī)動力版,僅多花十余萬便可得到一部環(huán)保低耗、極具科技感同時還能變成眾人焦點的車型,其實際意義已經體現得很明顯了。
該車除了搭載一套并聯(lián)混合動力系統(tǒng)和一塊鎳氫電池外,車外的智能遠光燈、全景影像、底盤升降、感應式門鎖、自動大燈清洗;車內集成多種車輛控制功能的RNS850影音娛樂系統(tǒng)、語音聲控等等這些不僅很具科技感,更重要的是,它們更多是在為駕駛服務,讓車輛更加人性化。說了這么多趕快進入正題,請隨我一起走進這部混合動力中大型SUV。
● 車身外觀
『左圖為常規(guī)動力版;右圖為上一代車型』
隨著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混合動力汽車再也不是那種懷揣各種未來元素、神秘得高不可攀的外星生物,相反像奔馳S400 Hybrid、雷克薩斯LS600hL、凱雷德Hybrid等都走的是平易近人的低調路線,盡量不讓自己顯得曲高和寡。想與大家拉近距離還又得顯示出自己的不凡身份可不是件容易事。途銳Hybrid在外觀上選擇了較為傳統(tǒng)的風格,不仔細看很難看出它與常規(guī)動力版的差別。
細看之下,在車頭、車尾以及側裙上共貼有四枚“Hybrid”立體標識。藍色已經成為混合動力車的標志性元素,途銳卻將這個顯眼的特征藏于銀色字標之后,只有從側面才能看到完整的效果,表現出了一幅內斂和溫和的性格。這和其他品牌慣用的藍色包裹字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大眾樸實不浮夸的氣質很是相符。
有人說途銳大燈的造型很像GTI,這點我也認同。其實大眾新家族的前臉風格大同小異,只是途銳設計思路更偏穩(wěn)重、大方,同時也更為深邃和略帶侵略性,迎合了這部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15顆LED日間行車燈使用了奧迪的零件,質量應該很有保證。氙氣大燈除帶有基本的轉向輔助照明外還能夠通過車載攝像機實現會車自動切換遠近光功能,其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減低對對方駕駛員的影響,很先進同時也很人性化。
前照燈清洗裝置沒有單獨的控制開關,每次啟動車輛后第一次清洗前風擋時,大燈也隨之被清洗。此后,在大燈開啟狀態(tài)下,每清潔五次風擋大燈自動清洗一次。這樣的頻率稍有些頻繁,不能手動控制會讓駕駛者感到很被動。帶自動加溫的雨刷噴頭是個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jié),而在途銳上,這些人性化的設計還不止這一處。
途銳的車身比例非常協(xié)調,雖然其車身體積龐大,但看上去不至于臃腫;也不沒有刻意加上去的不和諧因素。該車前風擋使用了含有金屬涂層的隔熱玻璃,符合高檔車用料講究的一貫傳統(tǒng)。在車內后視鏡內側留有一塊沒有被金屬屏蔽的區(qū)域,用于安裝ETC快速通行卡或GPS天線。后側及尾窗為隱私車窗,內側還帶有遮陽卷簾,給成員提供了一個較為私密的空間。行李架與老款有一定差別,這種兩側布局空氣阻力更小,固定方式通用性更強一些。
這個價位配置電動折疊后視鏡理所應當。除按動旋鈕操作外,如需要鎖車時自動收起那就要在車載電腦上自行設定了。
『左圖為新途銳的L形尾燈;右圖為老款途銳』
尾部裸露的兩個三角形排氣孔就像兩顆虎牙一樣威猛;尾燈一改老款的四眼圓燈而轉而使用了家族風格明顯的“L”造型,很有時代感。電動行李箱艙門共設駕駛席車門內側、尾門外側、尾門內側以及遙控器四個開關按鈕。當電動門自動開合過程中也可通過手動介入暫定機械操作,另外在行駛途中電動門也可進行關閉。
后窗不能單獨打開算是個小小的缺憾,這會讓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取拿行李變得很不方便。如果真要的要這么做,那只好放倒座椅靠背,尷尬地從側門爬進爬出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