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續(xù)航里程測試——
充滿電之后只用電到底能開多久,這是很多購買新能源車的朋友都想知道的,雖然廠家宣稱純電續(xù)航60km、80km的,誰都知道這就和手機的續(xù)航時間一樣,是在特定實驗條件下得出的理論值。所以在這次測試中,我們對兩車進行了同路況的純電續(xù)航里程測試,期間唐使用EV模式,eRX5使用Eco模式,均強制全程用純電驅動,空調恒定溫度24℃,音響正常使用,車內均乘坐一名成年人。
在開始之前,我們找了一處有上汽安悅充電的停車場為兩臺車充滿電,其中唐從剩余13%到充滿大概用了5個小時左右,而榮威eRX5僅需3個小時,和官方給出的充電時間基本吻合。充電的時候唐的儀表盤會有包括充電功率和時間等詳細信息,但界面美觀度上還是欠一些,而榮威eRX5則正相反,界面很漂亮,和特斯拉有些類似,能顯示電量和純電續(xù)航里程的變化,但不會告知充滿時間。此外,充電的時候,eRX5車頭的logo還會呈現(xiàn)出呼吸燈的效果,很有科技感。
最終的測試結果,標稱續(xù)航里程80km的比亞迪唐,SOC可設定最低保留電量為15%,也就是5km左右,實際純電續(xù)航里程達到71.5公里左右的時候發(fā)動機開始介入;榮威eRX5的標稱純電續(xù)航里程為60公里,而實際達到57公里的之后發(fā)動機啟動,此時剩余電量顯示可用里程為1km。由此可見,兩臺車在標稱的純電續(xù)航里程上其實都還挺準,而且夏天使用空調等也沒有對續(xù)航里程有太大的影響,這點是讓我們感到比較驚喜的。
燃油消耗量測試——
而在油耗方面,我們分別針對滿油滿電、滿油低電兩種大家最關心的狀態(tài)來測試油耗表現(xiàn),其中滿油滿電的狀態(tài)下,我們優(yōu)先考慮使用唐的EV模式和eRX5的Eco模式,強制將純電的續(xù)航里程都跑完之后再允許發(fā)動機介入,這是為了模擬每天充電使用的狀態(tài)下,這套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行駛100公里的油耗。在測試滿電滿油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還特別注意到只能跑100km,因為所有的官方成績和測試成績都是基于100km前提來進行的。和測試傳統(tǒng)汽油車不同的是,混合動力車型測試里程越長,其純電續(xù)航里程所帶來的經濟性就越會被淡化,所以,只能跑100km,然后給出成績。但這個油耗只是代表著滿電狀態(tài)下首個100km的油耗,而不代表著這臺車任何時候都能跑出這個油耗,這一點各位一定要注意。
最終我們在純電模式下兩車都以30km左右的平均速度行駛了大概103公里,得到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數據如下:唐:2.4L/100km,榮威eRX5:2.3L/100km,兩者基本一致?隙ㄓ腥藭䥺,為什么eRX5純電續(xù)航里程短,百公里油耗反而和唐一樣?理由很簡單,發(fā)動機排量小所以后程省油啊。
再來則是滿油低電的測試,這是用于模擬那些日常不充電,只加油跑的朋友,或者是大家去了外地之后,沒有地方充電的情況下燃油的消耗情況。此時兩車的純電續(xù)航里程均已用至發(fā)動機啟動的狀態(tài),唐采用HEV模式,eRX5則采用Normal模式,都是最常規(guī)的狀態(tài),期間是邊充邊跑還是完全用發(fā)動機跑,全由車輛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自動判斷,人工不進行SOC電量控制的干預。
由于基本上兩者都以發(fā)動機為主要動力來源,所以在這項測試中,測試的里程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測試結果,唐跑了127.5km,平均車速33km/h,油耗為11.9L/100km,明眼的朋友一下就能看出來了,這是一個偏高的2.0T動力SUV車型的油耗,偏高的原因自然和唐2.2噸多的車重不無關系。榮威eRX5跑了128km,平均車速32km/h,油耗為8.1km/h,差不多也是一臺1.5T動力SUV車型的油耗。
■ 編輯總結
來到了結尾,請原諒我會啰嗦一點,先說唐。比亞迪唐作為一款2年前推出市場的插電式混合動力SUV,可以說豐富的配置以及“542”概念所帶來的強大性能放到今天仍是其最大賣點,并且在同級別里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它的弱點也很突出,基于汽油車平臺打造的車身外形依舊難以擺脫借鑒的影子,過于老舊的設計風格讓它在對手面前顯得不像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除了比亞迪擅長的電動系統(tǒng)還算不錯之外,和傳統(tǒng)汽車相關的部分,比如發(fā)動機的運行品質感、雙離合變速箱的匹配度、轉向助力的手感、懸架的支撐性等等方面,仍然還保持在多年前比亞迪做純汽油車的水準上,并未有明顯的提升,這也讓這臺車在純電行駛和發(fā)動機介入這兩種狀態(tài)下的質感差異顯得是那么的巨大,而這也是眾多比亞迪唐車主所一致詬病的。
再看榮威eRX5,完全原創(chuàng)的平臺下打造的eRX5不僅外觀內飾都是高水準的設計,車體的重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是很重要的,也是為何它僅僅用一臺1.5T的發(fā)動機和一臺用以驅動車輛的TM電動機就足以在中段再加速能力上勝過唐的主要原因,當然更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和動力分配邏輯也是eRX5優(yōu)于唐的地方。另一個決定性的關鍵點就是油電切換時的行駛品質,這直接導致了在這場對抗中eRX5的脫穎而出,無論是純電還是發(fā)動機介入,eRX5都能保持一貫的駕駛品質,沒有明顯的拖拽感和振動,沒有煩人的噪音,發(fā)動機的啟停完全可以在駕駛者沒有感知的狀態(tài)下進行,這就是一臺合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應有的狀態(tài),而不是僅僅在純電行駛的時候才能保持品質感,畢竟對于這類產品,還有接近3/4的續(xù)航里程是要靠傳統(tǒng)動力來完成的。eRX5做到了,而唐沒有,很遺憾。
再簡單聊聊配置,我們測試的這兩臺車在價格上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當然2017款唐上市之后官方降價,使其原本市場價比eRX5貴1萬,現(xiàn)如今則是便宜了1萬,一進一出就是便宜了2萬元,性價比高了。唐有著很豐富的配置,那些常見的就不提了,它比eRX5多了電動方向盤、記憶座椅、后視鏡行車記錄儀、大燈清洗、后排座椅可前后移動,還有因為硬件結構的差異而多出的四驅系統(tǒng)。如果說前幾項配置差異不是重點的話,那么四驅系統(tǒng)可能會成為除4.9秒加速之外的另一大選購痛點,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唐更大的后備廂容積,畢竟車身體積放在那里。
榮威eRX5的配置同樣不容小覷,更新的產品意味著可以在配置上比對手有更多針對性的布局,拋開更時髦的互聯(lián)網概念以及娛樂系統(tǒng)設計UI不說,eRX5比唐多了全LED大燈、Alcantara材質的座椅、儀表盤導航顯示、車道偏離預警、AUTOHOLD以及很顯檔次的電動后備廂開啟功能。后排空間上,雖然eRX5的座椅無法前后移動,但對于乘客而言其后排空間卻要比唐的最大狀態(tài)還要寬敞,不過如此一來eRX5犧牲的是一部分后備廂空間,加之本身車長上就較唐吃虧不少,所以后備廂空間對于有需要的消費者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方面。
文章寫到這里,即便我不說,結論也已經很明顯了。唐終究是老了,0-100km/h加速能力畢竟不是所有消費者購買它的主因,絕大部分購買這類產品的消費者都是理性的,因為他們需要車牌和補貼。所以在付出了高額的購車價之后,讓消費者在任何時候都能覺得這個錢花的值,這不單單是依靠所謂的加速性能就可以滿足的。好在我們看到比亞迪也在努力的改變,首先在唐100和剛發(fā)布的宋DM上換裝了三元鋰電池,之后是為2017款的唐換上了新的安卓平臺4G網絡娛樂系統(tǒng),又進行了官降。未來沃爾夫岡的團隊所打造的唐的換代車型也已經初見端倪,設計或將不再是比亞迪的老大難問題。所以對于比亞迪而言,眼前這一代唐的競爭力下降或許早在他們意料之中,這個老牌新能源大企業(yè)的布局和眼光絕對可以讓人更期待之后的產品。
而在榮威這邊,傳統(tǒng)動力部門和獨立的新能源部門相輔相成,雙管齊下,前有RX5的熱銷,后有eRX5的亮眼表現(xiàn),這都表明了這家中國車企強大的研發(fā)實力,設計師邵景峰帶領的上汽設計團隊截止到目前的表現(xiàn)也可以打高分。不過,雖然在單一產品上贏了對手,上汽要走的路依舊很長,新能源品牌的號召力、產品出了上海之后的認可度、未來新產品的持續(xù)性等等,都是眼下要面對的問題。就在前幾天,上汽還在深圳發(fā)布了續(xù)航里程最高達425公里的純電版ERX5,支持40分鐘80%電量的直流快充,并承諾8年或20萬公里電池衰減不超過30%,個中的意味深長各位當可自己領會。
沒有競爭的市場就沒有好產品的涌現(xiàn),企業(yè)間的良性競爭受益者終究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唐和eRX5的對比看似是兩款產品間的硬碰硬,不如看做是企業(yè)層面老牌明星和青年演員間的主角之爭。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并不希望雙方非要斗個你死我活,若是通過這場爭斗,能夠帶動更多的車企加入,為消費者,為這一選擇面極其有限的市場帶來更多靠譜的產品,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天,沒有了政策的扶持,也不再有免費的車牌贈送,還能夠讓大家掏心窩子的主動掏錢購買新能源車,這樣的結局才是最好的,各位說呢?(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