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道試乘感受
有關RG外觀、內飾的部分,今年汽車之家在北京車展上有過一些介紹,這里我先把重點放到賽道體驗上,后面再去簡單回顧。一屁股坐進運動座椅,系上四點式安全帶那一刻,它就暗示著駕乘者一定要小心點燃你的激情,別著急沖動地去挑戰(zhàn)它的極限。相對低H點的設定,有點像坐在賽車里,再操控著這么一臺大馬力純電跑車,主駕的那位教練想必很爽。而我只能坐在副駕......
用電動車跑紐北,沒有了燃油車發(fā)動機轉速、換擋機構等機械的反饋感受,對駕駛者和車輛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想要達到人車合一的狀態(tài)之前,你要精準的控制好踩電門的力度,車速的變化全靠腳。之后,你才能再去精確控制車身姿態(tài)等常規(guī)操作。也許,正是因為這種難度的存在,也提升了在紐北體驗RG的危險,而來參加活動的媒體朋友們,也只能乖乖的在副駕待著,做試乘體驗。不過,有關駕駛RG的感受,我們可以通過女試車手的視頻講解略窺一二。
RG起步那一瞬間就能輸出最強扭矩,動作干脆輕盈,這也是電動車應該有的特點。不到3秒的加速,在全力踩下電門踏板那一刻,它能給你持續(xù)且極為線性的推背感,這是一般燃油車不能達到的另類體驗。不太習慣的話,還是會讓人有些不適,同行的一位媒體朋友試乘完,就略有一點“嘔吐感”。
每個車輪由單個電機單獨驅動,車輛通過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可以不斷地提升在彎道中的車速。同時,通過四個電機獲得最大限度的能量回收,車輛也獲得了強勁的制動力。而當制動請求超過電機限定的極限時,液壓制動系統(tǒng)才啟動。一圈跑下來,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作為一臺跑車即便是坐在副駕也能感受到它的激情,一次又一次出彎帶來的眩暈感和彎道中的離心力讓我對它的駕駛感受充滿了期待,未來的不久,我們也會第一時間對這款愛馳RG進行試駕體驗。而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xiàn),與它的技術不無關系啊,接下來我們就簡要介紹下這套神奇的混動系統(tǒng)。
● 技術路線——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
如果用戶既想體驗純電車的駕駛品質,又想解決電動車里程焦慮問題,目前看增程式電動車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與上周車和家發(fā)布用汽油發(fā)動機增程方案不同,愛馳汽車給出了另一套更具科技性的混動方案,他們選擇了“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Reformed Methanol Fuel Cell,RMFC)的技術路線,甲醇經過一次轉化生成氫氣,直接通過質子交換形式產生電能。
甲醇是煤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的副產品,其全球最大的產能國是中國,由于應用場景有限,導致利用率很低。甲醇的天然優(yōu)勢是冰點低、抗寒能力強。目前,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北歐寒冷地區(qū)的電站應用比較廣泛。甲醇重整制氫過程釋放熱量的特性,在寒冷地區(qū)推廣這類增程車也是有利的。 另據(jù)了解,只需用不到100萬元人民幣的成本,就能把傳統(tǒng)加油站改造成“加甲醇站”。在原料成本上,其價格也遠遠比汽油便宜。未來在國內的應用場景或許有機會豐富起來。
甲醇重整制氫可以避免液態(tài)或者氣態(tài)游離氫,具有的爆炸、揮發(fā)和易燃等缺點。另外,由于高溫燃料電池無須使用極高純度的氫氣,氫氣可以通過催化反應從甲醇中制得。而一般情況下,在催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多余氫氣會直接排出。RG則是利用了這部分多余的氫氣,去維持催化反應的溫度。這樣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電能轉化效率,最終可以達到45%的電能轉化效率。
從廠商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RG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每產生5kWh的電能,僅消耗約4.5升的甲醇與水的混合燃料(甲醇與水的比例為6:4,燃料箱容積為60L)。愛馳恭博除了自己有相關核心專利技術外,在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選擇上,這臺原型車找了丹麥燃料電池公司SerEnergy進行合作研發(fā)。RG不僅把電池和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二者結合起來,其配備的電池容量也高達約60kWh。通過這樣的能量組合,大幅度提升了整車續(xù)航能力。RG在80公里等速行駛條件下,綜合續(xù)航能力可達到850公里以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