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啟示錄] 這兩年,隨著大量資本的涌入,公眾面前一夜之間出現了許多新興造車企業(yè)。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電動、增程、智能、互聯網、互聯網思維等等名詞一并涌入了大家的視線。當他們用PPT宣講完理念,得到投資人垂青,關起門來苦干一番后,迎來了車展,可以展示階段性成果了。這時,新興品牌造車就恰如浪潮褪去之時,通過車展上不同的產品形態(tài),能讓我們更好看清它們各自不同的狀態(tài)。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市場中已存在近100汽車品牌,800余個在售車型,20000余個產品型號。然而用戶買車時通常只會同時考慮3至5個車型,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傳統(tǒng)車企,還是誕生不久的新興車企,想要進入用戶視野必須擁有過人之處。傳統(tǒng)的品牌以及車系的歷史積淀是新興車企無法比擬的,因此我們便見到了新興車企在宣傳階段不斷引用全新理念,嘗試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印象。在宣傳攻勢背后,處于同一舞臺的他們將有怎樣的表現?
■ 現實的蔚來
在新興品牌造車發(fā)布會上被提及最多的詞,我想就是情懷二字。誠然,以孩童時對汽車單純熱愛的情感,顛覆傳統(tǒng)的制造新產品是一件很容易打動目標消費人群的好說辭,但同時對于真正的潛在消費者而言,令他們對新品牌產生好感的,最終并不是和夢想有關的造車計劃,而是能夠看得見、摸得到的產品。
在前期的品牌宣傳上,蔚來確實表現出了與“傳統(tǒng)”車企的不同之處,Formula E奪冠,刷新著名賽道圈速等保證了品牌擁有足夠曝光度的同時,亦展示出了技術研發(fā)實力。有了嚴苛賽場上的奪冠記錄做背書,量產產品的可靠性會讓消費者更加信服。
就像前面說到的,真正令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好感,甚至于上升至決定購買產品層面的絕非是那些鼓舞人心的造車故事,也并非是賽事奪冠記錄,而是在合適的時間節(jié)點上,接近量產或準量產產品的亮相。
與超跑EP9、概念車EVE不同,SUV造型的ES8的身份是蔚來首款量產產品,關于它我們此前已經進行過詳細解讀,對它還比較陌生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全鋁車身+雙驅動電機 蔚來ES8技術解析》閱讀,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與此前的超跑有著明顯的身份差異,不過現場的參觀者卻并沒產生明確的心理落差,這說明了EP9對于品牌技術實力宣傳到位,同時又沒有喧賓奪主。
汽車的制造與供應商聯系緊密,只要你稍加觀察,就會在車展零部件展館,眾多知名供應商展臺上發(fā)現掛有蔚來ES8用的標簽。對知名供應商而言,與“傳統(tǒng)”車企合作多年的關系使得他們對于需求數量以及企業(yè)抗風險能力有著嚴苛的評估,只要滿足多重評判標準,他們才會為新興企業(yè)提供貨源。
對供應商而言,決定為車企提供零部件,需要經過多重考量。車企所需零部件數量決定著開發(fā)、制造成本,以及最終的利潤回報,同時車企本身的抗風險能力,車型歷史銷量等都是左右供應商做出決定的因素。因此,供應商在為新車企提供零部件的事情上總是顯得“謹小慎微”。換言之,能夠與國際知名供應商簽訂合作協議,在某些層面上也是對新品牌實力、狀態(tài)的肯定。
當然,無論設計、開發(fā)理念多么前衛(wèi),最終都需要“落地”量產,在這個大機器生產仍占據主流的年代,新理念的產物仍舊需要傳統(tǒng)工廠完成制造工作。當其他新興品牌對要代工還是自建工廠的選擇題上搖擺不定時,蔚來在去年已經宣布了與江淮進行合作,二者合作建立全新制造工廠。江淮發(fā)揮傳統(tǒng)車企制造環(huán)節(jié)的把控優(yōu)勢,完成蔚來量產車型的制造工作。上海車展前,蔚來又公布了與長安合作的消息。
盡管車名叫做蔚來,不過從最早參賽的電動方程式賽車、刷圈速的超跑EP9、展示未來量產產品設計理念的EVE概念車,再到已經走向臺前的ES8,這個新興品牌在造車理念、宣傳途徑方面與“傳統(tǒng)”車企走著迥然不同的道路。另一方面,在每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蔚來都能將產品擺到臺前,增加關注度、曝光度的同時,也令觀望的消費者、第三方、零部件供應商感到項目、車型工作的不斷推進。
一句話點評點評:盡管名字最未來,但它卻是車展上距離現實最近的新興品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