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看了那么多“前麥弗遜后多連桿”,你有沒有感覺很無聊了呢?在這個天下大同的世界里,懸架結構趨于同化也難免,很多時候底盤結構對比的意義也越來越小。所以今天,我來給你們看一次“另類熱血”的對比:跑車底盤!而且今天到場的兩位“選手”還有些“八竿子打不著”:馬自達MX-5和邁凱倫570S(以下簡稱MX-5與570S),落地價差價近十倍!從它們的身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跑車底盤的那些事。
○ 這倆無論是發(fā)動機布局還是定位都相差甚遠,你為啥還要這么對比呢?
事先聲明的一點是,這次對比并沒有什么所謂的“購買指導建議”。也就是說,我的結論既不會說“MX-5的底盤和570S一個水平”,所以就一概而論認定MX-5就是“神車”,也不會說“570S的底盤全面秒殺MX-5”,所以就一概而論認定MX-5就是“一文不值”。本次對比主要是立足于跑車底盤揭秘與知識科普,除了告訴你跑車底盤與一般車型的區(qū)別之外,通過入門跑車與超跑之間的對比,辨明二者之間存在的設計取向差異和結構區(qū)別,告訴你不同跑車的底盤是什么結構的,另外也是這次機會難得,給大家解解饞,讓你好好看看“裸奔”之后的跑車底盤到底長啥樣。
所以說,這一期“底盤對比”,完全秉承了我個人的選題立意色彩:不理性+意料之外。為的就是在開心快樂的同時,滿足你的好奇心,還能獲得知識,一舉兩得。如果你們喜歡這種比較“無厘頭”的對比,也歡迎大家在我個人的編輯博客(科技舒寧)與我的微博(@瓦罐寧子)留言題問,并大聲告訴我你們下期想看什么。當然了,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在評論區(qū)產(chǎn)生不和諧言論,評論審核組的同事們可不會手下留情喲。
○ 廢話完了,先來說說這兩個車吧
首先我們來聊聊馬自達MX-5。作為全世界銷量最好的敞篷小跑車(Roadster),MX-5在全世界的口碑還是相當高的,它小巧、靈活、操控性很棒,不需要多么大的馬力便可以創(chuàng)造出十足開心的駕駛樂趣,并且價格還算“物美價廉”,與很多跑車相比不算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果說MX-5是一個讓自己快樂的“小目標”,那邁凱倫570S就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夢想了。誠然,單從價格上來說,光這臺車的“豪車稅+購置稅”就夠買一臺MX-5了,再加上它中置后驅(qū)的布局、碳纖維單體座艙、蝴蝶門和拉風的外觀設計,這儼然就是一臺標準的現(xiàn)代化超級跑車,當之無愧的夢幻機器。
所以說,雖然它們差異很大,取向也完全不一樣,但它們分別用了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著跑車的魅力,并且還都挺成功,可以看做是同級別當中的代表車型。ok,咱們這就開始今天的“非主流”對比吧。
○ 全汽車之家最貴的一次底盤對比,你們準備好了嗎?
是的,前腳剛寫完全新保時捷Cayenne Turbo底盤,這下來了一對兒“Boss”,再一次刷新了汽車之家底盤拆解類文章的價格記錄,并且這一次也是我們首次對比兩種跑車的底盤,從結構上來給各位講解一下兩種跑車的取向區(qū)別,并以此來說明二者究竟用什么不同的辦法,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跑車運動特質(zhì)。
而二者與一般性能車最大的設計區(qū)別在哪里呢?當然是取向。有別于很多鋼炮和原廠性能車的是,跑車的設計構架不怎么考慮實用性需求,而為了操控性和剛性等方面的訴求,它們會盡可能地往這些方面去做優(yōu)化,以達到比較高水平的車身極限與較好的車輛操控性。為此,真正的跑車會采用自身獨立的結構設計,而非從某種轎車形式的底盤車身通過原廠優(yōu)化升級而來。
所以說,跑車貴有貴的道理:不僅是因為身份和外觀拉風,在結構設計、低零部件通用性與產(chǎn)銷量上就注定它的成本會比較高,這么一講,它“賣個高價”你是不是就覺得合情合理了?話雖如此,但畢竟能夠接觸到這類車型的機會比較少,所以我們先來從全景實拍上,看看二者在這方面的區(qū)別。
- 底盤全景
不僅是在發(fā)動機布局和底盤全景上存在很大差異,單從尺寸上來說,兩者也有著非常顯著的區(qū)別。MX-5車長不足4m,寬度也只有1.735m,而570S則比它長出半米有余不說,寬度都快到2.1m了,而這也就決定了二者取向是完全不同的:MX-5小巧的車身使其具備靈活操控的特質(zhì),而570S的寬車身和輪距顯然是為了高速穩(wěn)定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