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菲尼迪Q70L
2007年12月12日,英菲尼迪M35正式上市,售價區(qū)間54.8萬元到59.3萬元,當年這些錢可以在北京不算遠的區(qū)域買套100平米三居室;2012年高大上的M系列為中國市場推出加長版M25L,排量小空間大,更合大家胃口;2013年,英菲尼迪全球總裁約翰·德·尼琛策劃給旗下所有產品更名,M系列改叫Q70,國內售賣加長版本叫Q70L。以上,便是今天這第三款車在國內市場的歷程。
Q70L今年上半年一共上牌3053臺,似乎還行,比CTS強不少,但往上看,同級別冠軍奧迪A6L上牌量72459臺,是它的24倍(是剛才進口CTS的218倍),你是否體會到BBA三強的壓倒性優(yōu)勢?
◆ 何以懷才?
1. 車身尺寸大,氣場足
大尺寸的車身更能體現出氣場,中大型車買家需要這個。Q70L車身長超過5.1米,同級別僅凱迪拉克XTS比它長----長1mm而已?上沂掷餂]有更好的圖片來展示,如果在路上碰見這貨,你不妨悄悄靠近,仔細觀察一下它穩(wěn)穩(wěn)巡航的姿態(tài)。
2. 長長的配置清單,性價比強
中國人買車喜歡配置高的,越多越好,沒有任何貶意,只是描述消費現象。這方面Q70L有說服力,不說頂配,拿入門版的配置清單看看就知道它多有誠意。
相比之前2013款,最新出的2015款在配置上做了些改動,整體來說是簡配并且減價的趨勢,簡配并不好,但減價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橫向看同級別車型,Q70L的配置水平仍然高,所以喜歡高配置的朋友得多想著它。
3. 空間相當大
2012年同事劉昱昕去試駕Q70L(那年還沒改名,叫M25L),后來他在試駕報告里寫道,根據親身體驗的結果,Q70L后排空間遠大于寶馬5系和奧迪A6L。如果你經常面臨商務場合,需要給力的后排空間,Q70L會很好的完成任務。
◆ 何以不遇?
1. 品牌弱勢
大多數消費者心中,英菲尼迪仍屬于非主流的豪華品牌,這一點它比凱迪拉克的認可程度更低,品牌這件事無法一蹴而就,還需要廠家步步耕耘夯實基礎,等待更好的機會。這里可以舉個皇冠的例子,很長時間內“皇冠”這兩個字極具含金量,直到2009年,國內中大型車上牌量第三名還是它,后來卻因為產品不給力跟不上時代,慢慢被換代發(fā)力的奔馳E級擠下去。所以英菲尼迪和凱迪拉克都不必灰心,機會一直在,靠自己把握,品牌終究要靠產品實力來支撐,中國人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將來會怎樣呢。
2. 動力系統(tǒng)選擇范圍太小,沒有形成立體攻勢
3.5升混動版基本是沒人買的,剩下的只有一臺2.5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可選,趕走一大批消費者,因為我行使不了選擇的權利。好比去餐館吃飯,服務員說不能點菜,就一個魚香肉絲,吃嗎?當然不吃。反觀A6L,有四款汽油機可選;5系兩款汽油機,共四種動力調校;E級一樣,刨除混動版后也是兩款汽油機、四種動力調校。
◆ 向什么人推薦?
Q70L是一款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的產品,大尺寸大空間配置高,價格不貴,買新車還能享受四年或十萬公里內(先到為準)的9次免費保養(yǎng)服務,包括機油、機濾、空濾、空調濾清器、制動液、冷卻液這六項。缺點在于品牌尚不夠強勢,而且除混動版外,只有一款2.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可選,過于單調。在豪華品牌林立的中大型車市場,它更具備一些親民氣質。
◆ 相關閱讀點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