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島TT大賽點燃登頂世界之巔的斗志
事實上,在本田技研那個困難時期,藤澤生怕宗一郎意氣用事,于是建議他出國散心。而宗一郎雖然心里放不下公司,但同樣覺得藤澤說得有道理,并且也相信藤澤能夠妥善化解這次危機。于是就借此散心機會去觀看曼島TT大賽,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觀賽卻再次點燃他征服世界之巔的雄心。
曼島TT摩托車賽是屬于勇敢者的游戲,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最刺激、最壯觀的賽車比賽,如今在這里比賽的賽車平均車速超過200km/h,最高車速超330km/h。雖然至今已有超過250人在比賽中車禍身亡,但它依然吸引著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車手和車隊前來參戰(zhàn),因為這里是證明自己實力的絕佳舞臺。
在觀賽過程中,宗一郎發(fā)現(xiàn)曼島TT大賽的賽道對賽車的性能以及車手的駕駛技術(shù)都有非常大的考驗,他手拿照相機捕捉了幾輛賽車的影像,準備拿回國內(nèi)好好研究。他知道,要與頂級廠商同臺競技,首先就得拿出能參加比賽的賽車。然而,這并不容易。
由于本田技研專注制造民用摩托車,車輛的性能差距是不會隨著豪言壯語而瞬間縮短,所以外界不抱信心完全可以理解。然而,不被嘲笑的理想,同樣不值得去實現(xiàn)。宗一郎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而是踏實將夢想付諸行動。他親自在公司中挑選了20名對摩托車感興趣的年輕人,并在琦玉縣制作所成立了“TT比賽推進本部”開始著手研發(fā)賽車。
當時新研發(fā)的發(fā)動機搭載在賽車上,最高時速能達到150km/h,但與歐美頂級賽車的200km/h相比,還是有不小的距離。最終,本田不得不放棄參加1955年的曼島TT大賽,這也意味著他們又多一年去準備下一年的比賽。宗一郎也修訂了參賽目標,先在國內(nèi)比賽掙經(jīng)驗。
1955年11月,日本舉行了第一次摩托車大賽,賽場設置于淺間山。共有36家廠商爭奪冠軍,本田技研亦在其中。淺間山的賽道模擬曼島TT大賽的場地修建而成,雖然路況仍然不能與曼島TT的相比,可還是相當考驗賽車的性能和車手的技術(shù)。對于本田技研而言,比賽的假想敵是歐洲勁旅們,在國內(nèi)奪冠輕而易舉。
本田技研的成績盡管在外人看來已經(jīng)相當不俗,可他們自己并不滿意,因為離包攬所有級別的目標沒有完成。隊員們原以為宗一郎會發(fā)火,可他并沒有,只是宣布建立技術(shù)部第二研究所,課長是他的得意弟子河島喜好,同時還兼任曼島TT大賽賽車隊長。
1959年1月,本田技研用于參加曼島TT大賽的發(fā)動機終于研發(fā)成功,隨后公司立馬向外界宣布即將參加今年的比賽。5月5日,河島喜好帶隊踏上了飛往曼島的航班。在出發(fā)前,渴望勝利的宗一郎還是沒把心中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他這樣鼓勵隊員:“參賽的目的自然是拿冠軍,但拿不到也沒關系,最重要的是人不要受傷,要做好與外國車手長期戰(zhàn)斗的準備!标爢T們都知道社長的話是不想讓自己背負太大的壓力,可他們心里也很清楚,背后是所有本田人的期待、光榮和夢想。那接下來,等待這群小伙子以及宗一郎將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呢?我們下一回揭曉。
全文總結(jié):
本田宗一郎是一個夢想家,對自己熱衷的事物都會去追求,對勝利有極度的渴望。從16歲獨自闖東京,再到后來多次創(chuàng)業(yè)。我們不僅看到了他個人的奮斗史,更感受到了夢想帶來的力量,這也是他屢遭挫折卻還能堅持的原因。從1949年推出第一款摩托車Dream D,到征服國內(nèi)市場,他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不過,這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他的野心是征服全世界。宗一郎深信:“ If You’re Not the No.1 in the World,You Can’t Be No.1 in Japan”,參加曼島TT大賽正是他向世界發(fā)出的挑戰(zhàn)宣言。可以說,好戲才剛剛開始。(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部分資料整理自官網(wǎng)以及網(wǎng)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