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中國新能源市場曾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階段,那段時間,新車新技術與新市場讓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萬分期待。但受制于研發(fā)水平,第一批進入市場的產品大多避不開空間小、安全配置低、續(xù)航里程短等致命槽點,且都是8萬元以內、定位微型車/小型SUV的新能源車型,人們給這類產品起了個外號“國民車”、“占號神器”。
隨著近兩年新能源技術的日益升級與完善,“占號神器”、“國民車”們逐漸退出舞臺,各家車企都在嘗試推出更高級別的車型,涉水高端化。但是從2019年至今的形勢來看,仍有部分企業(yè)對8萬元以下的低價車型情有獨鐘,并且擁有一定的用戶群體。
想必會有很多網友好奇,什么樣的人會選擇這類車型?家里有燃油車的尚可理解,低價新能源車可以起到一個“換崗”作用,但將其作為家庭第一輛車的人群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這類車型的消費市場,我將從車主入手,了解他們真實的購車心理。
30秒閱讀全文:
★ 性價比成為諸多車友的主要購買原因;
★ 小毛病較多,令多數車主頭疼;
★ 不會推薦身邊人購買占比較高;
★ 日常通勤成為這類車型主要屬性;
★ 提升性價比的同時,需堅守產品品質;
★ 寒冬之下,手起刀落沒有憐憫。
● 性價比成為最大賣點
續(xù)航里程成為“最后的遺憾”
隨著各家車企的研發(fā)技術日益完善,也隨之衍生了很多配置更豐富、續(xù)航里程較高以及外觀、內飾設計更年輕時尚的車型。談到這些,我面前的小文有些后悔買車買早了。
“2015年那會兒買一個新能源汽車回家,街坊都說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小文說到這兒有些得意。“沒辦法,年輕就想趕時髦,再加上搖號好幾年也沒中簽,沒跟家里人商量,就改變策略之間換搖新能源,沒想到很快就中了!
“中簽一剎那很激動”,小文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說,“由于手頭預算有限,那時候可選的有北汽EV(參數|詢價)系列、奇瑞eQ、知豆D2、眾泰Z100等等。相比下來,不論是奇瑞品牌的口碑、續(xù)航里程還是外觀配置,都還挺吸引我的,所以最后落地將近8萬元,我把這款車開回了家!
剛開上新車自然是興奮的,但小文說,煩惱也來的很快,“其實在第一年的時候,我用這款車還挺滿意的,還推薦街坊也買了一臺。200km的續(xù)航里程,基本能夠滿足我日常的通勤。但開了兩年之后,我的車也開始時不常的出現一些問題,例如異響、續(xù)航里程每況愈下,壓縮機故障、車門異響等等!
與此同時,新能源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新產品紛至沓來,讓小文有了新想法, 他告訴我,現在已經把這款車掛在了二手車平臺網站上,準備賣掉換車了。
當時他是因為性價比買的這款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突出的優(yōu)點已不復存在,由于電池的老化,甚至連最基本的日常通勤都難以滿足。
車輛品控差讓個別車主放棄這個區(qū)間車型
放棄舊車轉投“新歡”,小文并不是個例,在我跟小文閑聊的時候,小張聞訊駕駛著他的長安奔奔EV趕來。在聊到8萬元左右價格區(qū)間車型的時候,倆人立刻打開了話匣子。在他們這圈子里,基本大家都是圖性價比去購買的這類車型,但也應了那句老話說的, “一分價錢一分貨”,他們的愛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
“這款長安奔奔EV是2018年12月買的,不論是外觀還是續(xù)航里程相比小文那個要強不少!毙堈f,“可新鮮勁還沒過,這個車就接二連三的出問題,截至目前這款車已經更換過一次驅動電機、兩把遙控鑰匙。更別提輪胎,因為鼓包已經把四條胎全換了。”
小張越說越氣,而順手拍了拍自己的車頂,他最不滿意的還是續(xù)航里程!百I的時候說的好聽,續(xù)航里程300左右,但實際上夏天實際續(xù)航只有250-260km,冬天更慘,續(xù)航才180km(開暖風的時候續(xù)航140km左右)。”說這話時,小張的奔奔EV才開了不到兩年。
“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一定會增加一部分購車預算,不會再考慮這個價格區(qū)間的車型了!毙堅谡f完這句話的時候,旁邊的小文對他的說法也表示百分百贊同。
不單是這兩位對話對象,通過我此前與網友互動中也得知,購買8萬元以下純電動入門車型的消費者,在購車原因以及主要用車場景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大多為性價比以及上下班代步。
因為他們的年齡大概在26-34歲之間,恰巧處于社會的新力量和中堅力量,并且已經脫離父母的經濟補助,工作三四年攢下的積蓄恰好能夠購買10萬元以內的車型,而那些仍舊推出低價車型的車企,瞄準的正是這一消費群體。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