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連桿式后懸架
S2000的后副車架遵循著簡單、高效的原則,兩根管狀的主梁通過橫向連接構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結構。這與RX-7在設計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比R32那個令人如此糾結、繁復的設計感覺“清爽”了許多。
S2000的后懸架幾乎與前懸架相同,其中的控制臂我們可以看成是前懸架中的轉向橫拉桿,不過我們姑且還是稱其為多連桿式結構吧。S2000的懸架部件都設計得非常纖細,同時挖空的處理又使其形成了穩(wěn)定的“工字型”斷面,雖然材料強度我們無法用肉眼判斷,但是在結構設計上,已經堪稱完美,而我更喜歡將其看作一個精心雕琢的工藝品。
后懸架的下叉臂的頂點與控制臂分別連接在轉向節(jié)一前一后的位置,這樣就確保了車輪不會發(fā)生橫向的擺動。來到后懸架的上部,上叉臂如法炮制前懸架下叉臂的設計精髓,通過此種方式,也確保了后懸架上部的橫向穩(wěn)定性。
在談到對底盤細節(jié)的保護上,S2000同樣不甘示弱,用來隔音防腐的噴塑涂層、通過精心設計來對貫穿車體的管線和某些“地位”較低的部件進行貼心的保護,這些都體現(xiàn)了工程人員在設計上的周到與全面。
全文總結:
S2000是一款足以向世人證明本田技術實力的車型,雖然它不及NSX那樣大紅大紫,但是在平民級跑車領域,它絕對令對手不敢小視。其實仔細品味這款車,你會漸漸發(fā)現(xiàn),它實在蘊藏了太多的設計哲學與智慧,也許是道行太淺,也許是時間的禁錮,我也不過只參透了其中的些許。
回顧這幾款來自上世紀90年代的日系高性能車,它們都誕生在一個廠商可以不計工本,不求回報的大背景下。你可以擁有強大的動力以及四輪驅動系統(tǒng)、抑或輕巧的車身搭配十分考究的懸架結構設計,同時不可忽略完美的配重以及深厚的底盤調校功力,當這些充滿智慧的設計元素融合在一起時,這樣一款款經典、充滿魅力,甚至不可一世的車型便永久的駐守在我們悸動的心靈深處。(文/汽車之家 馮景毅)
特別鳴謝:S2000車主/北平、深圳D-projet/豆哥
相關鏈接: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