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從3月初提車到現在已經快半年時間了,這也意味著我要和這輛凌派(參數|詢價)說再見了。當前兩天開回自己的車時候,竟然有點不習慣,著車時找不到一鍵啟動,倒車時發(fā)現沒有倒車影像……很多東西就是這樣,平時不覺得重要,只是我們習慣了擁有。半年的時間確實不能算長,但也足夠讓我站在“過來人”的角度聊聊凌派各方面的表現。本文不追求大而全,會鮮明地聊我認為凌派好的以及不足的地方。當然,在總結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凌派的最后一項“測試”:漆面厚度表現如何。
■ 凌派漆面厚度測試:
前陣子,我們發(fā)布了6款合資緊湊型車橫評,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漆面厚度的比拼。說到車身漆面,大家都知道它主要起到美化外觀以及防銹的作用。那哪些車的漆面是您認為比較薄或者放心的呢?也許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朋友憑借的更多是固有的印象去判斷,然而今天我們卻只想用數據說話。
開始之前先說說測量方法,我們將會選取凌派車身外觀的不同部件(如:車門、發(fā)動機艙蓋等)進行采樣,并且每個部件有多個取樣點(正中、前、后、左、右)。另外,每一個取樣點都會進行多次取樣,并且每一次取樣都對測試儀器進行校準,最后才計算出平均值,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盡量減小測量過程中產生的誤差。
■ 發(fā)動機艙蓋及前翼子板
廣汽本田凌派漆面厚度平均值分布 | |||||||
發(fā)動機艙蓋各點平均值 | 前翼子板各點平均值 | ||||||
正中 | 左 | 右 | 前 | 后 | 正中 | 前 | 后 |
116 | 110 | 114 | 114 | 110 | 107 | 118 | 110 |
發(fā)動機艙蓋整體平均值:112.8 | 前翼子板整體平均值:111.7 |
發(fā)動機艙蓋漆面厚度的整體平均值是112.8微米,其中,正中央的厚度達到了116微米,而較薄的位置則是后沿以及靠近副駕駛的一側,它們均為110微米。實際上,發(fā)動機蓋被“誤傷”的概率相對比較小,除非真的被東西砸中。而前包圍采用非金屬材質,因此相應的位置無法測量漆面的厚度,前翼子板的漆面厚度平均值是111.7微米。
■ 前車門及后車門
廣汽本田凌派漆面厚度平均值分布 | |||||||||
前車門各點平均值 | 后車門各點平均值 | ||||||||
正中 | 上 | 下 | 前 | 后 | 正中 | 上 | 下 | 前 | 后 |
118 | 100 | 102 | 113 | 114 | 110 | 102 | 110 | 119 | 104 |
前車門整體平均值:109.4 | 后車門整體平均值:109 |
在日常用車過程中,車門是最容易被刮蹭到的地方。我自己所住的地方上下班時間電單車特別多,而且這些單車左穿右插,所以每次都特別擔心會被劃到。另外,平時自己開門時如果不小心的話,也容易與相鄰的車碰到?偠灾,車門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從測出的數據來看,前后車門的車漆厚度表現中規(guī)中矩,均為109μm。
■ 車頂及后備廂蓋
廣汽本田凌派漆面厚度平均值分布 | |||||||||
車頂各點平均值 | 后備廂蓋各點平均值 | ||||||||
正中 | 左 | 右 | 前 | 后 | 正中 | 左 | 右 | 前 | 后 |
97 | 96 | 98 | 101 | 103 | 97 | 96 | 98 | 101 | 103 |
車頂整體平均值:99 | 后備廂蓋整體平均值:99 |
車頂及后備廂蓋的漆面厚度都是99μm,是此次測量的均值里最低的。由于這兩塊區(qū)域平時被傷到的概率相對小一些,所以也可以理解吧。接下來看看凌派各項數據與同級別車型的對比。
■ 與同級別車型對比
同級車型對比 | |||||
項目/車型 | 凌派 | ?怂 | 朗逸 | 思域 | 軒逸 |
發(fā)動機蓋 | 112.8 | 119.6 | 126.8 | 100 | 92.6 |
前翼子板 | 111.7 | 110.2 | 120.6 | 93 | 88 |
前車門 | 109.4 | 107.6 | 114.8 | 105.4 | 86.8 |
后車門 | 109 | 107 | 113.8 | 100.4 | 81.8 |
后備廂蓋 | 99 | 111.4 | 132 | 100 | 97.8 |
總平均值 | 108.38 | 116.16 | 121.6 | 99.76 | 89.4 |
我們找來了四款與凌派價格相近的同級別車型,從最終的總平均值來看,凌派處于居中的水平。朗逸和?怂瓜鄬ν怀,也比較符合我們對德系車以及美系車的印象。至于思域和軒逸兩款日系兄弟,它們的均值都低于100μm,凌派相較它們就顯得更厚道一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