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足操控性需求的后懸架
相比于小型SUV,緊湊型SUV底盤留給工程師布局空間顯然更大,因此領克01的后懸架采用了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從對車輪控制以及布置四驅難易程度上看,其相比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架優(yōu)勢更為明顯。
- 用調校滿足乘坐舒適性
得益于模塊化平臺開發(fā)理念,未來領克以及沃爾沃的工程師能根據定位、市場需求,為新產品選擇使用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架,亦或是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在后懸架結構中,縱臂前端固定位置以及內部襯套的材質、大小都將直接影響到車輛經過減速帶、坑洼路面口,車輪跳動方向。開發(fā)階段,工程團隊對此進行了多次模擬、測試。
領克01后懸架上控制臂與下控制臂可以通過偏心螺絲分別對車輪前束和外傾的參數值進行調整。同時由于減振器與彈簧的下支撐點恰好連接在下控制臂上,所以該控制臂除了承受軸向的拉力和壓力外,還要承受彎曲力矩。您可以將這樣的受力情況想象為大橋。其兩端負責支撐橋體,也就是整根控制臂。中間部分承受垂直于路面的載荷,也就是來自彈簧與減振器的載荷。
領克01的身上融入了中、瑞兩方開發(fā)團隊的心血,當然地域的不同也令雙方團隊在車輛開發(fā)理念上產生了差異。具體到懸架結構、調校上,中方對乘坐舒適性更為看重,而瑞典團隊則希望操控性上能有更好的表現,在后懸架副車架部分雙方團隊就存在不同意見。
領克工程師透露,領克01的后副車架與車身連接部分的襯套也能起到一部分過濾振動的作用,在早期的開發(fā)理念中,瑞典團隊認為操控性更為重要,因此副車架與車身采用了剛性連接,中方團隊考慮到國內消費者對舒適性的強烈訴求后,主張使用襯套對振動加以緩解。最終考慮到車輛主銷地域等因素,就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帶有襯套的副車架的結果。
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城市SUV配備了四驅系統(tǒng),當然其目的大多并非是高強度脫困,而是不佳路況下的操控穩(wěn)定性。不過領克的工程師提到自家四驅系統(tǒng)與兩驅系統(tǒng)的關系時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原來在瑞典團隊心中,冰雪路面下駕駛四驅車型是一種操控樂趣的體驗,因此在他們的堅持下,領克四驅車型中ESP針對打滑并不會頻繁干預,這樣可以留給駕駛員更多操控空間,相反兩驅車型ESP則會介入的相對頻繁,以確保安全。
根據目前獲得的消息,未來領克01將會推出兩驅以及四驅兩種驅動模式,我們拆解的便是頂配四驅車型。從結構上看,瀚德提供的第五代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負責分配前后輪扭矩,這套適時四驅系統(tǒng)可以提供最多50:50的前后軸扭矩分配,輪間限滑則交由ESP系統(tǒng)完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