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關注度的中國品牌在2011年的狀況:“借鑒”仍是主流造車方式
2011年中國品牌的一線大廠們紛紛放緩了前進的腳步,有的是在2009-2010年的“任性買買買”之后在整合資源逐步消化,而有的則深陷泥潭瑣事不斷,不過在這一年其他一些低關注度的廠商都在干嘛,我們也來看看。
2011年的上海車展上,黃海汽車發(fā)布了一款旗勝V3車型,售價10.58-11.98萬元,搭載了2.0L和2.4L發(fā)動機,與5速手動變速箱。在外觀設計上,這款車型借鑒了雷克薩斯RX系列的設計理念,不過好在整體外觀比較和諧,不突兀。
另外,華晨金杯在2011年也正式?jīng)Q定要進入乘用車市場競爭,在2011年8月25日的廣州車展上發(fā)布了旗下首款SUV車型金杯S50,售價8.83-13.28萬元,搭載2.0L和2.4L三菱的4G系列發(fā)動機,匹配手動變速箱,除了前臉部分借鑒了當時的索蘭托之外,其他設計相對原創(chuàng)性較高,另外,其采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偏向于越野風格。
2011年11月21日,華泰汽車在當年的廣州車展上正式發(fā)布了華泰寶利格,售價12.37-22.97萬元,華泰寶利格看起來和保時捷卡宴有很高的相似度,動力上搭載了上汽生產(chǎn)的Kavachi 1.8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寶利格以及華泰B11的上市預示著華泰汽車已經(jīng)走出了僅依靠生產(chǎn)現(xiàn)代老款圣達菲存活的境地。
其實2011年,最讓汽車行業(yè)震驚的還是川汽野馬的“借鑒”行為,2011年上半年四川汽車發(fā)布了旗下的三款全新F系列車型,包括了F10、F11和F12,其實這三款車型都是基于F99改造而來,光從前臉來看,三款車型像極了奧迪A4、斯巴魯森林人和起亞智跑。如今這三款車型中的F10和F12已經(jīng)上市,售價在4-7萬元之間。
除了上面三款車型,夸張的是在2011年的成都車展上,野馬汽車又“復制”出了F16、T-SUV、E-SUV三款全新的車型,它們依次與奧迪A4旅行版、大眾途觀和英菲尼迪EX(現(xiàn)名QX50)極為相似,高仿程度讓人驚嘆。
其實從上面這些廠商的情況我們也不難看出,在2011年還有不少低關注度的中國品牌在干著逆向研發(fā)造車的事情,其實“借鑒模仿”對于剛起步的企業(yè)來說是一條“近路”可以迅速打開局面、提升知名度,不過如果長期以往則會嚴重損害品牌形象,得不償失,再想要提升品牌形象則會難上加難。
◆ 奔騰換標提升品牌形象
說提升品牌形象,2011年奔騰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換標,當年隨著2011款奔騰B70的誕生,一汽轎車鄭重宣布,在奔騰的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中,將首先從確立品牌形象、統(tǒng)一標識開始——自2011款奔騰B70開始,奔騰將統(tǒng)一懸掛中國一汽鷹字標。這種方式在中國品牌的發(fā)展過程被證明是切實有效的,像2010年換標的長安,2012年換標的哈弗,以及2013年換標的奇瑞,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小結:
2011年,對于中國車市來說是動蕩不安的一年,其中的原因有快速發(fā)展沉淀出諸多問題的集中釋放,也有海外并購的“消化不良”,總之,在經(jīng)過前期的快速發(fā)展之后,2011年是中國品牌開始停下腳步思考解決沉淀問題以及醞釀下一步轉(zhuǎn)型與變革的一年,接下來,中國品牌究竟會如何改變呢?敬請期待下集--《中國品牌發(fā)展十年之12-13年:轉(zhuǎn)型》。(圖/文 汽車之家 張文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