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設計中心的前身,奔馳中國的設計辦公室在2009年初就已經(jīng)成立。自然是工作室當時第一個設計師,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2010年巴黎車展上亮相的smart e-scooter概念車,這也是中國設計中心第一個項目,在德國評審的設計競爭中被蔡澈總裁直接選中。自然說,中國設計中心當時制作了兩個模型,并且是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完成,另一個偏向量產(chǎn)的設計概念是陳聰仁先生的作品。
光鮮的背后是不計日夜的投入,自然回憶到:“由于項目時間非常緊張,之前幾輪提案送至德國都不甚滿意。德國也在做幾個方案,布雷的要求是必須拿下競爭,它讓我放空之前的提案想法,重新構思。我盡量展現(xiàn)更多與之前不同風格的設計,后來,布雷看過新的方案后覺得不錯,選中最終設計方案。當時壓力很大且剛進公司,如果不能有展現(xiàn)能力的方案,面對嚴格的布雷先生,結果會如何自已很清楚!
自然展現(xiàn)了當時構思smart e-scooter概念車的創(chuàng)意草圖,各種不同的想法堆積在一起,你不得不感嘆設計師腦袋的偉大。以其中一副簡單的創(chuàng)意草圖為例,自然將smart品牌標識融入車身設計中,簡單的就能辨認出家族的產(chǎn)品。
最初通過評審的創(chuàng)意概念逐漸豐富到細枝末節(jié),例如早先圓潤的尾部,在局部調整之后,凸出尾部更有立體感,尾燈也由最初設計的條形狀轉變成圓狀。前座艙的擋風板被設計成燈源,夜晚行駛增加安全性,也能防止駕駛時對于身體關節(jié)的保護。座椅可以前移也可以后挪,單座獨享雙座共享都不是問題,不需要時完全可以收起來。
除此之外,smart e-scooter概念車的擋風玻璃和車身裝飾面板帶有蜂窩狀的紋路,自然說這是太陽能板,而大燈也采用更安全更節(jié)能的LED光源。smart的標識位于車頭正中央,代表著它的獨特身份,而掀開這個標識就是充電插座,十分的環(huán)保與節(jié)能。
動感的曲線在視線所及的車身上流動,如同戰(zhàn)斗機尾端的噴氣口尾燈展現(xiàn)運動的一面。最有意思的是儀表盤的位置上可以接入蘋果iPhone手機,除了取代儀表的功能外,還可以作為導航使用?梢灶A見,smart推出這款概念車并非只為了作秀,而是為進軍新的市場領域投石問路。
談到這款車的量產(chǎn)情況,自然說,e-scooter概念車暫時不會有投產(chǎn)的計劃。令人遺憾,你們喜歡它嗎?但不管怎樣,e-scooter概念車的誕生讓人們對梅賽德斯-奔馳中國高級設計中心未來的充滿了期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